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汽车性能、驾驶人心理生理状况、道路横断面宽度以及路段限速条件对驾驶人行车速度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人-车-路综合影响下的期望速度进行研究表明:期望速度与道路等级及设计速度并无直接关系而且也不是定值。论文探讨并提出了考虑人-车-路综合影响的期望速度计算方法,可以为运行车速预测模型的研究以及高速公路限速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人与车、车与车、车与路的矛盾冲突与协调,人-车-路三者的矛盾统一几个方面,分析了道路交通环境与行车安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基于卫星定位的道路不停车收费系统为应用背景,对基于5.8GHz专用短程通信技术的车-路通信稽查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实现。首先对车-路通信稽查系统结构框架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对其中关键设备的软、硬件设计和实现方法进行了说明,随后对车-路通信稽查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具体的介绍。最后给出关键设备主要性能指标,并通过高速公路运行试验验证了系统在实际环境中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车辆行驶安全评价模型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交通系统四大要素的基础上加入车辆行驶状态,构成"人-车-环境-路-车辆行驶状态"五要素."人-车-环境-路"因素采用打分的形式确定参数的分值,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参数权重来构建模型;"车辆行驶状态"因素则是引入加速度干扰的定义,建立了基于道路结构的加速度干扰模型.运用层级分析法建立了总的车辆行驶安全评价模型.在SuperMap软件平台上进行GIS仿真.实现了将评价模型运用到实际车辆行驶过程的安全性评价中,该评价系统可以实时地对车辆当前的行驶安全性进行评价,并根据当前的安全状况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提示.  相似文献   

5.
人-车-路虚拟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仿真技术具有高度沉浸感和实时交互的特点,已成为研究人-车-路系统协调性的重要技术手段。提出了人-车-路虚拟仿真系统的结构,并在基于Creator的基础上,虚拟了场景建模、驾驶人车速控制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基于Vega视景仿真的基础上进行了软件开发。通过应用碰撞检测、三通道视景同步显示、Multi—Agent车辆行为建模等技术提高了场景的渲染逼真度,获得了良好的虚拟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6.
车联网建立了将"人-车-路"智能信息交互的平台,是未来车辆安全、环保、道路利用效率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文章首先对车联网及相关技术进行了介绍,随后对国内外车联网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最后对车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郝斌  王馨 《汽车与配件》2022,(24):28-29
<正>笔者简要分析了TSP平台在车联网生态圈中的地位,以及车联网生态圈及其参与者主要服务模式,并对TSP平台的发展及前瞻性进行了展望和研究。车联网生态圈是在传统车联网产业链基础上衍生,以“人”、“车”、“路”为核心,通过车与人之间、车与车之间、车与路之间的连接,即是人车路的连接,为车主提供车辆状态监控服务、车载娱乐服务等。  相似文献   

8.
对遥控车辆控制性能建模仿真中的人-控制平台-车-路闭环系统建模方法进行了阐述.并详细介绍了遥控车辆驾驶系统的结构。通过对遥控车辆在典型行驶工况下进行的建模仿真分析.得出实际遥控驾驶与控制目标的偏差。  相似文献   

9.
人、车、路构成了道路交通系统的三要素。为确保行车安全,必须把这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做到知人、知车、知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及智能交通的快速发展,面向智能运输系统的信任体系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立足于对国内外信息安全应用现状的分析,提出以面向智能运输系统的公钥基础设施为基础,构建面向智能运输系统的信任体系,实现智能运输系统中车-车、车-路以及车-人的安全通信与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