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6年我国汽车产业在自主品牌轿车和经济型轿车的强力拉动下,市场开拓取得了新进展,产销形势明显好转,市场明显回暖,总体形势明显好于上一年。预计2007年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国都将保持对汽车的旺盛需求,但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出口秩序混乱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中国汽车产业。可以说,2007年中国车市是忧喜交加,将呈现10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张毅 《汽车杂志》2009,(7):47-48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今年前5个月,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达到近30%,比去年年底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超过日系品牌轿车和德系品牌轿车,位居第一。  相似文献   

3.
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连续第二个月下降,并且创下今年以来的最低。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7月,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8.60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4%,延续了6月份以来的颓势。6月份,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为26.16%。  相似文献   

4.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5,(36):24-29
2005年,国内小排量微型轿车行业异军突起,取得了骄人的市场业绩。其中,主流微型轿车品牌的杰出市场表现功不可没。前11个月,天津一汽夏利一举夺得国内单一品牌轿车销售量的冠军,奇瑞QQ获得国内两厢轿车销售量第一的殊荣,吉利系列微型轿车代表中国自主轿车品牌第一次亮相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车展,在国际五大汽车展览会上扬威。  相似文献   

5.
行业资讯     
《汽车维修》2007,(2):46-47
2007年车市十大看点2006年,我国汽车产业在自主品牌轿车和经济型轿车的强力拉动下,总体形势明显好于上年。预计2007年及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都将保持对汽车的旺盛需求,但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出口秩序混乱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中国汽车产业。  相似文献   

6.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5,(12):36-42
2005年一季度,外部政策市场环境的“频频利好”,使得积聚已久市场做多动能的国内微型轿车市场终于开始爆发,在2005年国内轿车市场的表现可谓无限风光。以天津一汽夏利和奇瑞QQ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微型轿车“威风八面”,“昂首阔步”进入国内轿车单一品牌销量排行榜的前三名,表明国内自主品牌轿车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天地广阔”,  相似文献   

7.
2006年我国汽车产业在自主品牌轿车和经济型轿车的强力拉动下,总体形势明显好于2005年。预计2007年及其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都将保持对汽车的旺盛需求。可是,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出口秩序混乱等现实问题依然困扰着整个汽车产业,可以说2007年中国车市是忧喜交加。在这种局面的影响下,2007年中国车市将呈现十大发展趋势:一、产业整合重组提速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中国汽车工业产能过剩,要求加快结构调整,这将对未来5~10年中国汽车业  相似文献   

8.
2008年国内自主品牌轿车遭受挫折,主要企业均未完成年初制定的销售目标,2009年多家自主品牌轿车企业押注“多品牌战略”。不过,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多品牌战略”的风险不容忽视。目前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虽然已经成为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但是从消费心理以及成熟程度来讲,仍然属于发展中的初级市场,或者更为全面的说法是存在严重差异化的初级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每个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特征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如果汽车厂商定位以低端、中端、高端作为标准,则会使目标市场和消费人群骤然缩小,品牌溢价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9.
图解车市     
刘兆才 《世界汽车》2008,(2):130-131
2007年中国车市可谓“风风火火”,先是降价风潮,随后各车企纷纷抛出杀手锎。为了排位交椅争得不可开交。数据显示,20O7年全年乘用车销售突破470万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市场需求增速依然明显,自主品牌轿车累计销量超过120万辆;SUV需求呈高速增长势头;MPV的市场需求总体稳定,奥德赛、别克GL8和瑞风三大品牌始终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交叉型乘用车市场需求增幅稳中略降,上汽通用五菱主导地位依旧稳固。  相似文献   

10.
《时代汽车》2011,(8):108-108
华西都市报汽车周刊封面故事,道出车界真相,值得关注。纵观近10年车市,每当汽车市场进行强烈调整,自主品牌总是最先遭到市场冷遇,占有率直线下降。而与去年293.09万辆、同比增长34.08%的辉煌业绩相比,今年上半年的自主品牌可谓是自由落体,疲态尽显。(郭登礼)  相似文献   

11.
2000年以来我国轿车自主品牌在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在与外国轿车品牌的比肩竞争中,不断填补细分市场空白并取得了不俗业绩。2006年3月28日,伴随着奇瑞A516的下线,奇瑞汽车累产自主品牌50万辆,在我国轿车自主品牌的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目前,国家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和扶持,无疑使得业界对自主品牌的发展充满信心;我国各大汽车企业(集团)也在轿车自主品牌建设上加快了步伐。轿车自主品牌曾经走过了怎样的发展之路?目前轿车自主品牌的竞争发展处于怎样的状态?与外国品牌相比,各轿车品牌的竞争力如何?本刊将对这些问题展开专题分析。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前三季度,以自主品牌为生力军的国内微型轿车市场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成为国内乘用车市场中发展最快的细分市场。本文简要描述了2005年前三季度国内微型轿车外部市场环境以及国家采取的一系列鼓励小排量轿车政策和举措,结合2005年国内微型轿车行业产销数据.对前三季度国内微型轿车的市场运行情况和市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天津一汽车夏利、奇瑞QQ、吉利系列及长安奥拓等10个品牌的微型轿车2005年前三季度的市场表现进行了重点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6,(14):29-36
2006年一季度,国内轿车市场再次爆发“井喷”行情,各个轿车细分市场一齐发力,近90个品牌轿车的争奇斗艳,共同推动国内轿车行业迈向新的高峰。在群星闪耀的国内90个轿车品牌中,国内单一轿车品牌销售前十强宛若十颗明珠,熠熠生辉,见证了中国轿车工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14.
长安CV6在去年11月北京车展正式上市,命名为“奔奔”,取奔腾,奔放之意。锐意进取不仅符合长安汽车集团建造第一款自主品牌轿车的雄心壮志,更似给国产家轿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增加了消费者对于国产小车的信心和期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车时代》2009,(9):282-282
作为全球车市一直备受赞誉的经典品牌之一,PASSAT品牌车型自1999年落户上海大众后,便迅速成为中国车市中高级轿车的领军品牌。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尚未过去四分之,中国车市依然属“牛”的态势已经初露端倪。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显示,2月份全国共生产轿车11.42万辆,比上年同月增长1.6倍。今年头两个月全国累计生产轿车24.17万辆,同比增长1.4倍。中国车市在去年高速发展的惯性作用下,仍将保持提速态势已成不争事实。  相似文献   

17.
张毅 《汽车杂志》2007,(5):68-68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大众在华两家合资企业生产的轿车,占领了中国轿车市场50%以上的份额。随着其他跨国汽车巨头纷纷进入中国,以及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迅速崛起,大众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一路下滑。2006年,大众一举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颓势,大众汽车在华销售了71万多辆汽车。在各大品牌中继续蝉联第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已达23.5%,成为按国别划分的细分市场中增长最快的;2006年前10个月,自主品牌轿车的国内市场份额已升至26.4%,按国别分首次超过日系、韩系、德系、美系、法系品牌,位居第一。以奇瑞等为代表的一批自主品牌汽车用实力说话,用数字证明中国快速增长的汽车市场绝不仅仅是用来"换技术"的,只要能果断抓住机遇,自主品牌汽车大有可为。2007年,自主品牌轿车国内市场份额这一对中国汽车工业非常关键的数字值得我们继续期待。  相似文献   

19.
5月份乘用车市场销售点评5月份汽车工业运行数据显示,车市延续两个月跌势,市场低迷。不过,低迷之中也有若干个亮点。对目前车市态势,业界和社会有不同的观察点解读。市场低迷的突出表现1.增速滑落加深5月份乘用车产销环比依然双下降,不过轿车下降回落到一位数。月销售同比,乘用车生产微增长0.83%、销售-0.11%,其中轿车和MPV的销售下滑,有所加深,轿车增长3.72%,较上月下降0.44个百分点;MPV从上月的正增长滑入负增长4.06%。  相似文献   

20.
徐莉坤 《经济导报》2007,(33):34-35
从2005—2006年的增长趋势上看,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增长率为43.9%,在整体市场上,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升至26%多,尤其是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A级车和B级车。2007年1月17日,国家发改委专题会议高票通过,授予备受业内关注的江淮汽车轿车的生产经营权,消息一传开,立即引发出人们对中国轿车自主产业信心的演绎与推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