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我国公路隧道照明的基本要求及其技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广西在役公路隧道照明设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提质升级方案,以期为公路隧道照明技术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背景下公路隧道照明节能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我国公路隧道运营照明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照明设计参数有待完善、照明控制方式较为落后、照明节能理念存在误区、照明设施养护未得重视。文章基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公路隧道理念,从系统工程角度提出公路隧道照明节能的15项重要措施,包括准确测试洞外亮度、优化照明设计参数、选择使用节能光源等,基本涵盖公路隧道照明技术性节能、结构性节能、管理性节能的各个方面。工程实践表明,这些技术和措施可实现公路隧道照明综合节能20%以上的总体目标,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公路隧道照明系统已成为重要趋势。探讨物联网技术在公路隧道照明系统中的应用优势,解析智慧型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要求,针对现有公路隧道照明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型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该系统采用先进的照明控制策略,根据隧道内外环境自动调节隧道内的照明亮度,实现节能降耗,并有效降低隧道照明能耗,提高照明质量,为公路隧道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为提高隧道照明系统的性能和降低能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公路隧道照明设计规范存在的问题,揭示了《JTJ026.1-1999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亟待修正的原因;通过对国内外LED灯隧道照明的研究应用情况的分析及LED灯与传统的高压钠灯的综合对比,指出了隧道照明节能减排的途径和隧道照明由功能化向智能化、人性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全省概述我国公路隧道普遍存在照明供电困难和电力运营成本高的问题。2004年,原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提出了《公路隧道太阳能照明系统研究》年度招标项目,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吉林省公路管理局、云南省公路勘测设计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中标并于2007年建成实体工程——朝长公路花园隧道太阳能照明系统,其研究成果整体达到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公路隧道的照明系统的组成,对隧道可以选用的高压钠灯、无极荧光灯以及LED灯的性能做了详细的比较,使大家对我国现阶段公路隧道照明光源有了一定的认识,方便大家在公路隧道照明设计及应用时对光源的合理选取。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山区公路隧道主要采用档位控制的照明控制系统,其控制智能化程度低,人为因素多,节能效果差。论文基于山区公路隧道入口照明档位控制的特点,开展了智能控制技术研究,提出了入口照明档位智能控制模型的总体架构,包括交通流预测模型、运算控制模型、调光策略与灯具匹配关系、隧道照明环境数据采集、照明输出控制模型等,基于该模型系统,通过隧道现场测试和工程实施,实现了山区公路隧道入口照明档位智能控制,为山区公路隧道照明档位模式下的智能控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经济上可行的完全新能源供电(太阳能或太阳能+风能)的高速公路隧道供电、照明一体系统。通过实际应用,表明应用该系统后公路隧道照明系统在运营过程中将不再有电费的发生,照明亮度与隧道外亮度自动匹配,实现了公路隧道照明的按需供应。  相似文献   

9.
随着西部高速公路的发展,隧道群及其特殊形式毗邻隧道大量出现,但由于隧道群中各隧道的通风、照明及防灾救援控制相互影响严重,现有的针对单体公路隧道的控制方法不再适用。文章在介绍当前公路隧道群智能联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公路隧道群智能通风控制方法、照明特性研究、防灾救援控制流程等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此项研究可为公路隧道群联动控制技术的下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驾驶员前方视野直接影响其对危险状况的预判和处理,侧壁属于驾驶员驾车经过公路隧道时前方视野感知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行车安全具有一定的影响。文章首先采用分光辐射式亮度计对不同侧壁材料的照明参数进行测定。然后结合自主研发的公路隧道照明环境模拟和效果评价装置开展试验。通过室内模拟具有相同亮度指标的公路隧道照明环境,以反应时间评价视野感知域内三种侧壁涂料对驾驶者视觉功效的影响,从而探索公路隧道照明安全节能的新途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蓄光反光涂料的公路隧道侧壁可显著提高照明环境亮度;在同种LED灯照明条件下,使用反射率较高且反射光光谱中黄绿光成分较多的侧壁涂料有助于提高驾驶者的视觉功效,从而有利于公路隧道的行车安全和照明节能。  相似文献   

11.
烟台西山城市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山岭公路隧道而言,由于城市人口、设施较为密集,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因而城市公路隧道在设计、施工等方面应有更高的要求,即在充分考虑隧道使用功能以及工程造价的同时,应尽可能将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至最低。因此,坚持“以人为本”、重视隧道景观设计、加强环境保护将成为城市公路隧道建设的重要理念。文章结合烟台市西山隧道工况,介绍了城市公路隧道设计方案、施工方法以及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制定科学的公路隧道施工安全评价的基本模式,针对公路隧道施工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及特殊工艺,将公路隧道施工系统分为隧道开挖、爆破、施工用电、施工通风、出碴与洞内运输、支护衬砌等6个主要子系统.运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对公路隧道施工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定性分析,结合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对公路隧道施工系统中各子系统进行危险性评价,定量分析计算PHA中的子系统各个危险因素的危险等级,并采用安全检查表(SCL)对公路隧道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综合评价,建立了安全评价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PHA-LEC-SCL法确立了公路隧道施工安全评价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介绍了福建省龙(岩)-长(汀)高速公路隘岭隧道下穿赣(州)-龙(岩)铁路古城隧道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并简要阐述了对施工中的公路隧道和运营中的铁路隧道所采取的安全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兰临高速公路新七道梁隧道施工中围岩开挖和支护变形的实际情况,通过对隧道支护、衬砌结构进行动态设计的尝试,取得了预期的建设成果;提出了隧道建设动态管理的几点建议,对今后的公路隧道建设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公路隧道洞口段震害机理及抗震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中震区公路隧道洞口段破坏严重,严重影响了震区生命线工程的畅通.为提高震区公路隧道洞口段的抗震能力,结合公路隧道洞口段震害情况对其震害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洞门、边仰坡及明洞震害主要是地震惯性力作用造成的:软岩隧道洞口段衬砌震害主要是地震惯性力和强制位移造成的.文章根据隧道洞口段的震害机理,提出了相应的抗震对策.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高烈度地震区公路隧道震害机理及抗震对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公路隧道变电所的设计方面还没有一个较好、较全面的参考标准,文章以大枫树岭隧道设计为例,从参数的选取到最终设备的确定,详细论述了公路隧道变电所的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岩溶区公路隧道施工实际,提出地质雷达与超前水平钻孔相结合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广西某岩溶区公路双连拱隧道的施工中,验证了在岩溶区双连拱隧道施工中应用该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预报效果,对其他形式隧道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七道梁公路隧道运营通风效果测试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新七道梁公路隧道内外气温、风速等气象条件的现场测试,研究了在隧道区域范围内风速和气温等因素影响下,隧道内风速及洞内气温变化规律,可为新七道梁公路隧道营运过程中的通风控制,以及西北中高海拔地区公路隧道通风、消防、救援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中日公路隧道建设标准的比较,分析了中日公路隧道建设标准的差异与原因,有助于隧道设计施工从业者准确把握现有公路隧道规范制定的意图,提高规范的执行和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