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泥混凝土摊铺机振动梁工作参数选择浙江公路机械厂胡丕銮,孟莉霞在公路建设中.水泥混凝土作为路面材料使用越来越广泛,并且随着交通流量、车辆行驶速度和载重量的不断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层厚度也不断增加,一般在24cm以上。为了使浇筑的混凝土面层有较好的密实...  相似文献   

2.
滑模摊铺是现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施工方式,但近年来因早年进口的滑模摊铺机设备老旧,机器本身存在诸多问题,而其对于水泥路面的影响鲜有研究。选取不同工况下的滑模摊铺机状态,通过振动信号测试分析系统,从机械振动的角度针对固有频率在摊铺机上的传播规律和振动加速度幅值问题研究了滑模摊铺机振动模态对水泥路面平整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固有频率呈现以动力来源的发动机为中心,向外部扩散的过程中,主频逐渐降低的趋势,并提出选用毛毡、软木、橡胶隔振器等较硬质且不导电的隔振元件紧贴放置在发动机及振动仓外壳内,以尽量消除其对平整度的影响,达到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在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过程中已大多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来摊铺混合料,但是许多地方的施工方法都是在对路面熨平整型之前不予先振捣,即只用摊铺机的熨平板来工作,而不用其前面的振捣梁,有的甚至还拆掉它,施工单位自制的则根本不装振捣梁。其原因:一说是铺层被捣实后再难用人工整修,一  相似文献   

4.
反射裂缝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早期破坏的主要形式,沥青加铺层作为道路结构的面层,除了承受各种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外,还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水泥混凝土板随温度的变化产生的翘曲变形是引起反射裂缝的原因之一.通过建立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车轮荷载位于最不利位置,降温幅度、沥青加铺层厚度、沥青加铺层模量...  相似文献   

5.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式破碎再生技术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后应达到的最佳形式,即表面裂而不碎、板块稳而不平,该技术可以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加铺后加铺层反射裂缝、加铺层推移等病害和减弱加铺层厚度,充分利用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其残余强度,工程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的主要方式是在面层上加铺沥青路面。该文以深圳市彩田路北延段路面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路面状况及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时的设计与施工关键问题,提出了路面改造设计方案及施工过程中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复合式路面沥青混凝土加铺层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朝辉  王选仓  徐玮  高建立 《公路》2007,(6):96-101
目前,国内在对CC-AC复合式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层时,仍然参照沥青混凝土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层的设计方法,至今没有一个效果非常令人满意。在广泛收集并分析国内外原有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层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弹性层状体系与有效厚度法,设计时考虑材料的非线性以及旧路面破损或者其他缺陷对加铺层使用寿命的可能影响,探讨了基于FW D检测和有效厚度的弹性层状体系CC-AC复合式路面加铺层设计方法。该方法将原复合式路面的面层等效为水泥混凝土板,按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层进行设计,并验算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抗剪稳定性,验算旧水泥混凝土板与沥青混凝土层界面之间的抗剪稳定性。最后,还研究了复合式路面加铺层典型结构。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型一体化滑模摊铺机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探讨,提出低坍落度混凝土使用理念。主要包括:采用混凝土立模特性、出浆量以及振动液化时间等指标评价混凝土工作性;混凝土液化剂的掺入有效提高了其施工工作性;确定混凝土松铺高度、松铺宽度、松铺长度、堆料间距等参数,保证滑模摊铺施工连续进行。  相似文献   

9.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水泥混凝土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后路面可能出现的病害,采用力学分析法对出现这些病害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加铺后面层出现病害的主要因素为水泥混凝土板表面光滑、板底脱空、板间错台和接缝填缝料缺损等,提出防止或减缓出现这些病害的措施,并结合贵阳东出口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工程实践,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病害处理措施具有较强的施工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在对比分析国内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补强结构形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半柔性水泥乳化沥青加铺层、沥青面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对不同路面结构承载力、疲劳寿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两种路面结构的半柔性水泥乳化沥青加铺层、沥青面层均满足路面结构承载力和疲劳寿命指标要求,但考虑综合受力和建造成本因素,宜优先选用结构A,即加铺一层半柔性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层和一层沥青混合料面层;当旧路面当量回弹模量相同时,增加沥青层厚度可有效减少各结构层层底拉应力,但在满足承载力和疲劳性能的前提下,并不是沥青层越厚越好。  相似文献   

11.
碎石化后加铺水泥混凝土层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一种旧路改建方式,反射裂缝是其病害形式之一。为了预估水泥混凝土加铺层的反射裂缝,分析碎石化技术是否对水泥混凝土加铺层有减缓反射裂缝发生的效果,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旧水泥路面上水泥混凝土加铺层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行分析。对比碎石化水泥混凝土面层和直接加铺水泥混凝土面层两种路面结构的应力强度因子,研究了碎石化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水泥混凝土加铺层的断裂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可以降低反射裂缝发展速度或推迟反射裂缝产生时间,从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针对滑模施工过程中振捣棒有效作用范围的问题,本文基于滑模施工对水泥混凝土材料的基本要求,对滑模摊铺机振捣棒振动过程中能量的衰减进行分析。结合水泥混凝土材料振动状态下的液化特性,以相应振动加速度作用条件下,混凝土的振动粘度系数、抗压强度等为评价指标,研究摊铺机振捣棒振动能量的衰减对混凝土振动液化效果的影响。为滑模摊铺机振捣棒间距的设置,以及针对不同工作性混凝土材料滑模摊铺速度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高等级公路建设的需要 ,湖北省路桥公司在湘耒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 ,采用了意大利拌和站和美国 CMI公司 SF350水泥混凝土摊铺机 ,下面从水泥混凝土级配及水泥混凝土摊铺机使用两方面谈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1 原材料粒径和水泥混凝土级配的选择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关键在于水泥混凝土的质量 ,而原材料粒径的选择和混凝土级配的设计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首要条件。我国已制定出《道路硅酸盐水泥》GB1 3693-92标准 ,主要特点为 C3A<5.0 % ,C4 AF>1 6.0 % ,f-Ca O有明文规定限制 ( f-Ca O对水泥的安定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了大量的修复工作,其主要措施是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半刚性基层和沥青面层,但工程实践表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或裂缝处的沥青加铺层极易产生反射裂缝,导致加铺层使用寿命的缩短,如何控制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至今仍是道路工程界所面临的一大技术难题。论述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成因,结合205国道唐山丰南段加铺改造工程应用实例,通过对级配碎石层防裂机理的深入分析,指出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加铺层之间铺筑级配碎石柔性过渡层可有效防止反射裂缝,达到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改造的理想效果,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的接缝是对加铺层使用性能及寿命造成影响的最为直接的原因之一.为此,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水泥混凝土破碎板裂缝接触状态,系统研究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后接缝变化对破碎板沥青加铺层结构荷载应力及温度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接缝宽度的适当减小虽然使加铺层接缝两侧弯沉值有所增加,但有利于降低加铺层中的荷载应力、温度应力,特别是大大降低弯沉差.建议在旧水泥混凝土板破碎实际施工中,尽量减小接缝宽度.  相似文献   

16.
结合具体工程介绍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在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可以改善路面的使用功能,具有施工工期短和对交通、环境影响较小的优点。实践证明,通过合理设计,配合精心施工,可以有效延长沥青加铺层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振实机振动梁的设计计算是SG型轨道式水泥混凝土摊铺机组主要机构设计之一。本文对振实机基本铺宽的设置及加宽段的配置、振动粱的结构设计、振动器的传动装置的设计及计算均进行了较为详实的叙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沥青加铺层在国内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应用较多,水泥混凝土板与沥青混凝土加铺层之间的结构是保证加铺层结构体系正常工作的关键。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对PCC-AC层间水稳定性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学科的发展及其工程应用。因此,对路面加铺层间温度场的分布特性和变化规律及层间水稳定性进行研究,进而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路面加铺层结构在最不利条件下不致损坏,同时也有助于分析路面加铺层各种损坏形式的产生机理,确保路面的强度参数。  相似文献   

19.
曹加府  方金珠 《公路》2008,(2):174-176
云南新河高速公路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其中底基层和基层均采用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和基层作为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其质量优劣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长期使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底基层和基层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为了提高施工质量,重点分析底基层施工中出现离析现象的成因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加铺工程中沥青面层施工温度场进行计算模型预估和数值分析,得出加铺过程中混凝土板内部温度梯度的变化规律,并指出隔离层或分层施工方式对减缓热量传导方面积极意义。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加铺工程3种典型路面结构施工过程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应力与变形的规律。最后对不同约束方式、不同尺寸混凝土板翘曲对平整度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翘曲变形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