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沪宁综合运输通道客运特征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样本调查,对沪宁综合运输通道客运出行目的、距离、时间、费用、中转、旅客对交通影响因素重要度的认识等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到出行者对各个影响因素的优先考虑次序为安全性、时间、方便性、舒适性、费用、可靠性,并从运输价格、出行时间、运距和换乘次数等方面对沪宁综合运输通道内铁路、公路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今后公路、铁路部门应着重在减少中转时间,提高设计标准、服务水平等方面加强工作,以满足旅客对安全性、快速性、便利性、舒适性日益增长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依据地区资源禀赋,结合各种运输方式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分析沪宁运输通道现状综合交通发展模式及其不足,研究交通运输面临的形势和发展趋势,提出沪宁运输通道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建议和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3.
《公路》2021,(4)
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发展潜力巨大,"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东北亚各国跨境贸易发展迅速。跨境物流通道是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支撑,审视了跨越中国东北地区的东北亚陆路物流通道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展望了"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陆路跨境物流通道的发展方向,并从综合运输视角提出了完善通道基础设施、完善运输组织、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完善综合运输,提升其发展水平,运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西部地区综合运输发展水平以及各种运输方式就综合运输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最后以陕西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综合运输发展水平在2009年—2015年逐年上升,但是在2016年呈现出下降;运输方式对于综合运输发展水平影响存在不同,水运影响最大,其次铁路、公路,航空影响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有限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基于信息熵理论和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通过定义综合运输体系结构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转换速度系数和转换方向系数,分析了1949—2014年间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结构的演变特征及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结构信息熵不断增加并逐步趋于平稳,呈现出"阶梯型"变化趋势;均衡度、优势度呈现出"∞"型变化趋势,表现出两阶段的发展特征;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结构转换速度系数和转换方向系数前期偏低且差异较小,后期达到较高水平且差异明显。综合运输理念和实践不断发展,各种运输方式通过其技术经济特征确立了交通运输新格局,交通运输发展应按照运输方式各尽其能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合理、均衡、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输客运结构是区域客运特征的反映,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客运要求的体现。借鉴国际客运结构的发展规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综合运输客运结构模式,分析影响客运结构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我国综合运输客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开强  杜镔 《交通科技》2012,(5):130-132
对贵州省综合运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交通运输设施、综合运输体系、城乡交通一体化、管理创新等方面阐述了贵州省综合运输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旅客运输方式与运输系统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及经济、人口、基础设施建设等运输系统内部各种影响因素,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旅客综合运输系统流图。采用效用理论分析了旅客出行方式选择机理,并运用Vensim软件构建了旅客综合运输系统分析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公路运输具有较高的运输效用,其次是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未来10 a内,铁路旅客运输效用将保持0.074%的年增长率,市场占有环比增长率为1.025%,航空旅客运输效用将保持0.182%的年增长率,市场占有环比增长率为4.282%。  相似文献   

9.
《公路》2021,(4)
跨海通道建设将对区域交通格局与经济联系产生显著影响,涉及到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运量重新分配,因此对跨海通道的运量预测相比于一般工程更为复杂。基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方案,从综合交通视角下考虑未来不同路径上各类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关系,采用改进的"三阶段法",将海峡两侧客货运输需求进行多路径、全方式再分配,从而得到跨海通道运量预测结果。本次研究可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时机论证和技术标准的选取提供有力参考,同时对其他跨海通道运量预测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通道运输结构合理配置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综合结构配置模型中随机离散模的建立及标定方法。分析了应用该模型对成渝综合运输通道中的公,铁运输结构配置。  相似文献   

11.
赵蕾 《华东公路》2011,(1):10-11
微表处技术是高等级公路进行预防性养护最经济有效的手段。该工艺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被认为是修复道路多种病害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之一,对改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节约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车辙病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峰  王军 《华东公路》2006,(1):23-24
讲述了高速公路上的路面病害之一———车辙的形成、发展、危害,给出了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的预防和维修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将光学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进行信息融合以识别道路前方车辆.首先根据光学图像信息进行保守识别以初步确定车辆目标.在对相应的红外图像进行通道处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温度场信息提取车辆目标特征以构建车辆验证函数.以车辆验证函数值为依据建立基于最小风险的贝叶斯决策分类器,对光学初识别中得到的车辆目标进行验证,从而成功实现了光学图像与红外图像的信息融合.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利用红外热图信息在光学图像保守识别的基础上剔除误判目标,最终得到较为准确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速公路容易产生桥头跳车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减少桥头跳车的防治措施并介绍梨温高速公路桥梁台背回填及伸缩缝的施工控制措施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数据和交通监控系统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研究了高速公路车辆行程时间分布的规律性和各参数之间的关联性,构建了高速公路车辆行程时间预测模型,最后通过比较实际值与预测值来验证提出的行程时间预测方法,分析了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应用模糊分析法建立了一个综合评价模型,通过该模型可对机场道面结构的安全性做出定量预估,并可找出影响结构安全的主要隐患和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7.
基于AFP的航班延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行地面延误策略对航班延误分配不当问题,对限制空域进行了分析,以空域流量策略为基础,分析航班延误的目标和约束条件,建立航班延误模型,采用矩阵的遍历来确认航路.通过算例与地面延误策略进行比较,对采用AFP进行航班延误分配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减少了航班延误.  相似文献   

18.
李伟 《路基工程》2012,(4):174-178
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 ABAQUS 对凉水井滑坡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应力应变场的云图分析,确定边坡的最危险潜在滑动面。依据强度折减法的原理,利用ABAQUS定义场变量为强度折减系数值,通过改变场变量实现摩擦角和粘聚力的折减,得出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并对滑坡的整治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是高速公路绿化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阐述目前高速公路绿化现状,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高速公路生态绿化的发展思路,并对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实车试验出现CAB气囊后腔展开后飘动,扫到假人头部,且气囊后腔展开速度比前腔慢等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简述如何通过改变气囊折叠方式、改变气囊花型的方法,改善CAB气囊展开状态的问题.通过此问题的改善,为后续CAB气囊开发提供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