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给蓄能器在工程机械的应用与参数设置提供参考,针对工程机械液压驱动系统压力冲击频繁问题,通过合理选择蓄能器参数,有效提高该系统的性能.建立了皮囊式蓄能器的数学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蓄能器性能的参数与选择方案,并利用AMESIM仿真软件与工程机械液压底盘模拟试验台进行了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蓄能器预充气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80%~90%时,既能有效吸收系统的压力冲击,又能保证系统的快速稳定性;蓄能器容积越大,系统响应速度越慢;蓄能器连接管路直径越小,系统压力冲击越明显;连接管路越长,系统压力冲击会增加,但是增加不显著;对于工作在剧烈波动载荷下的工程机械液压驱动系统,应根据系统的压力变化幅度配置不同固有频率的蓄能器组,并分段配置各蓄能器的参数来加宽吸收压力波动的频率宽度与压力冲击范围.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液压挖掘机的能量消耗,提出一种基于液压蓄能器和平衡油缸的动臂势能回收系统。以节能性为优化目标,以满足系统工作特性,减小蓄能器安装体积和延长蓄能器使用寿命为约束条件,对平衡系统的关键元件——液压蓄能器的工作压力、额定体积和充气压力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分析不同的蓄能器体积和工作压力对系统节能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优的液压蓄能器参数;利用AMESim建立有无平衡单元的2种系统仿真模型,以3个比例节流阀和1个比例溢流阀代替传统多路阀对动臂的工作过程进行控制,并据此搭建了某1.5t液压挖掘机动臂势能回收系统试验平台。研究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系统的参数选择合理,仿真模型较准确;在所选取的液压蓄能器参数满足动臂操控性能和系统工作特性的前提下,动臂上升阶段,有平衡系统的无杆腔压力比无平衡系统的降低约2.5MPa,液压泵的出口压力降低约1MPa;动臂上升和下降工作周期内,势能回收和释放的整个工作周期的效率约为29%。  相似文献   

3.
目前,汽车行业燃料电池发动机普遍实现了-30℃启动,且燃料电池汽车冷启动能耗低于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冷起动能耗。为实现低能耗的快速启动燃料电池汽车,总结和梳理了冷启动技术理论和大量的试验和优化方案。从部件设计布置、管道设计、开关机与吹扫策略、冷启动故障诊断策略和辅助加热方面开展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有利于冷启动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并通过台架和车辆测试进行了验证。立足工程应用,通过结构优化、策略开发和故障诊断及保护机制,提升燃料电池发动机可靠性和低温冷启动成功率,降低冷启动失败风险和对系统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针对固沙车插草机构液压回路中,液压缸运动速度快,换向频率高,负载变化剧烈,系统冲击振动大的现象,分析了用蓄能器及差动回路组成的插草液压回路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建立了基于AMESim模型仿真的插草机构液压回路。研究了液压缸缓冲、蓄能器容积及预充压力对插草机构液压缸动态特性的影响,为此类液压回路中相关液压元件选型设计及优化匹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接上期)(6)预喷射通过在压缩行程期间少量燃油(约1mg)的燃烧提高主喷射开始时刻汽缸内的压力和温度,能够缩短主喷射的着火滞后期,这能降低燃烧产生的噪声。但是,因为减少了预混合燃烧的燃油份额,同时增加了扩散燃烧的燃油量,以及提高了汽缸中的温度,会使炭烟颗粒和NOx排放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冷启动和低负荷范围内,较高的燃烧室温度对稳定燃烧,降低HC和CO排放  相似文献   

6.
<正>自动挡车型P挡的作用为辅助驻车,通过将驻车棘爪卡在驻车齿内来实现。正常情况下P/N挡时离合器挡位不结合,发动机与整车是脱开的,针对售后市场出现冷启动(P挡),车辆有前后窜动并伴随异响发生,推测此时很有可能已经有动力通过变速箱传到来车轮。通过采用理论分析、扩大样本排查、问题工况复现、标定参数优化、实车跟踪验证等手段,最终解决了此问题。减少了售后市场上的抱怨,节省了售后对变速箱的索赔。  相似文献   

7.
裴卫东 《上海汽车》2007,(4):36-39,44
根据售后配件供应运作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对应的配件物流运输优化(VSP问题)模型,探讨了相应算法,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科学方法,同时为汽车企业售后配件供应建立配送运输调度系统提供了依据,对大型汽车企业售后配件供应的物流运输优化工作具有实用和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包括电堆、空气系统、氢气系统和冷却系统.从空压机选型、电堆运行条件匹配、冷启动和整车经济性四个方面介绍了AMESim仿真软件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电堆运行条件对系统零部件选型尤其是空压机影响较大,适当降低进气计量比和进气压力可降低部件功率消耗,提升系统整体...  相似文献   

9.
啮合套是汽车驱动桥轮间差速锁机构的重要件,现有滑动啮合套断裂故障时有发生,在结构强度方面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通过对售后失效件的分析确定了其失效模式和原因分析,利用有限元仿真对该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并且通过试验验证,售后故障索赔降低50%以上,确认改进方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冷启动液是一种改善低温下柴油机燃料着火性能的溶液。随着柴油机的广泛应用,冷启动液也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介绍了冷启动液的工作原理、冷启动液压力罐的构造及使用方法,目的在于使其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某车型售后用户抱怨在汽车刚开始行驶时(冷启动,尤其每天早晨)的后轮制动抱死问题,分析可能造成潮湿环境下后轮制动抱死的原因。通过分析试验得出:鼓式制动器的摩擦片材料锈粘着问题是导致潮湿环境下制动抱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减少汽油机的排放污染和研究汽油机排放控制技术,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述了汽油机主要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并根据污染物生成特性,制定出相应标定控制策略。利用增加进气量、减稀空燃比及推迟点火等标定手段,提高冷启动时催化器转化效率,降低了冷启动时的污染物;根据油膜效应优化燃油喷射量,降低了瞬态加减速时的排放污染物。试验证明,标定控制技术与三元催化器有机结合,是当前控制排放污染物和降低催化器成本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基于高压共轨系统对一台单缸柴油机采用燃油预喷射控制策略时的燃烧特性与排放特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在保持循环油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控制每循环燃油的喷射次数、预喷油量、预喷与主喷的间隔角,对发动机缸内燃烧压力、放热规律、压力升高率及排放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预喷油量小于5 mg/循环时,发动机能够在维持炭烟颗粒不增加的同时降低NO x的排放,同时发动机的压升率也较无预喷工况有所降低;多次喷射燃烧过程对燃油消耗率的影响较小,较无预喷工况略有上升,但通过对预喷角度、预喷油量及间隔角的合理匹配,能够实现对燃油消耗率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4.
排水固结法在高速公路软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在高速公路软基的加固机理。通过某高速公路的应用和比较,根据现场观测的资料分析,说明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软基在解决路堤稳定性、缩短工期和加固效果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1台高压共轨涡轮增压柴油机,采用不同的预喷正时、预喷油量与后喷正时等,研究了多次喷射对燃烧放热、排放生成与燃油经济性的影响,以实现均质压燃和低温燃烧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随预喷正时提前,缸内峰值压力降低,主燃阶段的滞燃期缩短,NOx和炭烟排放均降低;随预喷油量增加,预喷阶段燃烧的放热率和最大压力升高率增大,NOx和HC排放增大,而PM和CO排放降低;随后喷始点推迟,缸内压力与主放热率峰值差异变小,NOx排放降低,但炭烟排放先增大后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用于某电动校车的两挡行星变速器在换挡过程中出现油泵供油不足的情况,采取了增加蓄能器方式来实现对供油的补充,并对比分析了带蓄能器和不带蓄能器对该变速器换挡过程的影响。通过SIMULINK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表明,当负载惯量较小时,蓄能器的充放油作用不仅能减少该变速器换挡时间,还能降低转矩冲击;当负载惯量较大时,蓄能器会增加换挡时间,使转矩冲击减小比重下降,缓冲效果不明显,需要对蓄能器进行控制或不使用蓄能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对国内某矿用车驱动桥桥壳在设计工况下的可靠性进行有限元分析,并结合售后故障对该驱动桥壳进行结构优化。采用非线性静力有限元方法,考虑加工与铸造工艺,对桥壳进行多轮结构优化后,桥壳结构最大应力明显下降,从而降低了桥壳售后故障率,有效的提高了整桥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建立了某双离合变速器蓄能器内油液体积的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油液体积的蓄能器控制方法。相比于传统的以压力为依据的控制方法,基于体积的蓄能控制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油液及环境温度对蓄能器充油体积的影响,更具直接性与准确性,同时更好地保证了蓄能器与变速器的有效工作,提升了驾驶品质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荷速率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炎  尹敬泽 《公路》2006,(Z2):279-282
通过工程实例和应力路线分析,说明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基时,也需要考虑加荷速率的控制,否则会发生地基失稳的事故.其与堆载预压不同,由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时有真空的作用,起初的堆载量和速率都可以大一些,一般第一级总荷载控制在50~60 kPa以内比较合适.现场孔隙水压力监测是判断地基是否稳定的必要和有效手段,当总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处于正的状态时,只要小于0.67倍堆载荷载,地基就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0.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荷速率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工程实例和应力路线分析,说明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基时,也需要考虑加荷速率的控制,否则会发生地基失稳的事故。其与堆载预压不同,由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时有真空的作用,起初的堆载量和速率都可以大一些,一般第一级总荷载控制在50~60 kPa以内比较合适。现场孔隙水压力监测是判断地基是否稳定的必要和有效手段,当总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处于正的状态时,只要小于0.67倍堆载荷载,地基就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