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介绍了柴油机单体泵电控系统平台化开发内容:ECU硬件开发、上层驱动和应用层开发、底层驱动开发、操作系统及任务调动。提出了V型开发流程、软件CMMI开发方法等规范的开发流程方法。对应用该平台化方法开发的柴油机单体泵电控系统进行试验,验证了该平台开发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从2008年7月1日起,车用柴油机开始执行国3排放标准,传统柴油机必须采用电控喷射系统。目前国内商用车国3柴油机采用的技术路线有:电控高压共轨系统(CRS)、电控单体泵(EUP)、电控泵喷嘴(EUI)以及电控直列泵(EIL)加电控冷却EGR系统等,其中采用共轨技术的比例更高一些。  相似文献   

3.
单体泵柴油机起动过程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减小柴油机起动过程中的磨损,同时兼顾排放,设计了基于Ramp控制的单体泵柴油机起动控制策略。试验表明,选用合适的初始喷油量、起动Ramp数值和起动供油提前角等起动参数后,可实现单体泵柴油机可靠起动,烟度可控制在0.5 m-1以内。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基于dSPACE的硬件在回路仿真试验在单体泵柴油机电控单元开发中的应用,以某单体泵柴油机电控单元为实例讲述了硬件在回路仿真的系统组成、模型设计、试验软件设计和仿真过程,仿真结果表明,硬件在回路仿真可以全面详细地测试ECU的功能,可有效缩短开发周期和减少研制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国范围内所有车型(低速汽车,即农用汽车除外)均已执行国Ⅲ排放标准,不久将实施国Ⅳ排放标准。这就意味着所有的车用柴油发动机均须采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从现在国际国内市场和未来柴油机排放升级需要看,车用柴油机采用的电控燃油喷射技术主要有三种:电控单体泵系统、电控泵喷嘴系统和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  相似文献   

6.
电控单体泵供油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电控单体泵(EUP)燃油喷射系统是一种电磁阀溢流控制式供油系统。采用AMESim4.0通用液压分析软件对电控单体泵供油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将单体泵喷油试验台架的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7.
一、4R2U3单体泵柴油机概况 洛阳拖拉机厂生产的4R2U3型柴油机(该机是东方红63拖拉机发动机:怠速750r/min,额定功率/转速=63kW/2200r/min,最大扭矩/转速=328N·m/1600r/min)采用电控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代替原有的直列泵结构,本文对该柴油机所选用的电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电控单体泵喷油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功率柴油机电控单体泵系统对驱动的要求,以Peak & Hold驱动为基础,给出了电路总体设计方案,完成了升压驱动电路设计.在大功率电控单体泵上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升压驱动电路最小工作间隔5 ms,电磁阀高压峰值电流达到20 A,维持电流15 A,开启响应时间200μs以内,低压维持电流8 A,满足了电控单体...  相似文献   

9.
要实现柴油发动机整机技术的持续升级,并降低排放、改善燃油经济性,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运用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最流行的是单体泵和共轨式两大类电子燃油喷油系统。玉柴G6000电控欧Ⅲ柴油机是玉柴试制成功的,由广西玉柴发动机二厂生产的排放达欧Ⅲ标准的产品,排量为7.8L,标定功率为177kW,燃油系统采用先进的电控单体泵,实现一缸一泵,高压喷油,可自由设定喷油时间,进排气方式为增压和空对空中冷方式。本文将就其采用的电控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构成部件及其主要功能、使用和维护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内容详实。但因版面所限,故分为上、中、下三期刊登。  相似文献   

10.
道依茨(DEUTZ)柴油发动机EDC16电控单体泵系统(以下简称EDC16系统)是一个新型的全电子控制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它不再采用机械调速器(没有齿杆装置),与传统的机械喷射系统不同的是:EDC16系统采用转矩控制策略,可以自由控制发动机输出转矩(喷油量)和喷油开始时间(喷油定时)。电控单体泵供油系统的喷油泵是单体的,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现有矿用防爆柴油机车的排放性能及经济性,以某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有电控技术的分析,提出组合式电控单体泵系统为研究的技术路线。对其进行电控防爆改装,改装后并对其进行台架标定及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改装后的柴油机CO、NO_X排放均有很大下降。该升级改造变动小,能达到预期排放性能及经济性目标,适于在煤矿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重发科技》2009,(2):37-40
目前,国内车用柴油机针对国Ⅲ排放标准实施的燃油喷射系统技术路线主要有四种:高压共轨、电控单体泵、电控泵喷嘴和电控直列泵+EGR。 (1)高压共轨技术高压共轨系统主要由高压油泵、喷油管、高压蓄压器(共轨)、喷油器、电控单元、传感器及执行器组成。  相似文献   

13.
对电控柴油机冷起动进气加热状态进行了分类,提出了相应的进气加热状态转换条件,并在一种电控单体泵柴油机上进行了进气加热状态转换的试验验证。分析得出的进气加热状态转换条件可用于电控柴油机冷起动进气加热控制时序的设计,以及电控柴油机冷起动进气加热控制软件的编写。  相似文献   

14.
基于XC164电控组合单体泵控制单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XC164为MCU的电控组合单体泵电控单元的研究。联合凸轮轴信号和曲轴信号,实现了快速准确判缸;利用XC164的输入捕获/重载功能倍频曲轴信号,大大提高了曲轴位置检测的精度,实现喷油正时的精确控制;采用高低端驱动和高低电压切换以及电流闭环控制技术,对单体泵电磁阀进行驱动控制,实现了电磁阀高速开关控制。该控制单元经油泵及发动机台架试验验证,满足电控组合单体泵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基于研华PCI-1712高速数据采集卡设计的电控单体泵采集分析系统,分别采集了喷油压力、单 体泵驱动扭矩和燃油低压信号,并对信号进行滤波和计算,获得了单体泵的最大喷油压力及散差、喷油提前角及散 差、峰值扭矩及散差等参数,用于电控单体泵的分析。智能分析软件利用上述数据判断单体泵总成是否合格,并且 报告不合格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商用车领域全面实施国Ⅲ排放标准已经一年了,此前曾把国Ⅲ技术路线确定为电控泵喷嘴、电控高压共轨和电控单体泵,其中电控泵喷嘴主要应用于轿车柴油机领域,商用车柴油机采用的实际是后两者技术。直到中国重汽推出了直列泵+EGR路线,并得到了原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的确认,该技术随后被业内广泛称之为“非典”技术,  相似文献   

17.
要实现柴油发动机整机技术的持续升级,并降低排放、改善燃油经济性,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运用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最流行的是单体泵和共轨式两大类电子燃油喷油系统。玉柴G6000电控欧Ⅲ柴油机是玉柴试制成功的,由二发厂生产的排放达欧Ⅲ标准的产品,排量为7.8L,标定功率为177kW,燃油系统采用先进的电控单体泵,实现一缸一泵,高压喷油,可自由设定喷油时间,进排气方式为增压和空对空中冷方式。本文将就其采用的电控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构成部件及其主要功能、使用和维护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内容详实。但因版面所限,将分3期刊登。  相似文献   

18.
单体泵高转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某柴油机用单体泵,配新设计的高速凸轮型线,与原电控系统联调,在喷油泵试验台上进行电控单体泵高转速匹配试验。根据高转速试验数据及系统在高转速下的试验现象,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对试验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通过试验研究,验证单体泵提高转速的可行性,并为进一步研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电控单体泵柴油机面向欧Ⅲ排放的调整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控单体泵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具有使发动机达到欧Ⅲ排放标准的潜力,研究在自行开发的单体泵柴油机的ECU上,进行了面向新法规测试规程的标定调整方法研究。指出在满足整机基本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对稳态测试循环(ESC)测试方法所指定的工况区,进行更细网格的喷油量和正时的匹配标定工作,并使整个区域内不出现尖点。试验结果表明,整机的气体排放物已达到或接近欧Ⅲ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电控单体泵对4D44柴油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传统直列泵柴油机满足国Ⅲ排放法规,在尽量不改变柴油机本体的前提下对燃油、进气和燃烧系统进行了优化。燃油喷射系统采用集成电控单体泵,高压油管长度和喷油器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改进了进气道;重新设计了燃烧室;针对国Ⅲ排放法规测试特点进行了电控参数的优化。通过对整机进行13工况试验测试,表明优化改进后的柴油机排放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并达到国Ⅲ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