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罗源湾港区是福州港"一港四区"的新兴港区,已公布或可查的通航基础资料相对缺乏,超大型船舶的引航操纵更是一项全新的课题。文章通过介绍该港区的水文及气象特点、通航要素和通航现状,以引航操纵15万吨级船舶进出港及靠离泊位为例,对超大型船舶的操纵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研究,并提出保障超大型船舶在罗源湾内安全通航的思考与建议,对今后罗源湾港区超大型船舶的引航操纵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林鸿怡 《中国港口》2006,(12):35-36
福州港由闽江口内港、罗源湾、松下和江阴4大港区组成,闽江口内港区分布在闽江下游河口段,全长67.2公里,主要包括台江、马尾、青洲、松门、筹东、瑁头、小长门、琅歧等作业区,目前仍是福州港的主体港区。长期以来大型船舶夜间进出闽江口内港区困难,影响通航能力和内港的经济效益。本文探讨提升夜间通航能力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挖潜推动闽江口内港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事》2010,(7):75-75
为规范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的通航秩序,提高船舶通航效率,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日前,中国海事局发布了《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和《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报告制》,并于2010年8月1日正式施行。凡航行于适用水域的船舶必须严格遵守上述定线制和报告制,并服从当地海事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4.
针对黄骅港煤炭港区人工长航道通过能力有限的现状,研究LNG船舶等超限船舶严格的通航规则对煤炭船舶通航效率产生的影响。基于通航管理现状,采用多智能体仿真建模方法,构建煤炭港区船舶-航道-泊位作业仿真模型,通过6组工况分析定量评价超限船舶进出港产生的通航效率影响。结果表明,年到港超限船舶达到70艘次时,单船造成的延误船舶超过2.4艘次,延误时间超过1.1 h,且超限船舶管制规则越严格,产生的影响越大。建议煤炭港区严格控制超限船舶数量,保证煤炭船舶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5.
丁本领 《中国港口》2013,(12):23-24
<正>一、锚地现状九江港现有姚港锚地和新港游轮锚地,瑞昌港区对面的武穴锚地可供本辖区船舶的锚泊。湖口港区、彭泽港区均未有锚地,需锚泊的船舶无处可停,只能停在码头前沿或通航水域,严重影响了港区的通航安全和进出码头船舶的安全,现有的锚地已不能满足到港船舶艘次不断增加和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急需加快九江港锚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为规范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的通航秩序,提高船舶通航效率,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日前中国海事局发布了《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和《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报告  相似文献   

7.
福州港松下港区地理位置特殊,已公布或可查的通航基础资料相对缺乏,风浪对船舶进港航行和靠离泊作业影响较大,且松下码头前沿水域流态复杂,大型船舶的进港及靠泊安全存在一定问题。文中通过介绍该港区的水文及气象特点、通航要素和通航现状,以7万吨级船舶重载进港靠泊松下码头为例,详述了船舶进港和靠泊的操纵要点及注意事项,并提出保障船舶安全通航的思考与建议,对今后松下港区大型船舶的进港操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进港航道已出现阶段性饱和。在核心港区进行超大型船舶码头建设,须细致分析航道通过能力承载力和泊位本质安全水平。以在金塘港区新建3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为例,运用潮汐窗口理论分析了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超大型船舶的航道通过能力,运用船舶模拟操纵技术分析了超大型码头的船舶净间距要求。研究结果表明:1)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航道通过能力可以承载新增3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带来的通航压力。2)建议相邻大型码头船舶净间距不小于1倍船长。  相似文献   

9.
文章详细描述了福州港松下港区康宏码头的通航环境,介绍了操船注意事项和存在危险,并给出预防措施,为船舶安全进出港及靠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文峰 《世界海运》2013,(11):28-30
随着世界经济和船舶制造技术的持续发展,集装箱船舶吨位越来越大,对引航员和船长在港内靠离泊船舶操纵方面不断提出新的挑战。随着福州港口建设的飞速发展,靠泊福州港江阴港区的集装箱船舶不断大型化。结合几年来超大型集装箱船舶靠离泊操纵的经验,对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在大风天气顺流掉头靠泊操纵进行探讨,供同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惠州港的建设和发展,来港船舶已日益趋于大型化,或超越港区现状航道设计通航标准。为进一步保障超航道设计标准船舶进出惠州港荃湾港区荃湾作业区码头的通航安全,根据目前作业区超航道设计标准船型对荃湾作业区支航道通航条件参数进行论证,建议可采取措施及提出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深圳港西部港区三个黄浮筒附近是深圳港引航员与香港引航员进行船舶交接的水域。近年来随着船舶密度的加大、船舶的大型化,该水域显得狭小拥挤.使交通秩序混乱,甚至发生险情。因此,如何改善深圳港西部水域的通航环境,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提出用虚拟浮标代替实体浮标(三个黄浮筒)的建议,以改善通航环境,与各位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默 《中国海事》2014,(6):42-43
随着航运经济的快速发展,来往曹妃甸港的船舶数量明显增多,船型尺度明显增大,因此,对于曹妃甸港区大型深吃水船舶的通航安全问题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自2010年8月1日在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实施船舶定线制以来,港区水域的通航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提高了船舶通行效率.但依然存在船舶在定线制水域违章行驶、采砂船碍航等问题,严重影响港区定线制通航船舶的航行安全.此文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及港区通航环境特点,就船舶安全航行应注意的问题及加强有效监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天津南港LNG船舶通航需求及保障港区船舶通航安全,根据南港港区特定的气象、水文及通航环境特点,分析LNG船舶进出南港航道符合性。制定LNG船舶进港操纵方案,提出LNG船舶移动安全区及停泊安全区的设定、护航、交通组织等对策,保障南港LNG船舶安全进港。实践结果表明,提出的通航安全保障措施是可行、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福州港是福建省的主要港口,开港历史悠久,一千多年来除了与我国南北方沿海各港、台湾、琉球通航外,还与日本、南洋各国商旅往来频繁。鸦片战争后,辟为五口通商口岸,通航远至欧美各国。解放后一直是福建省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福州港分台江港区与马尾港区。台江港区码头作  相似文献   

17.
7月25日从福建港航部门获悉,福州港闽江口航道增深工程于日前通过由福建省交通厅主持的竣工验收,正式投入使用。业界人士认为,福州港闽江口航道增深工程的建成,对改善福州港进出港船舶通航条件,促进福州经济发展,推动该港区的开发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烟台市“以港兴市”战略的推进,烟台芝罘湾港区的规模得到了迅速发展,港区水域船舶流量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其中以客滚船为代表,在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形成了一条蓝色经济公路。然而随着渤海湾运输的发展,使得芝罘湾港区有限的通航资源与日益增长的船舶流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海上交通安全水平和船舶效率显著降低,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福州港江阴港区12~#液体化工泊位的港池泊位布局和水文气象条件,结合笔者在该泊位的引航作业经验,探讨了船舶靠离福州港江阴港区12~#内港池泊位的操纵,提出了不同风流条件下的船舶操纵方案。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天津港大港港区10万吨级航道通航交通条件的调查,理论分析可允许船舶单向最大通航宽度、船舶双向通航分析及可行性研究,提出优化的船舶组合方案和交通组织模式,提高航道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