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基于DFSS设计方法理论和自动变速器换挡质量标定的基本流程,以某匹配6挡自动变速器的车型松油门时2挡升4挡换挡质量问题为例,阐述了DFSS设计方法在自动变速器标定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并应用该设计方法对自动变速器标定中的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应用该设计方法后自动变速器换挡质量的稳健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DFSS的基本原理、流程出发,对如何将DFSS方法应用到汽车底盘部件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通过推力杆的改进设计详细说明了DFSS方法的应用过程;结果表明,运用DFSS方法不仅能从根本提升产品质量,同时能满足市场客户需求。DFSS作为一种设计思想方法,能够有效指导产品设计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变速器齿轮与齿轮轴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以计算齿轮轴变形和轮齿接触应力,分析变速器齿轮轴变形对齿面接触状态的影响.通过与经典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所建立的齿轮与齿轮轴系统有限元模型,不但可准确计算齿轮轴变形和齿面接触应力,且能综合分析齿轮轴变形对齿面接触区域的载荷分布、轮齿间载荷分配和齿面接触应力的影响,为更全面、精确分析变速器齿轮的齿面接触状态和载荷分布,预测齿轮疲劳寿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变速器倒挡齿轮的疲劳失效,针对某变速器倒挡齿轮进行了动态有限元分析。建立变速器倒挡齿轮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倒挡齿轮工作特性,确定了齿轮约束和加载方式,利用Radioss求解器计算倒挡齿轮啮合过程的接触应力,得到任意时刻的接触应力及最大接触应力所在位置,同时进行了接触应力的理论计算。研究表明,倒挡齿轮间的接触应力远小于材料的接触疲劳极限,倒挡齿轮接触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基于自适应AR谱和神经网络的汽车变速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采用自适应滤波将轴承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建立AR模型,从而提取出故障轴承的特征,再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故障分类.试验证明该方法适用于汽车变速器轴承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6.
某轻型汽车变速器在试验时轴承发生严重损坏,轴承保持架碎裂,内滚道出现间隔均匀的滚珠压痕,滚子严重点蚀。本文以该变速器一轴用轴承为研究对象,利用振动监测技术对该轴承损坏的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准确诊断出故障变速器轴承损坏的机理并提出应对措施,措施实施后变速器轴承运行良好。本文对变速器用轴承选型以及轴承故障诊断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7.
杨宇  于德介  程军圣 《汽车工程》2007,29(10):923-927
针对汽车变速器轴承振动信号的非平稳特征和现实中难以获得大量典型故障样本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内禀模态函数(IMF)的特征能量法和支持向量机的变速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对变速器轴承内圈、外圈故障振动信号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小样本情况下仍可有效提取变速器轴承的故障特征,并能成功地对其工作状态和故障类型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双中间轴变速器功率分流、齿轮浮动、轴浮动等的特点,阐述了该类型变速器中心距、齿轮承载力的设计理论及优势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变速器中心距确定、载荷谱设计、齿轮设计、轴的布置及设计、轴承及润滑设计、副箱承载能力设计、副箱同步器及主箱换挡滑动齿套设计等,完成了双中间轴变速器CA10TA190M的设计开发.  相似文献   

9.
AT变速器中配对安装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因其结构原因,其轴向游隙的调整复杂且困难。文章介绍了圆锥滚子轴承轴向游隙设计计算的方法,对配对安装的轴承、内隔圈、后壳及轴的互换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二一一‘‘‘‘石一一J~口...曰..‘“~~~二曰,尸....~.叫~石二.‘J‘..‘J.~..........‘....~,‘.曰.二.....月甲生二二吧~~t二,二,巴二竺竺~踢“J二.卫吧:~,,,二竺,,=竺一通用车型(或国产型号))宽规格(也m外径x内径x数量名称原厂编号序号 分电器推力轴承水泵袖承发电机前轴承发电机后轴承离合器分离轴承转向蜗杆上轴承转向蜗杆下轴承转向管柱轴承转向摇臂轴轴承转向滚轮轴承变速器第一勒前轴承变速器第一轴后轴承变速器第二轴前轴承(滚针)变速器第二轴后轴承变速器中间轴轴承(滚针)后桥圆雄齿轮内轴承后桥圆锥齿轮外轴承转向止推承转…  相似文献   

11.
以底盘开发中的行驶跑偏问题为例,对六西格玛设计方法(DFSS)在底盘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由于DFSS与全球整车开发流程(GVDP)在指导思想和逻辑上高度契合,该方法既可作为GVDP的重要补充,也有助于由点及面地逐步建立自身的研发体系。  相似文献   

12.
崇雪婷 《上海汽车》2011,(6):50-52,57
以六西格玛稳健设计理论为基础,针对通用汽车某雪佛兰品牌车型的车头构造特点,分析对整车空气阻力造成影响的零部件,并对参数设计进行优化,从而降低了空气阻力系数,提高了整车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考虑高速公路路基承受柔性荷载的特点,采用弹性力学中Mindlin解与Boussinesq解联合求解柔性荷载下粉喷桩复合地基中及复合地基下卧层土中应力及沉降。计算表明由于桩的作用,加固区的附加应力大大减少,而下卧层的附加应力有所增加,从而导致下卧层的沉降增大。将此方法计算沉降与工程中常用计算方法及实测结果比较,Mindlin解与Boussinesq解联合求解法与实测能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钢管冻土组合结构的受弯过程特点,依托室内试验的研究成果,利用ANSYS软件分析钢管冻土组合结构受弯过程中的承载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1)冻土结构底部布置钢管后形成钢管冻土组合结构的极限承载力较常规无钢管冻土结构可提高52.6%,荷载作用下组合结构截面应力分布呈“分层”现象,其应力计算过程仍满足梁的平截面假定; 2)当冻土与钢管之间的剪切应力超过其抗剪强度时,钢管与冻土会发生滑移,但钢管和冻土各自独立承载仍可发挥组合结构的承载能力; 3)钢管直径和壁厚的增加,可以提高钢管冻土组合结构的极限承载力; 布置在结构截面底部的钢管对提升组合结构的承载力效果明显,其极限承载力较钢管位于截面中心或者顶部位置时提高约30%。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一种适用于降低整车风阻系数的前底部保护饰件结构.通过应用DFSS系统工具,优化散热通道及扰流条的结构,在保证不降低制动冷却时间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车底气流湍流,从而进一步降低整车风阻系数.  相似文献   

16.
山地城市大量高层建筑建立在岩石地基之上,如何评价岩石地基的承载力是岩石地基工程的核心问题。文中考虑了中间主应力以及岩性、岩体结构特性对岩石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将非连续介质特性的节理岩体等效为连续介质,然后用即时摩擦角和滑移线场理论求解,建立了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分析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6Sigma设计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峰 《汽车工程》2006,28(10):892-896,891
从6S igm a设计和汽车设计各自的特点出发,阐述了作者对6S igm a设计如何应用于汽车设计的探讨,对6S igm a设计在客户需求研究,设计创新,低成本设计,可靠性设计及设计流程优化等方面如何使汽车设计满足和超越顾客需求,做出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碳纤维布用于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行为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荣霞  佟爱民  王康 《公路》2004,(1):113-119
利用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以提高承载能力及延长寿命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本文采用分离式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及界面处的应力状态,并对其承载能力的提高性能进行了机理分析和推算。分析结果表明,碳纤维布使得构件在裂缝处的应力分布更加趋于平缓、应力减小,且承载能力及刚度随着配筋率的不同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潘晓光 《路基工程》2020,(5):115-119
刚性网格-小型桩复合地基是一种利用张拉网、格梁、小型桩与土体协调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地基,其中张拉网和格梁的协调作用优化了复合地基中应力传递机制,进而提高了地基的承载能力。基于Midas-GTS分析了刚性网格-小型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变形情况。结果表明:张拉网和格梁能有效调节复合地基中应力分配,进而充分发挥土体和桩体的承载能力;刚性网格-小型桩复合地基能明显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减小地基的沉降变形;张拉网和格梁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地基的抗侧向变形能力,进而提高地基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车辆静置温度和台架试验技师的操作技巧这两个噪声因子,运用DFSS对某自动档车型的节温器开启温度、换档点、怠速转速等参数进行油耗优化研究,通过模拟软件对油耗的模拟分析与实际试验结果的关联比对,不断优化分析模型,最终实车验证油耗目标的改进且结果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