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用土工合成材料防止基层裂缝反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土工合成材料防止基层裂缝反射到面层,是在基层和面层间铺设一层无纺织物(或有纺织物、土工网、土工格栅),并浸透沥青结合料,其上铺筑一层沥青混合料,最后碾压成形。该技术在国外均属成熟技术,国内大多数省区都使用过这种技术修建防路面裂缝的试验工作并作研究,均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使用金属路面加筋网防治半刚性基层裂缝反射到沥青面层,是在基层和面层之间铺设并固定一层金属路面加筋网,其上铺设沥青面层,最后碾压成形。该技术在国外属于成熟技术,近年来在我国修建了试验路,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反射裂缝是再生水稳基层的主要病害,沥青面层的厚度、模量以及层间处治措施如土工格栅、SBS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和橡胶沥青碎石层等是影响反射裂缝的主要因素。该文结合再生水稳基层路面结构参数,通过有限元建模计算并定量分析了面层的厚度、模量和3种层间处治措施对表征裂缝反射能力的沥青面层底部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升沥青面层和层间处治层厚度均能有效缓解面层底部的应力集中现象,但两者模量的提高会加大面层底部的剪应力和弯拉应力;且以上层间处治措施中SBS沥青混合料层间处治层对降低沥青面层底部应力集中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成因,采取了铺设应力吸收层预防反射裂缝,对已形成的裂缝采取铺贴特雷维拉土工布处治技术,采取铺设应力吸收层的方法预防沥青面层反射裂缝及路面水渗透到基层,达到了防止或延缓基层裂缝的目的,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胡珊  任瑞波  栾海  王哲人 《公路》2003,(12):62-65
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半刚性基层温度变化引起的,半刚性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之间加入柔性过渡层可有效地防止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反射裂缝。根据传热学原理,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吉林省通化试验路3种路面结构半刚性基层顶部温度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夏季或冬季,柔性过渡层都能有效地改善沥青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基层的温度状况,从而减少或消除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反射裂缝。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贫混凝土沥青路面受力在不同路面结构和材料参数下的状况,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面层厚度、面层模量、应力吸收层厚度、应力吸收层模量和裂缝宽度对贫混凝土基层沥青面层层底应力的影响。路面结构计算与分析表明:在贫混凝土基层-沥青面层复合式路面结构中,适当增加沥青面层厚度对防治反射裂缝十分有效,而通过提高沥青面层强度的方法来减少反射裂缝效果不明显;一定厚度和模量的应力吸收层能有效降低沥青面层底面应力水平;贫混凝土基层裂缝宽度对沥青面层底面受力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半刚性基层材料易受水和温度的影响产生干缩和温缩裂缝,并在行车荷载、温度和湿度等因素作用下形成反射裂缝,雨水或雪水的浸入会导致基层变软,路面强度降低,直至路面结构性破坏。本文笔者从解决路面开裂水损害问题出发,研发出一种新型沥青结构功能层,能够将裂缝引起的应力消散,有效消弱基层裂缝对沥青面层的应力集中,防止基层开裂向面层传递,起到防水、抗裂效果,从而实现面层无裂缝,防止基层水损害,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目的。通过应用于青银高速预防性养护工程,跟踪观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碎石基层防止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结构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概述半刚性基层收缩常引起沥青面层反射裂缝日益突出的问题,叙述了采用优质级配碎石作上基层的应用研究使路面结构收到了防止和减少反射裂缝的效果,进一步改善了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国内几条高速公路使用状况调查,分析了裂缝及病害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出结论:(1)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主要承重层是半刚性基层,增厚沥青面层的厚度并不提高其承载力。(2)高速公路的沥青面层只起功能性的作用。(3)高速公路的沥青面层合理厚度为9~12cm,采用上述结论。每建1公里高速公路可节约30万元造价。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内几条高速公路的使用状况调查,分析了裂缝及病害产生的原因,得出的结论为:(1)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主要承重层是半刚性基层,增最沥青面层的厚度并不提高其承载力。(2)高速公路的沥青面层只起功能性的作用。(3)高速公路的沥青面层合理厚庶9 ̄12厘米,采用上述结论,每建1公里高速公路可节约30万元造价。  相似文献   

11.
柔性基层在高寒地区沥青路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半刚性基层、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级配碎石柔性基层和应力吸收夹层在减缓高寒地区沥青路面的半刚性材料层反射裂缝方面的不同效果,采用断裂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技术,对半刚性材料层已有裂缝的4种路面结构进行了在车辆荷载和高寒地区的骤然降温综合作用下的热-力耦合分析.从应力强度因子和疲劳寿命两方面,开展了上述4种路面结构对反射裂缝在沥青面层中的扩展行为影响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面层和半刚性材料层之间设置的柔性基层和应力吸收夹层可大幅度减缓反射裂缝的扩展速度,从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并按照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级配碎石柔性基层、应力吸收夹层、半刚性基层的顺序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2.
半刚性基层容易产生收缩裂缝并反射到沥青面层上,从裂缝进水又不能排除,导致沥青路面出现早期破坏。解决半刚性基层开裂反射缝的有效途径就是在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增设级配碎石过渡层,或全部采用柔性级配碎石基层。为了达到此目的,在南广高速公路上采用级配碎石作了4种不同路面结构型式的试验路和依托工程。本主要介绍级配碎石的施工方法,并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技术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温缩反射裂缝的疲劳扩展过程,基于断裂能释放率改进的Paris公式,应用扩展有限元方法建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疲劳扩展模型,得到沥青面层内反射裂缝扩展长度与温缩应力循环作用次数之间的关系,并对影响面层反射疲劳裂缝寿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极限断裂能释放率较高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长的疲劳寿命,可延缓反射裂缝向面层顶部扩展;沥青面层疲劳寿命随面层厚度增大、基层弹性模量减小而延长;降低基层弹性模量时,裂缝扩展每单位厚度的疲劳寿命会延长,抵抗温缩反射裂缝疲劳扩展的上面层深度也会增加。  相似文献   

14.
聚酯玻纤布在新、旧路面接缝处防治反射裂缝病害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5国道淮阴段主要路面面层与基层不同类形不同程度的水毁病害,采用局部面层或基层铣刨,补强基层、加铺面层的形式进行维修.为增强新旧基层之间的连接,以有效避免因基层收缩产生收缩裂缝,根据不同病害的情况,采取在半刚性基层和沥青混合料间加铺聚酯玻纤布或玻纤格栅的方法进行处理,防止反射裂缝产生和水破坏.就此对聚酯玻纤布性能及施工工艺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反射裂缝问题是新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应用土工合成材料防治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在道路工程中一般将土工合成材料设置于沥青面层和基层之间或者沥青加铺层和旧路之间,可起到提高沥青混凝土抗反射裂缝能力和疲劳寿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干线公路沥青路面普遍采用二或三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约34~54cm)加铺二至三层沥青面层(约10~18cm)的结构形式。但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问题一直未得到妥善解决,可以说反射裂缝是半刚性基层的"癌症"。薄层沥青面层(10cm左右),通常情况下在使用2~3年后出现反射裂缝; 5~8年后,裂缝、唧浆等病害迅速发展,导致结构性损坏,使用寿命一般在10年左右,就需进行结构性大修。结合滁州大道工程实践,采用填充式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关键技术,大幅提高干线公路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周昌栋  李家泰 《公路》1994,(11):7-9
Netlon土工格栅是防止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出现反射裂缝和车辙的一种较为有效的理想材料。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破坏有其自身特点,荷载变形与非荷载变形导致车辙和推移发生。在沥青面层下铺设土工格栅,对抵抗车辙、推移发生以及阻止反射裂缝的发展都收到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飞 《公路与汽运》2014,(2):147-150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可有效抑制反射裂缝的产生。文中利用ANSYS计算分析了橡胶粉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防治反射裂缝的力学效果,着重分析了设置应力吸收层后沥青面层的模量和厚度对路面受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增加沥青面层的厚度能明显改善面层的应力状况,减少反射裂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基层类型对沥青面层车辙和开裂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基层结构类型上沥青层的最大剪应力分布、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以及沥青层变形。结果表明:柔性基层上的沥青面层具有较小的最大剪应力和沥青层自身变形;同时柔性基层有助于减轻反射裂缝的发生。调研工程实践和加速加载试验结果,证实上述分析成立。  相似文献   

20.
反射裂缝是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及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主要病害。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能够有效预防、延缓甚至阻止反射裂缝的形成和传播,并提供防水、填缝和粘结的作用。本文讲述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作用机理和施工控制要点,并结合九景高速公路雁列山隧道白改黑工程中应力吸收层的铺筑,介绍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铺设流程和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