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俄原油管道于今年九月下旬竣工,中国的原油供给和原油进口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化,这也标志着中国向确保未来能源安全的目标又迈出了一步.最终,中俄原油管道的输送能力将达到设计能力的每年1500万吨,这相当于中国2009年陆运进口石油总量的90%,所以这条管道的建成已经将中国的陆运石油进口量提高了接近一倍.而海运贸易会将因此受到影响么?  相似文献   

2.
我国原油运输有三种形式:油轮海运、铁路陆运和跨国管道运输。而在建的中哈输油管道年设计输送能力仅为2000万吨,铁路陆运只是杯水车薪。海运方面,2004年全国海运进口原油1.1亿吨,占原油总进口量的91%。海运进口原油的快速增长受港口和船舶的制约日益明显。通过海上原油船对船过驳,是缓解这一矛盾、发掘进口原油物流中发展潜力的新环节。  相似文献   

3.
<正>一、我国原油进口及原油码头基本情况石油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关系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及我国石油储备体系的日益完善,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从1993年开始由石油净出口国转为石油净进口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原油净进口量/原油消费总量)不断提高。表1显示了2006年至2012年我国原油生产、消费、进口的基本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由于我国原油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国产原油自给率逐年下降,我国需要大量进口原油的局面已不可逆转。有学者根据我国原油进口与GDP增长的关系,预测2015年将进口原油3.55亿t,2020年达到4.4亿t。虽然近几年我国在陆路开辟了新的输油通道,进口方式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原油进口以海运为主的形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中国的新船厂在超级油轮(VLCC)建造方面发展势头相当迅猛。很显然,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且国家要求国油国运——大约一半的原油需要通过中国自己的船队运输,这就要求中国扩大现有20艘VLCC的船队规模,再新增70多艘。中国每天进口约300万桶原油,约为总需求的45%。因为国内原油资源相当有限,进口原油的数量将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5.
《航海技术》2006,(5):49-49
由于国内原油产量继续落后于炼油厂加工量的增长,对进口原油的需求显著上升,中国的石油进口在高油价下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远洋航务》2013,(11):66-66
今年中国原油的净进口量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更加多元化的中国原油进口将对吨海里数的增加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北京国贸俯瞰道路上的滚滚车流,就可以看见中国对石油的渴望。自1993年起,中国就变成了原油净进口国,这意味着这些汽车所烧的石油绝大多数来自海外。据中国海关对2005年前11个月的统计,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已达到创纪录的1.3亿吨,但90%以上的进口原油要依赖国外油轮运输。如何保障中国能源运输安全,实现国油国运成了学者专家热议的话题,也成了中国相关国企的思虑重心。  相似文献   

8.
进口原油运输船型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石油是世界海上运量最大的货种之一,约占海上总运输量的三分之一。加入WTO后,中国石油海上运输量,特别是进口原油运输量将大幅度地增加。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本文对世界原油运输船队的技术经济作了概括性分析,对原油进口航线作了介绍。建立了单船运输经济性测算模型。基于实船经济指标测算结果,以必要运费率为主,通过比较选出了优良船型。并定量测算出不同类型船舶在同一航线上营运的必要运费率及其差异。研究结果指出,随着进口原油量的大幅度增加,中国应大力发展VLCC和Suezmax船队,重点建设大型深水油轮码头。  相似文献   

9.
正0引言中缅原油管道起于缅甸孟加拉湾沿岸的皎漂(Kyauk Phyu)湾马德岛(Made Island)港,途经缅甸若开邦、马圭省、曼德勒以及掸邦,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目前其终点为云南昆明,在长期规划中将延伸至重庆。中缅原油管道是继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中俄原油管道之后又一条重要能源进口通道,不但能缓解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而且能降低海上进口原油的风险,对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水运文献信息》2007,(1):30-30
国际能源机构:明年全球原油需求预计增长1.7%;未来25年全球石油产能仍高于产量;墨西哥将从2008年起进口原油;全球2006/07年度大豆产量将超过消费量;Et本粗钢生产逼近历史最高纪录;韩国进口的中国低价钢材有可能首次突破1000万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从1993年成为石油纯进口国以来,石油需求一直稳步上升,随着中国实施石油战略储备和国内经济迅速发展,国际能源机构认为中国原油进口将继续增长,并预计到2010年达到1.5亿t,2020年将达到2.5亿t。  相似文献   

12.
11月1日,随着"三湖中国"号30万吨级油轮装载的17万余吨进口原油,经13.5 km长的外输管道进入后方储油罐,天津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试运营投产获得圆满成功。该工程是天津市大乙烯项目重要的配套工程,位于南疆港区30号泊位,设计年吞吐量为2 000万t。它的投产将缓解华北地区进口原油大型深水码头接卸能力不足的矛盾,对保证北京、天津及环渤海地区市场的成品油供应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家原油进口政策的较大调整和山东省原油运输条件的充分改善将对沿海大型原油泊位布局规划产生重大影响。为此,对新形势下的山东省沿海大型原油泊位的合理布局进行研究。结合全省炼化产业和原油运输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采用供需平衡的分析方法,提出新的大型原油泊位布局规划方案。研究表明,山东省地方性炼油企业进口原油将快速增长,原油一程接卸港的管道疏运能力大大增强,现行大型原油泊位布局规划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新建泊位应重点考虑地方性炼油企业需求,建议增加东营港为原油一程接卸港。  相似文献   

14.
能源,主要是石油,已成为当今各类重大国际事件的重要诱因,大国之间下在打一声没有硝烟的石油争夺战。我国从1993年起由一个石油净出口国变为石油净进口国,进口原油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2003年进口将达8000万吨。石油净进口国的储备量应达到适应120天中断供应的水平。在全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大国中,中国是唯一没有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国家,国内石化企业的石油商业储备也只能维持7天左右的生产用量。海运成本仅是管道运输成本的1/15,今后海运仍然将是我国主要的石油进口通道。我国进口石油只有10%由国轮船队承运。  相似文献   

15.
《水运文献信息》2006,(10):29-29
受油价高企的影响,发展石油替代能源和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成为了现阶段解决我国石油供需问题的两大策略,但是这两项短期产生一的效益并不足以弥补我国日益扩大的石油供需缺口。因此短期内,要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原油进口依然是最主要的方式。当前,中东地区依然是我国石油进口源主要来源地,进口主要路径是马六甲海峡。但中东地区地缘政治的原因,战事随时都可能发生,而马六甲海峡肆虐的海盗也让石油运输风险更多几层,因此从运输途径上来看,我国实行多源化原油进口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6.
《水运文献信息》2006,(10):19-20
当前,我国石油进口源主要依赖于中东地区,而进口主要路径是马六甲海峡,这给我国的石油供应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因此,多元化原油进口渠道成为眼下重要而迫切的任务。考虑到物流成本和物流安全问题,增加管道运输或通过船运避开马六甲海峡进口的比例,成了石油进口多元化选择的重点。同时,考虑石油进口战略要以“铁矿石价格谈判”案例为鉴,实施“走出去”战略,多参股海外油田,控制油气资源的源头。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远洋航务》2009,(8):46-46
中国的原油进口在最近的十年里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2001年除外).就在最近的2008年,中国原油进口总量攀升到17890万吨,同比增长9.6%.而随着中国石油贸易的繁荣,进口石油的来源更加多样化,拉丁美洲--这个距离中国遥远的大陆,也开始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来源地.  相似文献   

18.
考虑到中哈石油管道的建设,2010年我国原油进口海运量在1亿t左右。从进口来源看,2002年,我国进口原油6941万t,其中49.6%来自中东,22.8%来自非洲,15.2%来自东南亚,海运量约6450万t。随着中国石油进口多元化,西非在中国石油进口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增强。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东仍将是我国的主要原油进口来源地。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油运的安全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短短十多年间,原油进口突飞猛进。2009年,我国石油的进口量猛增到2.5亿吨,预计2015至2020年,中国持续进口原油需求量将达到每年4亿吨。然而如此庞大的进口量背后,却存在进口通道单一、运输主要依靠外籍船队的忧人现状,中国石油安全的"脆弱"被人诟病。但令人欣喜的是,随着保障石油运输安全的"国油国运"战略深入推行,中国政府、油轮船东及船企们积极在"安全"方面作为。  相似文献   

20.
过去几年,国内对原油的需求不断提高,中国原油进口增长强劲。使得中国政府为原油进口的多元化而不停地努力2010年,91%的进口原油是通过海运的方式运输到国内,中国政府尽可能快地扩大和丰富原油海运进口来源,从下面的每月图表中看到,2002年开始,来自非洲的原油(特别是西非原油)占中国海运原油进口的比例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