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水中兵器学术委员会于1991年6月11日~13日在北京召开“从海湾战争看我国海军武器装备发展研讨会”。来自科研设计、教学、生产和使用等32个单位、6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秘书长王应伟同志传达了中国科协四大会议精神,代表们深受鼓舞。  相似文献   

2.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工艺与材料学术委员会修船学组于十月十三日至十七日在上海召开了修船学术讨论会。工艺与材料学术委员会委员、修船学组组长左森同志主持了会议。海军东海舰队和上海基地装备技术部的领导同志到会并讲了话。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船厂、科研、设计、出版、院校和使用等部门,九十三个单位一百三十八名代表,这是建国以来,全国范围内第一次规模较大的修船学术讨论会。通过会议的交流和讨论,代表们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启发,学到了经验,基本达到了会议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3.
上海经济区内河船舶设计学术讨论会于9月3~6日在江西九江江新造船厂召开。来自江西、江苏、安徽、浙江、湖北、上海五省一市的代表50多人参加了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26篇学术论文,内容涉及到船舶设计、船舶材料研究、船舶舾装件设计、船舶设计经济性能、船舶工艺等各个方面。代表们对如何加强  相似文献   

4.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涡轮机锅炉学组于1991年10月4~10日在浙江省舟山市召开1991年学术交流会。来自科研、设计、生产部门,海军以及有关院校共19个单位40名代表出席了学术交流会。交流会共介绍论文20篇。论文内容广泛、丰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代表们对每篇论文都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会议气氛热烈、活跃。学术交流会期间,学组在总结1991年度工作的基础上,具体安排了1992年的学术活动计划。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海学会于1981年4月10日至15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了“河道渠化”学术讨论会,重点探讨葛洲坝建成后的长江航运及航行安全问题。会议期间,代表们到葛洲坝工地对坝区航道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参观了葛洲坝的建造情况。参加会议的有来自院校、科研、设计及航运、水利、水产等部门的学者、专家共66人。中国航海学会副理事长贺崇升、周启新;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高原;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景森;常务理事左文渊、陈嘉震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武汉航海学会副秘书长徐宁生主持。  相似文献   

6.
学会动态     
“全国修船经营管理技术进步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委会与上海地区修船厂长联谊会、广东省造船工程学会,于3月10日至14日在广州文冲船厂召开“全国修船经营管理技术进步研讨会”。全国军内外77个单位,11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们来自机关、院校、科研单位和修船厂。会议收到论文45篇,评选出优秀论文10篇。研讨会围绕抓住有利时机,振兴我国修船事业;深化企业改革,不继提高修船企业的经营管  相似文献   

7.
轮机学术委员会动力装置学组第三次学术年会于一九八二年十月七日至十一日在浙江莫干山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四十二个单位,六十七名代表。会议由学组付组长上海交通大学付教授任文江和船舶电站公司付总工程师彭惠平共同主持。会议共交流学术论文三十五篇,其中宣读三十四篇。讨论分余热利用节能、动力装置优选、可调桨的研制和应用三个小组进行。代表们畅所欲言,对不同观点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充分  相似文献   

8.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涡轮机及锅炉学组成立暨学术交流会议于一九七九年九月十八日在哈尔滨友谊宫召开。会议历时五天,于九月二十二日胜利闭幕。这次会议的任务是:成立学组;交流近几年来涡轮机及锅炉在气动、强度、结构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动向;研究明年学术活动的安排。全国各地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制造厂共48个单位参加了这次会议,正式代表115名、列席代表24名。同行们欢聚一堂,在融洽和热烈的气氛中交流了57篇论文。会议得到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轮机学术委员会、黑龙江省科协和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的支持和关怀。轮机学术委员会李铭慰、范恂如教授出席会议,并作了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9.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计算机应用学术委员会船舶科研及设计学组和建造与集成系统学组一九八一年学术交流讨论会暨两学组的工作会议于一九八一年十月十七日至十月廿日在黄山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44个单位,120名代表。其中参加科研、设计学组学术交流会的代表69人,参加建造、集成系统学组学术交流会的代表61人。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林鼎贻同志主持。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杨槱教授、安徽省交通厅副厅长李文星同志、山东省交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一九九七年学术活动计划安排,可靠性学组于一九九七年八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九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了’97可靠性专题研讨会(舰船总体可靠性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十三个单位二十五名代表。国防科工委七局魏兰高工代表李纪南局长出席了会议,并转达了上级机关对本次会议的重视和关注。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滋刚副院长在会议筹备及会议期间曾多次指示要将此次会开好。  相似文献   

11.
《港口装卸》2003,(6):30-30
本刊讯 中国工程机械学会港口机械分会于2 0 0 3年11月7~9日在河南省焦作市召开了1届2次理事会暨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共5 7人。孙国正理事长在会上向代表们通报了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向中国科协申请成立港口机械分会的过程及进展情况。他指出,本会理事会遵循民主办会和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结构应力分析、振动和波浪载荷及其动力响应三学组于五月二十九日至六月二日在上海市金山宾馆联合召开了学术讨论会。120名中高级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于五月二十九日开幕。方文均同志代表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祝贺会议胜利召开,并就学术活动如何进一步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问题发表了意见。会议还特邀回国讲学的美国密西根大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海学会委托广州航海学会组织筹备的《中国沿海分道通航和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有关问题的探讨学术讨论会》暨《中国航海学会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于198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广东从化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学术委员会委员、论文作者和各地代表共76人。收到论文24篇,其中有关分道通航的15篇,有关避碰规则探讨的9篇。会议就这两个专题,分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代表们对黄海北部、上海港南水道、珠江莲花山水道的分道通航问题和避碰规则的有关问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学会动态     
《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学术交流会在浙江天台举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计算机应用学术委员会建造与集成系统学组于1985年6月14日至17日在浙江省天台县举行了《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学术交流会。到会的有28个单位的36名代表,会议由学组组长元存贤、副组长李关林主持。学委会主任林鼎贻范临会议指导,并就学委  相似文献   

15.
《船舶工程》2009,31(2)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09年工作会议于4月10日-1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总会领导以及专业学术委员会、期刊编辑部和学术活动中心的主任委员、秘书长,省(区)市造船工程学会的秘书长、专职秘书,有关媒体和出版单位的代表等共计55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届节能学术会议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卅日至十二月五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会议由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许学彦同志主持,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铭慰同志代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在会上讲了话。参加会议的135名代表来自全国70个单位。会议共交流论文61篇。其中船舶设计22篇,船舶力学16篇,船舶轮机  相似文献   

17.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辅机学组和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辅机学组联合于1991年12月21日至24日在江苏无锡举办了船舶辅机专业学术技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高等院校、研究设计和生产使用共27个单位的55名代表。会议共收到论文17篇,另有5个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8.
今年五月十三日至五月十六日在扬州市举行了“船机修理第二次学术交流会”。会议以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和准备一九八六年北京国际修船技术交流会为中心议题进行了讨论。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修船界的三十五个单位共五十四名代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修船部盛昕同志代表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学组组长诸鼎文同志作了学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9.
学会动态     
1987“水中兵器武器系统反潜战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水中兵器学术委员会于1987年11月17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了“水中兵器武器系统反潜战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军内、外四十三个单位11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杨汉主任委员主持了会议。这次会议是为促进我国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而召开的国内首次反潜战学术交流盛会。会议交流论文47篇。  相似文献   

20.
工艺与材料学术委员会焊接学组于1981年10月16日~19日在闵行召开了成立大会和出口船舶焊接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30个单位38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有学组成立和学术交流两个内容。在学术交流期间,听取了赴日考察报告及国外焊接技术发展概况的报告。介绍了在建造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