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0 毫秒
1.
浦军  胡卫国 《船舶工程》2017,39(8):43-45
为降低某船用转运装置泵站机械振动噪声,改善船舶工作环境,采用隔振等方法对转运装置液压泵站进行减振降噪改进,并进行了振动和噪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转运装置泵站的振动噪声大大降低,船舶工作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采用液压减振装置控制舰船推进轴系的轴向振动对降低舰船噪声辐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介绍舰船推进轴系的轴向振动产生原因和早期解决方法,接着综述推力轴承液压减振装置的发展历史,重点阐述国外对液压减振装置的理论分析以及对液压减振装置的优化设计,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对液压减振装置的研究现状。通过总结梳理,较完整地呈现了液压减振装置的发展概况,供舰船减振降噪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某船用转运装置泵站的机械振动噪声,改善船舶工作环境,采用隔振等方法对转运装置液压泵站进行减振降噪改进,并进行振动和噪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转运装置泵站的振动噪声大大降低,船舶工作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奥尔特利豪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摩擦片离合器的公司,以提供船舶传动装置所需的液压摩擦离合器著称。几乎整个西德及欧洲的船用例顺车减速装置和调距桨减速装置制造厂均为奥尔特利豪斯离合器和摩擦片的用户。本文主要阐述湿式液压摩擦离合器的特点及其在船舶传动装置中的应用。 ,  相似文献   

5.
针对主机液压拉撑2种工作模式和布置方式对船舶振动性能的影响问题,以某14 500 TEU集装箱船实船设计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预报方法,进行全船结构振动分析。对4种主机拉撑布置和工作模式工况下的振动响应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装载状态下,合理切换主机拉撑的布置以及工作模式,可以有效减小主机机架本身和船体结构的振动水平。  相似文献   

6.
针对船舶轴系的轴向振动问题,研究一种船舶推力轴承轴向液压脉动衰减器.基于四端参数法对安装液压脉动衰减器的船舶推力轴承进行数学模型简化,推导推力轴到推力轴承壳体表面的振级落差,分析液压脉动衰减器的结构参数对轴向减振效果的影响,并基于遗传算法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船舶推力轴承中安装液压脉动衰减器能有效降低轴系的轴向振动;减振效果随着油管内径和油箱体积的增大呈小幅增强的趋势,随着油管长度和液压缸直径的增加呈小幅减弱的趋势;液压缸直径对减振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油管内径,油箱体积和油管长度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相对较小;对结构进行优化之后减振效果良好,平均提高12.05 dB.  相似文献   

7.
针对船舶轴系的纵向振动情况,研究一种嵌入式船舶推力轴承纵向液压减振器,以隔离螺旋桨脉动激励而引起的船舶轴系纵向振动。首先,建立桨轴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船舶推进轴系纵向减振特点;其次,提出液压减振器模型,开展动力学分析并提出动刚度计算方法;最后开展系统减振效果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推力轴承集成纵向液压减振器后可明显降低轴系纵向振动,为船舶轴系声学设计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两物体间相对运动时的摩擦状态和磨损理论,结合某型液压升降装置出现的拉缸现象,对液缸产生拉缸的机理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为缓解和避免该装置的拉缸问题,提出了在结构上采取的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插装阀的结构、原理、功能及用途。举例比较分析了插装阀和传统液压阀在船舶液压装置上的设计思路和性能特点,促进插装阀在船舶液压装置上的合理使用并发挥其应有优势。相关实例表明在船舶液压装置设计中,合理使用插装阀进行液压回路设计,比使用传统的液压阀件具有更多优点,特别是对大流量控制以及要求控制液压设备尺寸的情况下,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基于修改自适应算法(MLMS)的主动吸振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种由磁式主动吸振器与被动双层隔振系统结合成组合减振装置,针对船舶柴油机的振动特点,开发了基于MLMS算法的自适应控制器,并在模拟柴油机双层隔振组合减振台架上进行了减振效果试验。试验表明:该装置对柴油机振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变载荷影响下,船舶动力系统中的不锈钢钢丝绳,极易因振动波的振幅发生改变,而出现严重振荡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变载荷下船舶动力机械不锈钢钢丝绳减振装置。通过变载荷引起的激振力确定、动力机械减振控制2个步骤,完成新型减振装置应用环境的搭建。通过钢丝绳隔振器选择、船舶隔振垫设计、振荡采集传感器设计3个步骤,完成新型减振装置使用模块的搭建。控制变量因素设计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应用变载荷下船舶动力机械不锈钢钢丝绳减振装置后,振动波振幅的变化情况得到有效控制,钢丝绳严重振荡现象的发生几率,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12.
以潜艇为主要对象,综述分析了当今各国海军在减振消声技术方面所做的努力。着重就推力装置、减速齿轮装置、电动机、通风系统、压气机、液压系统等舰艇装置与设备的减振消声技术的进步作了研究评述,并对这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作了预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船舶减振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降低艉部激励引起的桨—轴—船体振动辐射噪声成为我国现阶段船舶声隐身的紧迫任务。[方法]针对船舶艉部激励耦合振动噪声问题,从船舶螺旋桨激励力特性、桨—轴—船体耦合振动噪声特性及其控制方法 3个方面对当前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进行综述,[结果]得到了船舶艉部激励与桨—轴—船体系统振动噪声的映射关系,并提出了针对低频振动噪声的控制方法。[结论]在此基础上对在螺旋桨非定常力测试、艉轴承摩擦诱导振动机理和桨—轴系统横向振动控制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船舶泵控型液压舵机工作原理,提出了基于PLC控制的船舶液压舵机仿真模拟装置。根据船舶液压舵机转舵的实际过程,经过深入分析设计了模拟装置的PLC接线图和对应的PLC程序,开发了基于“物理仿真+硬件模拟系统”的仿真方法的船舶液压舵机实时仿真模拟控制装置,为液压舵机的教学提供了多元化的方式,实现了对船舶液压舵机进行实时有效的控制模拟,还可以实现船舶液压舵机系统的动态仿真和操作响应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5.
在船舶主推进轴系中安装液压阻尼减振器可减小轴系的纵向振动。首先对安装被动式液压阻尼减振器的船舶主推进轴系进行数学模型简化,推导推力轴承基座处的力传递率公式与加速度插入损失公式,并分析液压阻尼减振器的结构参数对减振效果的影响。轴系台架试验表明,插入损失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吻合较好。然后,采用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器,将原有的被动式液压阻尼减振器变为主动式液压阻尼减振器,分析在周期载荷和随机载荷激励下力传递率随时间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合理选择液压阻尼减振器的参数能有效地实现纵向减振,且单神经元自适应PID主动控制单元能进一步抑制力传递率的峰值。  相似文献   

16.
海上航行横向补给是目前较为先进且广泛应用于大型综合补给船的一种补给方式,由于横向补给装置使用工况的特殊性,其接入船舶电网会引起电站功率因数下降,影响船舶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文章分析了横补装置引起电站功率因数下降的原因,阐述了改善船舶电网功率因数的必要性,并从船舶总体设计角度出发,在不改变原有设备技术状态的前提下,提出使用有源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对补给装置进行就地补偿的方案,理论计算并校核了补偿装置容量,验证其满足船舶电网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大型海洋工程装备在船舶或浮体等运动物表面的稳定、连续、快速行走运动,对船用蠕动式连续拖曳行走装置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在模拟尺蠖蠕动基础上增加了交替拖曳功能的行走装置运动原理,并设计了相应的机械结构及液压驱动系统。对行走装置进行了运动分析,建立了以被拖体运动速度最大为目标,以液压系统流量限制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数学模型,对行走装置垂向及横向运动时间进行了优化。最后通过某海底管线铺设装备上配置的行走装置样机试验,验证了其运动性能以及各环节运动时间对被拖体运动速度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船舶靠泊时的安全性,设计研究一种液压缓冲装置作为码头上的护舷装置。根据液压缓冲原理设计该防撞装置,借液压阻尼作用,通过能量的转换,使船舶靠泊时速度逐渐降低并停靠;设计时考虑船舶靠泊时的撞击力和系缆后风流对护舷的作用力,最终得到防撞装置的结构模型,为后期进行结构建模、受力分析奠定基础,为液压式码头护舷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液压技术在近代船舶上的应用已愈来愈广泛。它不仅在起货机、舵机、绞车、舱口盖、消摆等方面获得大量应用,且在主机遥控,机舱自动化,雷达、声纳、直升飞机拉降,军舰补给装置等方面也已得到广泛采用。本文只是对船舶舵机液压系统问题进行探讨。 1.液压系统与主油泵选型的关系液压系统选用的主油泵有定量泵和变量泵两种。闭式舵机液压系统的主油泵一般选用变量轴向柱塞泵,因为这类泵工作压力较高,安全可靠性较好,且其变量调节机构比较成熟可靠。开式舵  相似文献   

20.
130A侧推装置     
130A 侧推装置用在Л3冰级无限制航区的海上拖曳——救生艇上,作为低速航行及静止时的机动操纵装置,也可用于船舶定位。该装置能在横摇达45°,长时间横倾达15°、纵倾达10°而舷外水温为0到32℃的条件下工作。推进器为调距桨型位于横向筒内,采用电动驱动。变距机构是液压的并在毂内装有活塞。非随动远距操纵系统用以控制液压系统泵和推进器电动机的启停,以及控制推进器叶片的转角。设有局部控制,此时应将推进器和液压泵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盘上的控制按钮和液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