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NGN中的关键技术--软交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IP技术的发展,传统电信网络也在逐步向IP网络发展,NGN是融合多业务的IP网络,是电信网络的发展方向。分析了电信网络的现状,并对NGN和软交换做了分析和展望,提出了NGN发展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铁路智能客运车站系统的构建开展研究,结合业务发展趋势提出智能客运车站的定义、目标和显著标志,从客运业务与新技术相结合的角度对智能客运车站总体蓝图、总体架构、技术架构、平台及业务应用架构进行了总体设计,并围绕“以评促建”的目标,从智能化应用覆盖度、智能应用效果、持续改进性3个方面构建了智能客运车站的评价指标。通过在太原站搭建智能客运车站试验环境对总体设计进行验证,证明了智能客运车站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3.
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意"下一代网络")是目前通信业界关注和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介绍了轨道交通通信网的现状及NGN技术.对基于NGN的轨道交通综合通信网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现存网络进行比较.NGN具有更高速率,支持更多的业务,以更综合的方式支持多种业务,运行、维护、管理更简单、经济.  相似文献   

4.
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意“下一代网络”)是目前通信业界关注和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介绍了轨道交通通信网的现状及NGN技术。对基于NGN的轨道交通综合通信网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现存网络进行比较。NGN具有更高速率,支持更多的业务,以更综合的方式支持多种业务,运行、维护、管理更简单、经济。  相似文献   

5.
软交换(softswitch)是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未来的NGN网络将是一个以软交换核心控制设备为核心、以IP数据网络为业务承载的三网合一的网络。由于软交换网络业务是承载在IP网络上的,所以IP网络的稳定性直接影响软交换网络业务的提供。本文举例论述了采用ADSL技术接入的软交换IP话吧故障分析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智能化是世界铁路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智能京张、智能京雄建设的全面推进,以及智能新技术在高速铁路各专业领域研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扩大,我国在高速铁路智能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体系架构逐渐清晰。在分析国外高速铁路智能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智能高速铁路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设计了涵盖业务体系、应用体系、数据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以及评价体系的三维智能高速铁路体系架构模型,构建了高速铁路智能化成套体系架构,分析总结了智能高速铁路的最新实践应用成果,为智能高速铁路的落地实施起到统筹规划、宏观指导、整体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目前网络考试系统发展的现状,提出基于Flex与J2EE多层架构的RIA智能网络考试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应用Flex作为表示层实现,Hibernate作为持久层实现,并结合Spring技术作为业务层搭建富英特网应用(RIA)系统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智能组卷,设计出一套多层次、高性能、智能化的网络考试系统.  相似文献   

8.
浅谈软交换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下一代网络——NGN作为同时提供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性的、全开放的网络平台体系已成为发展趋势。本文对下一代网络(NGN)中起核心作用的软交换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云平台应用架构、提供业务种类、承载业务划分,对轨道交通云平台建设方案给出可行的建设思路。结合线网控制中心云建设,提出业务需立足于网络层面,对各线路与各专业系统及各个建设与资源运作项目的管理业务进行集中管理和统一协调,把各业务统一到网络层面上进行分析应用,替代传统上各系统间的接口关系,更好的为网络化建设提供支撑;同时,结合云平台的应用,对线网行车控制系统方案进行云架构分析,提出利用虚拟化平台构建承载的业务系统,应用服务器、历史服务器均采用云平台布署,调度工作站采用云桌面的方案架构,为线网级业务应用提供很好的借签。  相似文献   

10.
PSTN网络与NGN网络互通性试验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下一代网络(NGN)应是支持语言、数据、视频、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融合网。本文论述了NGN网络与PSTN网络互通的三种试验方案,信令适配方式,以及NGN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智能高速铁路的创新应用,基于中国智能高速铁路战略发展规划和当前时期的体系架构,结合成渝中线(重庆—成都)高速铁路主要特点和全生命周期应用需求,提出了以智能铁路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平台为核心,包含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3大板块智能应用的成渝中线高速铁路智能化方案,阐述了智能高速铁路AI平台主要功能、智能应用主要工程内容和通信网络构成。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列车智能化、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特点,文章阐述了其网络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策略,从系统架构、平台架构及全自动控制核心功能等方面重点介绍其设计特点与功能,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列车在无人场景下系统联动功能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高铁栅栏门机械锁具及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设计研发了基于无源智能锁的高铁栅栏门远程控制系统,阐述了系统方案选择、总体架构、软硬件构成、基本工作流程及系统功能。应用效果表明,系统具有申请授权简单便捷,运行稳定可靠的特点,能有效消除高铁栅栏门的安全管理盲区,实现高铁栅栏门的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软交换作为话音网向数据网融合的下一代网络(NGN)的主要技术,正日益受到业界的广泛重视。在软交换涉及的众多技术中本文主要对软交换的原理、体系结构以及所采用的通信协议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在上述介绍的基础上,本文详述了软交换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并对软交换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依托京张高铁智能铁路建设,针对车站客运业务复杂、系统孤立的现状,从旅客服务、客运管理、客站设备管理、应急指挥等业务出发,设计了客站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简称:管控平台),阐述了管控平台的总体架构、网络架构、平台功能和关键技术,并展示了实施效果.管控平台在京张高铁的实施应用,优化了京张智能客站各系统间的资源配置和总体架...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智能网的系统结构及组网方式,并结合天津铁通本地智能网的建设,详细说明了智能网系统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集团型铁路企业移动化、智能化、服务化管理需求,研究并设计集团型铁路企业移动智能融合平台,提出包括总体架构、网络架构和安全策略的平台总体设计方案,详细阐述平台的服务端和移动端功能,给出平台在铁路人力资源领域的应用场景与实现,包括移动事务协同、移动投票、移动职工健康档案、移动继续教育培训等。目前,该平台已经得到应用,其中的关键技术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开放式智能安全代理体系架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网络安全产品、技术和安全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开放体系架构的通用智能安全代理模型。智能安全代理由插件运行管理平台和一组插件构成。插件平台包括消息解释器、路由器、黄页及黑板等组件,负责监视和管理插件的运行。利用注册/注销,代理通信、协作与委托计算机制,多个智能安全代理可以组成一个代理社区,实现分布式异构网络环境下的协同安全防御。实践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开放性、通用性、多功能性,以及可伸缩、可移值、智能化和面向应用等特性,可以为各类终端节点提供多种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19.
首先指出了传统光网络的局限,阐述了ASON技术特点、体系结构和标准,分析传统光传送网络向智能光网络演进的优势,探讨了运营商从传统网络向ASON演进的策略、实施原则和措施等.最后给出ASON在铁通北京城域网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