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汽车智能化技术在智能运输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化运输系统 (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作为未来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 ,也是优先发展的领域。在日本、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的发展 ,而我国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智能化运输系统 (ITS)是现代交通发展的目标 ,汽车的智能化和公路交通的智能化是智能化运输系统建立的两个最根本的基础。所谓智能技术 ,就是将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数字通讯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等综合应用在汽车上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电子技术在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原则和工作原理)及在汽车安全系统中的应用,并介绍了智能汽车的功能和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电子控制技术与信息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电子与信息技术在汽车信息化、智能化、网络控制化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指明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应用于汽车,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信息社会与智能化社会生活的必然需求. 相似文献
4.
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电子控制技术与信息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电子与信息技术在汽车信息化、智能化、网络控制化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指明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应用于汽车,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信息社会与智能化社会生活的必然需求. 相似文献
5.
现代电子控制技术被日益广泛地应用在汽车上。本文介绍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各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以及在发动机性能曲线处理,可靠性优化设计、电子控制技术、发动机故障实时诊断等方面的应用。另外,人工神经网络独特的结构和处理信息的方法,使其在发动机研究中的复杂高维非线性建模问题,可靠性分析等方面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无损检测技术作为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汽车生产和修理作业的各个环节。文中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它在汽车生产、修理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9.
作为实现汽车身份电子化管理的汽车电子标识,将为提升城市交通信息感知能力,给未来城市智能交通、公众出行、公共安全等涉车应用发展带来巨大变革。基于上海市科委项目《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交通信息采集应用技术与大数据仿真系统》(编号:17DZ1204400),对汽车电子标识在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中的应用技术进行前瞻性研究。结合公安、交警、交委应用需求,对汽车电子标识在ITS中的应用框架、布设与布局、信息采集分析、读写器路侧基础与适应性、大数据仿真等关键技术进行探索,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应用示范,为实现汽车电子标识在智能交通领域应用奠定相应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一种汽车远近灯光智能切换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荣俊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10,24(2):77-78
基于红外信号技术,设计了一种汽车远近灯光智能切换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夜间会车所造成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3.
14.
基于AHP的汽车智能化设计知识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汽车智能化设计系统的应用,系统知识库中不可避免的积累大量过时、冗余的知识,其会严重影响到设计知识的重用效率.为了提高设计知识评价的精确度,将层次分析法引入到汽车智能化设计知识的评价体系中,建立汽车智能化设计知识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汽车智能化设计知识的分析评价过程.通过对设计知识的有效评价,可以实现汽车智能化设计系... 相似文献
15.
16.
乔维德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7(1):25-28
阐述了研究和开发电动汽车的重要性,介绍了国内外电动汽车研究发展的动态和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电动汽车研究的新型能源和电机控制等关键技术,并对我国推广应用电动汽车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音响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乘车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音响已由最初单一的汽车收音机、放音机发展为集视听娱乐、通信导航和辅助驾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媒体车载电子系统。分析汽车CD唱机的组成,主要组成元件的结构及控制原理,论述汽车CD唱机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18.
建立简化的智能电动汽车纵向控制模型,并通过二自由度控制较强的抗扰动性能来弥补模型简化带来的影响。仿真和实车试验证明:与传统PI控制相比,二自由度控制在车辆纵向控制中具有更好的跟踪性、抗扰动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当今,新科技革命的"宠儿"——电子计算机,已进入社会各个领域,走进千家万户,宣告人类进入电脑时代。然而,巧夺天工的电脑毕竟不如人脑,它没有创造性,只有依据人编的程序才能工作。人脑的得天独厚之处,还在于它既能处理量化的精确信息,又能处理界限不清的模糊信息,进行活性的模糊思维。如当我们判断远处的人是谁时,只要把此人的体形、动作等,与储存在大脑里的样本进行比较,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如果让电脑来做,就得测出这人的身高、体重、动作的速度、频率等一系列精确的数据,非但不胜其繁,还往往适得其反。只要输入的数据有细微的变化,就会张冠李戴弄出天大笑话来。模糊技术是以模糊数学为理论基础的一门新兴技术。目前它已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工程技术、信息、医疗、气象、铁路交通等领域。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客车窄调智能控制系统以AT89C52为微处理器,对车内外的温度、车内湿度以及车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进行自动巡回监测,将测量结果送入串行模数转换器TLC1543转换成数字量送入单片机,通过计算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各个风门电机、热水阀、加湿阀和空气净化器进行协调动作,将车内空气控制在人体感觉舒适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