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北京的城市气候特点,在露天的道岔处设置融雪装置,以便有效地解决冬季大量降雪导致的道岔积雪、结冰、不能可靠锁闭等问题,保证列车能安全、正常地运行。以北京地铁15号线工程为例,论述在地铁道岔处设置融雪装置的必要性,介绍道岔融雪系统设备的原理及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道岔融雪系统对于铁路列车运行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我国铁路线路普遍安装使用的电加热道岔融雪设备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地源热泵技术的高速铁路道岔融雪系统。该系统是将地源热泵和铁路道岔融雪相结合的一种更节能、环保、有效的用能方式。通过对道岔融雪耗能和热流体传热基本性能的分析研究,提出系统设计的常规方法,为铁路道岔融雪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道岔作为线路轨道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铁运输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上海地铁2号线道岔尖轨侧弯病害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阐述道岔尖轨侧弯病害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整治道岔尖轨侧弯病害的常见方法。  相似文献   

4.
道岔是用于列车转线的重要轨道设备,也是轨道上的薄弱环节。正线上的道岔一旦发生故障,将对地铁正常运行、折返作业造成很大影响,会降低地铁运营的效率和质量。文章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一期线路情况,探讨地铁折返道岔故障处理及行车组织调整方案,提出处理流程和行车组织中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5.
STDR-G型电热道岔融雪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严寒地区高速铁路冬季道岔除雪问题,采用电热融雪方式高速道岔融雪系统技术方案,研发STDR-G型电热道岔融雪系统。系统由电加热融雪部分、现场监控部分和远程监控部分组成,具有自动开/关机、故障自动报警、自动切断故障回路电源的功能,并设置有本地和远程2种控制方式。系统已经成功在高速铁路线路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既有地铁整体道床线路接轨道岔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与1号线在人民广场接轨工程为例,研究了既有地铁整体道床线路接轨道岔施工技术以及采用纤维增强聚氨酯发泡(FFU)合成枕木与混凝土结合的施工工艺.提出了地铁晚间停运期间施工的道岔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与既有地铁线路接轨道岔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以上海地铁M8线与既有的上海地铁1号线在人民广场站接轨的工程为例,对地铁接轨道岔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方法:搜集既有线轨道设计标准、调查研究接轨道岔现场情况及工作环境,制定施工设计原则,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选用新材料。 研究结果:与既有地铁线路接轨道岔施工方案,最终采用间隔抽换正线与道岔共用短轨枕和扣件。 研究结论:施工前应做好既有线无缝线路的放散,施工全部结束后恢复道岔两端的无缝线路,并加强两端线路的锁定;FFU合成轨枕侧面应做出凹凸或花纹,新老道床混凝土接触面涂刷界面剂;道岔道床始、终端及道岔道床内设置伸缩缝,排杂散电流钢筋总截面积应满足要求并保证电气连接,尤其注意侧股道床钢筋与直股钢筋的绑扎或焊接。  相似文献   

8.
道岔是轨道工程中相对薄弱的结构部位,其施工质量直接制约着线路的行车速度和安全性,介绍上海地铁8号线整体道床道岔施工技术,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道岔采用的是60kg/m钢轨钢筋混凝土短轨枕道岔系列.本文结合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阐述了地铁用道岔种类、号数及主要技术特点,并对地铁用道岔的选型、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广州地铁6号线道岔区接触轨布置方案,结合车辆编组方式、限界、线路、信号等专业的要求,分析了接触轨系统在道岔区存在的列车失电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列车失电问题的两个方案:一是调整列车集电靴布置方案,二是在列车上部增加架空接触网.  相似文献   

11.
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的地裂缝特性、线路条件及轨道技术要求,通过方案比选,确定在地裂缝影响区域内的道岔区采用碎石道床并配置预应力混凝土岔枕的方案。采用有限元方法与传统计算方法对照进行岔枕的结构分析,针对地铁荷载、轨道结构高度及岔区设置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岔枕的外形尺寸及钢筋配置。这一轨道结构已在西安地铁2号线成功运营使用超过1年,在国内地铁碎石道床道岔地段开始取代传统木岔枕结构。  相似文献   

12.
从张吉怀高铁将采用道岔融雪设备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传统的R D1型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存在耗电量大的问题,从而创新性采用基于调度的智能道岔融雪系统方案,并详细介绍智能道岔融雪系统的结构、智能控制算法、智能控制效果,提出的基于调度的智能道岔融雪系统相比于传统道岔融雪系统可以极大地节省电能.  相似文献   

13.
杜跃飞 《电气化铁道》2023,(S2):134-137+140
针对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在应用中存在融雪不充分、维护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热流体加热的道岔融雪方法。以18号道岔为研究对象,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创建道岔融雪传热模型,验证-5℃环境温度下采用热流体道岔融雪方式时埋管间距和环境因素对道床温度分布和融雪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为-5℃时1 h内热流体加热融雪方式可以融化80%厚度为3 cm的积雪;埋管深度为15 cm,管间距为12 cm条件下双管双向蛇形管道设计使道床深度5 cm处的温度均匀分布在14~16℃。  相似文献   

14.
上海地铁3号线线路交付使用时间较早,为了能早日投入使用,临时采用过渡信号。 过渡信号采用64F半自动闭塞,站内采用小站联锁控制;道岔采用6线制电路控制。正式信号采用ALSTOM车载及地面设备。站内采用计算机联锁,道岔执行组电路采用6线制控制。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道岔融雪装置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高速铁路道岔融雪装置的特点,阐述了高速铁路道岔电加热融雪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功能。详细探讨了电加热元件在道岔融雪系统的关键作用,加热元件在设计中如何提高加热效率和速率,如何提高辐射效率等,并结合现场应用情况提出了改进措施,以适应严寒地区铁路道岔融雪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铁2号线正线道岔使用S700K型电动转辙机,与9号道岔组合成分动单点牵引,这种组合在国内尚属首次.其转辙部分的维修养护无经验可鉴,自使用以来,线路、信号维修人员均反映存在问题较多,经逐步实践摸索,已总结出一些维护经验,就该类型道岔存在的常见问题做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道岔侧向通过速度是影响地铁线路运输能力的重要因素,为探明地铁道岔侧向最大通过速度,以某地铁12号道岔为例,基于迹线法和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结合拉丁超立方随机抽样方法,生成关键动力学参数随机样本,研究标准车轮与标准钢轨和磨耗车轮与实测钢轨匹配的轮轨接触几何特性和车辆-道岔系统动力响应,以及长期运营条件下道岔侧向容许速度。研究结论:(1)轮轨关系演变后,轮载过渡延后;(2)实测轮轨匹配下,道岔侧逆向容许通过速度比轮轨为标准设计状态时低2 km/h;(3)结合长期运营条件下轮轨实际状态,考虑车辆动力学参数的随机性,所分析的12号道岔侧向容许通过速度为55 km/h;(4)针对不同的地铁道岔,均可以通过实测轮轨型面,以及考虑车辆动力学参数的随机性的方法,探明既有道岔的侧向最大通过速度,提升地铁线路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介绍高速铁路道岔融雪系统现状,对RD1型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设备构成、系统操作模式及系统功能进行详细阐述。结合国内外市场需求和产品自身技术发展,克服仅人工根据天气状况开启系统、电力能源需求大等问题,重点探讨基于气象站、列车进路信息的高速铁路道岔融雪系统智能化方案,通过对比传统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RD1),智能化方案自动高效、节能降耗、人机界面友好。  相似文献   

19.
介绍电加热式道岔融雪系统在铁路道岔上的应用,为保证对大功率电加热元件供电的电压质量,通过引接电气化铁路道岔附近接触网高压电源,经箱式变电站降压后向各融雪电气控制柜提供低压电源,实现电加热式道岔融雪系统的电源设计.  相似文献   

20.
根据广州地铁14号线一期和21号线开通初期的线路情况,提出采用快慢车及Y型交路组合运行模式的必要性。分析广州地铁14号线一期的客流特征,并结合配线特征,探讨快慢车及Y型交路组合的运营方式,确定合理的快车停靠站及避让模式。此外,从司机交路编制、道岔故障、晚点影响、客流组织、降级行车等方面分析运营组织中的难点,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