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土压平衡盾构机渣土保压泵送技术,通过将传统土压平衡盾构机与保压泵送技术配套设备连接,解决土压平衡盾构机在对透水性强、沉降控制要求较高的地层的施工中喷涌及沉降控制不佳等难题,能够满足更多地层的选型要求从而扩大使用范围,同时能满足经济型要求。使之成为兼具土压、泥水盾构特点的复合型盾构机,从而在选型、风险控制、费用等问题上取得较好的平衡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用于广东省珠三角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隧道盾构法施工的Ф8 780mm土压平衡式盾构机后配套系统的设计及优化。  相似文献   

3.
李辉  侯延祥 《港工技术》2010,47(2):41-43
结合工程建设实例,介绍大口径长距离土压平衡顶管掘进技术在港口施工中的应用。重点介绍在埋深大、顶进长及复杂软土地基的情况下,土压平衡式顶管掘进技术施工过程中需采取的施工方案和控制措施;分析与评价土压平衡顶管掘进技术的机理和实践应用,可为软土地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上部岩层具有不稳定性而下部岩层具有极高的强度,极易引起盾构向软弱地层方向偏移,引发喷涌,使盾构姿态难控制,开仓换刀风险大,是施工各方需要关注的难题。本文以杭州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南延段某区间为背景,研究强风化安山玢岩、中分化下段安山玢岩、全风化安山玢岩、中风化上段安山玢岩等多种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中,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和盾构施工存在的主要风险,研究杭州地区盾构掘进穿越上软下硬地层的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盾构在多种复合地层中掘进,左线隧道累计地表沉降最大值为36.6mm,最大隆起值为13.8mm,风险较大,易出现盾构机扭矩变大,姿态控制困难;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盾构控制,主要是加强土压平衡盾构机的维保、穿越施工时采用气压+土压平衡相互联合的模式进行掘进、重视盾构掘进基础数据的异常反馈、严格控制盾构掘进施工出土量、密切注意区间盾构掘进时工程地质和地表沉降对应区域变化的匹配情况、优化壁后注浆配合比。  相似文献   

5.
结合广州地铁14号线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实例,提出富水砂层土压平衡盾构隧道下穿密集建筑群加固方案,综合考虑方案实施可行性、技术难易程度、工期及造价等因素,优选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MJS桩隔离加固方案。实践表明,采用MJS桩隔离加固密集建筑群,有效降低了双线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产生的地基沉降。  相似文献   

6.
针对复杂地质、长距离、超深的曲线顶管工程,通过自动化土压平衡顶管机施工技术,实现了对顶管机总泵站、中继站、进洞、出洞、纠偏等自动化控制,保证了工程质量并按期完成。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基于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的1根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通过对桩端后压浆钻孔灌注桩进行自平衡试验,研究桩端后压浆对含黏性土角砾层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变形特性。结果表明,桩端压力浆液上返能有效地改善了下段桩的桩土边界条件,并增大了桩侧剪切界面阻力和粗糙度,使得下段桩桩侧摩阻力提高了66.67%,且对桩的荷载传递特性产生明显影响;在含黏性土角砾层中桩端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承载力随着桩顶沉降的增加而增加,且在达到极限状态时,极限承载力的可提高幅度58.14%,端阻力可提高幅度60.64%。此外,在含黏性土角砾层中采用桩端后压浆技术不仅可以通过增强端阻力来提升桩基极限承载力,还能提高桩侧摩阻力,且桩侧摩阻力的提高也成为提升桩基承载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通过深厚老沉积土地区钢管桩的压桩试验、拔桩试验和桩身轴力试验,探讨了深厚老沉积土地区钢管桩压桩和拔桩的土阻力分布规律,得出如下结论:深厚老沉积土地区钢管桩压桩状态下侧阻力均值为76.79 MPa,比一般黏性土高27.5%~30.6%;老沉积土拔桩状态下的侧阻力值达到42.4~52.8 MPa;老沉积土拔桩侧阻力和压桩侧阻力的比值均值为0.84,比一般黏性土值要高5%;老沉积土压桩和拔桩侧阻力较为恒定,随着土层埋深和土层厚度的变化较小。这对深厚老沉积土地基中钢管桩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应用于饱和粘性土的几种孔压模型,分析了这几种模型在饱和粘性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情况,由此选出最好的孔压模型。这对于粘性土孔压模型的建立和解决动荷载作用下土的强度变形问题,具有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水道港口》2019,(6):714-718
我国有多座250 m甚至300 m级的超高土石坝,在设计或施工中都面临准确计算坝体防渗墙的变形和应力的问题。通过开展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防渗墙墙底接触刚度和墙-土接触面属性对混凝土防渗墙变形的影响。墙底刚性接触的防渗墙沉降明显小于柔性接触,但是刚性接触的防渗墙压应变是柔性接触的1.44倍,最大压应变均位于1/2墙高处。采用未包裹的黏土做接触面泥皮,导致防渗墙沉降和压应变增加;采用膨润土做接触面泥皮能显著降低防渗墙的沉降和压应变。相比于不考虑泥皮和采用未包裹的黏性土做泥皮,膨胀土泥皮防渗墙的最大压应变分别降低了44%和52%。  相似文献   

11.
采用竹结构替代传统的抛石与袋装砂堤,作为围区吹填分区隔堤是一个新的设计思路。为了解该新型隔堤挡土结构在土压作用下的整体安全稳定性与合理的结构尺度,基于浙江省台州东部新区涂面整理工程环湖护岸竹结构外部建设条件,分析影响其整体安全稳定性的因素,采用湖内蓄水平衡土压力的方法,进而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计算竹隔堤两侧不同水位差与竹隔堤结构不同跨数组合方案时竹隔堤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王欢  刘晓强 《水道港口》2021,42(3):352-357
为了研究粉土结构受力拉伸和压缩演化过程,以饱和粉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振动三轴试验系统,进行饱和粉土等p应力路径试验,分析压缩和拉伸试验过程中粉土的变化,揭示受力影响下粉土变化规律及产生原因,探讨各类参数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中相同围压条件下粉土越密实应力峰值越大.同种粉土拉伸或压缩试验,围压越大应力...  相似文献   

13.
根据深基坑支护中土拱效应的作用原理,把土钉与土共同作用下的复合土体看成是一个整体,通过对土钉的轴力与土体平均侧向压应力之间关系的分析,给出了土体平均侧向压应力分布规律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讨论,以此公式为依据推导了土钉支护边坡水平间距与竖直间距临界值的计算公式,通过某一工程对土钉布置的验算,对公式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土工管袋技术在滩涂围垦、河海岸保护及港口建设等领域应用广泛,并在模袋承载力、袋体张力、填料、渗透排水研究等方面取得丰富的成果,但其填土固结全过程分析及固结规律远未得到充分认识。为此,开展管袋模型试验,全方位监测充填过程中孔压与土压力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袋内孔压、土压在充填与消散交替进行中表现为交替的变化过程。袋内水平土压力系数上部与下部不同,上部接近主动土压力系数,底部接近静止土压力系数。2)充填初期,袋底孔压最大,距离透水的土工布边界越近,其消散越快。此外,中部孔压一直最大,上部次之,底部最小。3)充填期管袋的高度与中部孔压呈紧密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采用两台直径14.93m的泥水盾构施工。盾构机在长距离穿越粗砂、卵砾石等复合地层时,刀盘刀具会产生较大磨损,因而需要进行停机带压检修。带压作业时,部分隧道开挖面仅由气压进行支护。针对气压支护开挖面在带压开舱时开挖面最小支护压力的设定问题,通过建立有限元三维开挖面稳定分析模型,研究了极限状态下盾构开挖面保持稳定的最小支护压力,并与工程计算和相关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确定了具有一定安全系数的开舱支护压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理论分析指出了连续排列大圆筒筒外壁曲面对土压力分布的影响,在土压力计算中应用空间计算理论,并引入了平衡拱体积、形状系数与圆筒直径关系的经验计算式。指出了筒外壁的静止土压力的分布的机理与筒外径及平衡拱的体积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7.
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施工中,土舱压力的变化对于控制盾构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在盾构隧道的施工中,开挖面处土体的土压力值与土舱压力不相等,两者间存在一定的压力差,以保证土体顺利进入土舱,而随外界环境、岩土性质的变化,土舱压力是会发生波动的,从而使土舱压力会给施工过程中地表的沉降、围岩的应力重分布和衬砌内力的变化带来的影响都是值得考虑的。本文基于FLAC3D平台,采用Box-Muller方法结合MATLAB软件形成波动的土舱压力,研究在土舱压力波动时对盾构隧道开挖过程的影响。结合某地铁线盾构隧道开挖的工程实例,研究土舱压力在波动时对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地表沉降、围岩应力重分布以及衬砌内力的影响,为今后盾构隧道的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盾构掘进对软土地层的变形影响,进行了相关变形监测,并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盾构引起的地表沉降和水平位移的区域半径约为盾构直径的3倍;与盾构隧道轴线的距离越近的地表监测点,累计沉降越大;隧道上方的粉质黏土、粉土等软土层易出现分层沉降;盾构机下方的较硬基岩,分层变形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黏土路基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沉降以及不均匀沉降问题越来越突出,孔压的累积与消散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探究出孔压发展规律对于科学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采用GDS动态三轴仪器对天津地区饱和黏土进行试验,主要探究振动次数、动应力比和结构性对孔压发展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原状土孔压的增长速率随着振动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随着动应力比的增加而增大;重塑土孔压在振动初期迅速上升随后达到稳定,达到的稳定值比原状土高,稳定后有轻微的剪胀现象。针对试验结果,提出了适用于天津地区黏土动载模式下的孔压发展模型,并结合实际工程对黏土长期沉降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0.
万鹏  章建峰  鲍陈磊 《船舶工程》2015,37(S1):173-175
本文分析了不平衡电网电压条件下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控制策略,研究了基于功率平衡的控制策略,以消除直流电压二次谐波。船舶电网不平衡时,线路阻抗的功率不平衡,当电网不平衡功率完全被线路阻抗吸收时,整流器桥侧的功率则恒定平衡,这给消除直流电压二次谐波带来便利。本文最后进行了仿真及原理样机验证,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