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钢轨中残余应力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比较国内外相关标准对残余应力的评估和测试方法。通过测试近几年国内外不同类型钢轨中的残余应力,包括热轧U71Mn,U75V和U77Mn Cr钢轨,在线热处理钢轨,离线热处理钢轨,贝氏体钢轨以及进口热轧U75V钢轨等,分析残余应力测试结果,总结各种类型钢轨中残余应力的分布特点,探讨减小钢轨中残余应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热轧钢轨中残余应力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热轧钢轨中残余应力测试和评定方法的比较,以及对国产和进口钢轨的残余应力进行测试和分析,找出国产热轧钢轨在残余应力控制方面与国外钢轨存在的差距。根据影响热轧钢轨残余应力的因素,提出降低和优化钢轨中残余应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钢轨残余应力包括钢轨生产残余应力和轮轨循环滚动接触所产生的残余应力,两种残余应力共同决定了在役钢轨的损伤形式。提出了一种引入钢轨生产残余应力的有限元方法,采用Chaboche循环塑性本构模型,在接触表面施加循环移动的Kalker三维非赫兹接触法向、切向力和横向分布力模拟车轮运动,建立了曲线通过钢轨循环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并对钢轨循环滚动接触过程中残余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循环滚动次数的增加,钢轨生产残余应力很快重新分布并逐渐趋于稳定,而残余切应变则呈现近似线性增加;钢轨纵向残余应力和残余等效塑性应变随曲线半径的增加在数值上均逐渐减小、随摩擦系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随纵向蠕滑率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4.
钢轨中的残余应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钢轨中残余应力的产生原因、分布形态以及对钢轨使用性能的影响。同时简要介绍了测量钢轨中残余应力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钢轨内残余应力的危害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轨内的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将直接影响钢轨的使用性能。本文从钢轨的生产工艺入手,分析了钢轨内残余应力的产生原因和危害,并介绍了钢轨内残余应力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钢轨轨底残余应力限定值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热轧钢轨中轨底残余拉应力的存在对钢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对轨底最大残余应力加以限定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国产不同轨型、不同钢种和不同钢厂生产的钢轨残余应力分布状况的测定和分析,以及参考国外钢轨相关标准,建议目前国产钢轨轨底残余拉应力限定值最好小于200MPa。  相似文献   

7.
钢轨螺栓孔冷扩张后的残余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钢轨螺栓孔冷扩张过程,总结了相关的残余应力预测理论模型和研究结果,给出了一种基于冷扩张过程中应变场测量的半理论半实验应力分析方法,结合磁弹法和应力释放法,从实验的角度,测量并分析了钢轨螺栓孔冷扩张后残余应力场的大小、分布规律,建立了钢轨螺栓孔冷扩张后残余应力场的大小、分布与扩孔率的关系,为制定钢轨螺栓孔冷扩张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基于钢轨螺栓孔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的局部应变,并考虑残余应力衰减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分析了冷扩张对疲劳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分布的影响。结果实验探讨了冷扩张过程对钢轨螺栓孔疲劳寿命的影响方式和效果。结果表明,冷扩张过程所引入的切向残余压应力能保持足够的强度,以对钢轨螺栓孔到显著的防裂和止裂作用。  相似文献   

9.
钢轨轨腰水平脆断敏感性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天生 《铁道学报》1999,21(4):109-112
通过采用锯切口法测定了几种进口高强度钢轨轨腰残余应力,阐述了残余应力对轨腰水平脆断的影响。并以切口尖端应力强度因子K1和轨腰材料断裂韧性K1作为判据,对这些钢轨轨腰脆断敏感性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10.
采用锯切应变片法与X射线衍射法,对75 m定尺在线热处理贝氏体钢轨全断面三维残余应力进行表征,研究两种残余应力测量方法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通过两种方法测得的钢轨头部、中部、尾部纵向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均呈C形分布,即轨头和轨底为残余拉应力,轨腰为残余压应力;轨头轨面下30 mm深度范围内为纵向残余拉应力;内部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