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丽 《时代汽车》2011,(6):68-73
三十年前,中国为了发展汽车工业,开始引入外资,以市场换技术,出现了世界汽车业中角色最特殊的合资企业。三十年后,经历了数十年合资历程,存活、发展、壮大的合资车企已经开始尝试走一种建立合资自主品牌的新发展路线。也就是"合资自主品牌"。简单点儿讲,合资自主品牌就是在国内的合资企业二次合资共同打造属于合资企业的全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品牌从小到大、由弱渐强,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整车自主研发能力明显提升;产品制造能力、质量水平稳步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中国品牌迅速成长,从"中国制造"发展成"中国智造"。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创新领潮的信心和能力空前强大。作为40年改革开放的参与者、探索者和受益者,《汽车维修技师》杂志将增添自主品牌专栏,以我们的视角助力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国内轿车市场自主品牌已经迎来了全面崛起的契机。但是由于我国自主品牌起步较晚,与合资品牌存在较大差距,国内乘用车市场主要被合资和外资品牌占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促进自主品牌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文章通过对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借鉴国外汽车品牌的发展经验,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能对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主品牌自从1998年吉利、奇瑞先后创办以来,到2004年逐步形成气候,合力红旗夏利共同抵御住了外资汽车巨头"狼来了"的恐吓。到2007年,收获的是中国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自主品牌轿车市场。盘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这十年,发展模式、思路虽然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此话如果应在"上海"牌轿车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提提到国产自主品牌汽车,您最熟悉的是哪一个?奇瑞,吉利,还是比亚迪?其实,诞生于1958年的"上海"牌轿车,可以说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一个里  相似文献   

6.
2007年,国内自主品牌轿车在国内轿车市场上一路攻城拔寨、高歌猛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上半年自主品牌轿车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产销量增长幅度都在国内轿车市场中名列榜首,市场份额达40%,显示出勃勃生机与活力,成为2007年国内轿车市场的最大看点。市场总是向强者致敬,原本对自主品牌轿车市场竞争力"不屑一顾"的合资企业,对于自主品牌的认知也  相似文献   

7.
信息速递     
工信部:新版汽车产业政策2010年上半年推出工业与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辛国斌2010年1月27日表示,目前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修订已经接近尾声,希望2010年上半年推出。据透露,修订稿中已明确提出,到2015年,自主品牌乘用车要占国内市场50%,自主品牌轿车要占国内汽车市场40%的目标,同时鼓励自主品牌实施走出去战略,要求未来大型骨干汽车企业海外销量占其总销量的20%。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国内的SUV市场持续火爆,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自主品牌的发展。很多自主品牌在推出新车型时,都是优先考虑SUV车型。2016年6月,东风风光品牌首款SUV车型——风光580正式上市,主打实用性和性价比。它虽然是个"新兵蛋子",但市场表现却十分抢眼,从2016年8月开始连续5个月稳居"万辆俱乐部",入围自主品牌SUV销量前十,堪称2016年度自主SUV阵营中的一匹黑马。热销的背后,风光580是否有过硬的品质呢?前不久,风光580迎来了严格的C-NCAP碰撞测试。这也是由东风小康汽车公司首次有车型进行C-NCAP碰撞测试,它的表现如何呢?测试车型与消费者实际购买的车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
<正>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车市增速总体趋缓,而自主品牌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面对相对稳定、趋于饱和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中国自主品牌在经过几年高速增长后,已经进入了正面与合资及外资品牌短兵相接的时期。一汽奔腾发展之路,可做自主品牌发展的典范参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汽奔腾旗下的兄弟车型奔腾B70和B50凭借着"进取不止"的发展理  相似文献   

10.
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自主品牌轿车从微不足道,发展到已经占据了全部销量的半壁江山,可以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过虽然数量上去了,但质量却没有水涨船高,自主品牌轿车一直徘徊在低端车型市场,自主车型很难摆脱低价格、低品质的形象。然而,随着自主品牌研发能力的提升,以及有效借助国外先进技术,一些自主品牌车型已经在品质上获得了重大突破,堪比合资!本期服务测评我们选择了其中的佼佼者,它们分别是荣威350、奔腾B50、骏捷,那么在迅速缩小与合资品牌车型品质上差距的同时,这些自主品牌车型的售后服务是否与时俱进了呢?让我们一起来评价这3款车的售后服务。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合资自主再次成为大家争相讨论的焦点,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的纷纷表态肯定合资自主使得本土自主品牌备受压力。结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持续下降,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对此也"十分困扰"。长城汽车更是直言表示"狼已经来了"。支持合资自主、用合资自主换技术是对是错暂且不论,自主品牌遭遇了市场危机却是不争的事实。今年以来,自主品牌乘用车已经连续5个月出现市场占有率下滑,特别是7月,其市场份额已经创造了2008年9月之后的新低。  相似文献   

12.
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如何走出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勇 《汽车维修》2011,(11):4-6
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152.69万辆,同比增长5.07%,占轿车总量的30.81%,占有率比去年同期下降0.87个百分点。与国内市场"遇冷"截然相反的是,上半年自主品牌汽车出口38.11万辆,同比增长56.99%。其中5、6月连续创月出口量新高,6月出口量超过8万辆。全年有望超过历史最高点2008年64.4万辆的出口量,创历史新高。那么,在自主品牌出口成绩斐然的背后,如何实现与狼共舞呢?  相似文献   

13.
<正>国内市场有两款神车让人"闻风丧胆、肃然起敬",那就是称霸细分市场的五菱宏光和宝骏730,它们的销量遥遥领先于整个乘用车市场的任何车型。作为上汽通用五菱的一个子品牌,宝骏成长为最成功的合资自主品牌,现如今这个国民神车品牌终于忍不住"染指"城市SUV市场了——宝骏560。  相似文献   

14.
<正>成立于2003年的众泰汽车,属于自主车企中的新兴力量,在经历很长时间的摸爬滚打之后,逐渐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目前,众泰已经拥有"众泰"和"江南"两大自主品牌,产品覆盖轿车、SUV、MPV和新能源汽车等细分市场。和吉利、长城等自主品牌相比,较晚进入市场的众泰有些"不显山不露水",但其进步是实实在在的。从众泰T600的热销到极具产品竞争力的旗舰轿车Z500,众泰可谓是渐入佳境。日前,Z500更是以57.6分的高分获得C-NCAP 5星级评价。5星安全的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的故事?我  相似文献   

15.
一通  刘杰 《轿车情报》2005,(6):60-64
在本届上海国际车展上众多国内自主品牌新车的集体出展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民族品牌汽车振兴的前景。在激动之余,人们不禁要问:这些自主品牌新车到底怎么样?能否满足国内消费者的期望?能否使自主品牌汽车扬眉吐气?我们的试车小组在车展之后即测试了——华普亲兄弟2005款飙风和海迅205。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为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汽车行业协会会长安庆衡在"2014中国汽车产业区域经济峰会长三角论坛"中针对"自主品牌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改革建议"议题所做的精彩演讲。中国汽车工业一直在高速发展,从2009年起,中国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汽车产销的平均增长率为7%~8%,汽车行业的效益增长达两位数。目前,自主品牌处在困难时期。针对自主品牌存在3种看法,一是取消论,就是没有自主品牌,不要  相似文献   

17.
2013上海车展已经闭幕,而国内重卡市场竞争格局才刚刚拉开调整的大幕。笔者对我国自主品牌重卡的未来捏了一把汗。参观本届上海车展的商用车展区,笔者有三点感受:一是受卡车行业合资潮影响,我国自主品牌重卡的阵营明显缩小,合资重卡企业正在快速成长,并密  相似文献   

18.
2000年以来我国轿车自主品牌在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在与外国轿车品牌的比肩竞争中,不断填补细分市场空白并取得了不俗业绩。2006年3月28日,伴随着奇瑞A516的下线,奇瑞汽车累产自主品牌50万辆,在我国轿车自主品牌的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目前,国家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和扶持,无疑使得业界对自主品牌的发展充满信心;我国各大汽车企业(集团)也在轿车自主品牌建设上加快了步伐。轿车自主品牌曾经走过了怎样的发展之路?目前轿车自主品牌的竞争发展处于怎样的状态?与外国品牌相比,各轿车品牌的竞争力如何?本刊将对这些问题展开专题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向何处去?这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充分分析各国汽车工业"走出去"模式基础上,探索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走出去"战略模式,提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走出去"的路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已达23.5%,成为按国别划分的细分市场中增长最快的;2006年前10个月,自主品牌轿车的国内市场份额已升至26.4%,按国别分首次超过日系、韩系、德系、美系、法系品牌,位居第一。以奇瑞等为代表的一批自主品牌汽车用实力说话,用数字证明中国快速增长的汽车市场绝不仅仅是用来"换技术"的,只要能果断抓住机遇,自主品牌汽车大有可为。2007年,自主品牌轿车国内市场份额这一对中国汽车工业非常关键的数字值得我们继续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