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介绍了长安汽车公司在军转民第二次创业过程中重视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采取具体的做法,促进企业发展的概况,并对主导民品微型汽车,发动机生产线的技术水平作了概括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黄俊 《重型汽车》2003,(3):34-35
战略是以未来为主导,与环境相联系,以现实为基础,对企业发展的策划、规划,它研究的是企业的明天。在中国,以前对研究企业战略发展重视不够,仅仅是近几年才有所强调。中国的企业短命的多,长寿的少,原因之一便是不重视发展战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不创新就没有动力;创新是一个过程,可以说企业的成长过程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又是一种较量,要围绕着种种不利于企业成长的环境进行创新。创新也是一种挑战,推动企业不断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给企业工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问题。为了避免遭到社会的淘汰,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企业工会必须进行创新和改革,实现与时俱进。本文就针对企业工会面对的挑战和问题进行了分析,还对其如何改革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以市场调节为主要资源配置的市场规律角度,阐述了名牌战略发展之必然及名牌的定义、实质,论述了企业增强综合实力的突破口在于创造名牌,适应市场。同时,对川汽实施的名牌战略进行了回顾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通用汽车公司以产品多样化战略战胜了奉行单一产品战略的福特汽车公司,并从经开创了汽车生产的全新时代。20世纪70-80年代,通用汽车公司投入巨资积极应对来自东亚的轻型汽车公司的挑战,推行了精益生产方式,搞了“土星”计划,取得了一定成绩,并为未来发展做好了储备。20世纪90年代后,积极适应消费者偏好运动型车,使通用汽车公司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站国 《隧道建设》2007,27(5):98-100
 在创新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潮流的今天,企业追求创新、崇尚创新无可厚非。但是,在强调创新的时候,不可忽视了另一个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传承。从传承的思想基础,传承应包括的正反两面、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对传承的认识。对于如何把握传承,重点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从心境、心态、心智等方面去探讨。传承涉及到企业发展的各个层面,主要包括技术上的传承、管理上的传承和文化上的传承,作者分别对各个层面传承的必要性及内容进行分析。以期对企业管理者在把握传承与创新方面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戴联松 《长安科技》2002,8(2):44-47
本文在分析质量文化形成的基础上,阐明了质量文化的内涵和特征,进而论述了质量文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最后提出了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对质量文化进行不间断地创新建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调查了柳州市第二运输公司基本情况的前提下,通过对二运近几年企业行为的分析评价以及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研究,结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相继出台的改革措施,对二运的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提出了建议和构想,并就二运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公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及其运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公路建设企业如何适应项目管理要求出发,对企业项目管理二层分离式组织结构及其具体运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徐静 《重发科技》2002,(2):41-43
通过对电子商务这一新兴商务模式的论述,阐述了知识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孙敏 《交通与计算机》1996,14(5):26-29,33
文章介绍了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计算机网络的现状、网络存在的局限性。并对中远公司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提出了构思,指出了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孙旗 《长安科技》1999,5(4):3-6
本文多角度,多方位地对产品与企业发展的关系作了分析。力图揭示产品占领市场,征服人心的奥秘。通过对产品发展史的扫描和中外新产品开发的比较,找出开发新品的原动力,从而激活企业开发新品的空间。本文还对新产品开发趋势、特点及我国新品开发滞后的原因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我国物流现状及公路运输企业开展物流业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阐述了物流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现代物流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讨论中国公路运输企业开展物流业务的优势,最后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业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如何搞好交通汽车运输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自身优势,开展多种经营方式,使企业走出困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加入WTO的诸多影响,提出了中国公路施工企业面对这种机遇和挑战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论述了汽车生产企业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情况下,应以汽车行业产业政策为导向,寻找适应市场变化的发展对策.指出了汽车生产企业应从转换经济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入手,抓人才、抓管理、抓科技进步等内部微观运作,走集团化的紧密型联合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张兴国 《长安科技》2003,9(3):37-39
本文浅谈了企业发展的途径——持续不断的创新与维持,论述了创新的基本方法、创新的着眼点及维持对创新成果支撑和固化作用、维持的基本流程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车产业需要抓大放小.但对绝大多数的中小型汽车企业来说,放小不等同于放任自流,对于中小型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扶持机制,因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制约着产业的发展,也是中国汽车产业长远发展的基石。最近,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武汉汽车行业协会等单位组织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自主创新与出口发展战略座谈会,对这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9.
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这是企业文化的魅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员工素质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江山变速箱公司不断赋予企业文化以丰富的内涵,充分展示企业文化的魅力,以良好企业形象的塑造“人企合一”的文化氛围,推动了企业和谐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中华汽摩配》2005,(6):51-52
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企业文化也是这样,以至有文化和没文化之间好象已经没有了区别,悲观主义者说我们正在步入一个文化的沙漠,乐观主义者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文化的丛林。实际上,正是由于过种有没有文化和企业文化差异的观念才会使持有悲观企业文化者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企业人没有精神寄托和自我价值观念,企业陷入胶着的荒凉发展的绝境。时代是多元的,社会同样是多元的,必然造成了人的思维也同样是多元的:正是由于这些多元的物质与元素的存在,从而也会有对企业文化持有不同的态度,但我认为,文化的延伸度与长期性肯定是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原动力,而对于企业则更是企业发展的主导与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