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深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建设的新型国土资源。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必将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格局。城市地下空间的科学开发利用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通过介绍深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实践,分析了影响深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因素,进而从法律制度、组织体系、技术理论研究和投融资模式等四个方面对深圳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改进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对实施中国城市可持续化的重要性出发,概述了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包括布局规划、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开控技术和衬砌技术以及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设计施工技术特点。并介绍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其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对实施中国城市可持续化的重要性出发,概述了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包括布局规划、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开挖技术和衬砌技术以及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设计施工技术特点.并介绍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其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日本地下空间的利用对我国地铁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着重介绍日本城市地下立体空间的综合利用.从地铁网络布局出发,分别阐述地铁与商业开发结合、地铁出入口设置、地铁车站平面布局、地铁换乘站建设等:针对我国众多城市大力发展地下轨道交通、重视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现状,论述日本地下空间的综合建设对我国地铁建设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将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分为剩余空间和接驳空间两类,分析其准公益性和准经营性的特点,阐述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丰富地铁服务功能的作用。总结国内外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开发和北京市轨道交通空间开发的实施模式等现状,提出当前政策下规模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重构轨道交通地下空间规模化发展的政策框架和技术标准的相关建议:继续沿用并完善目前的实施模式并形成政策路径,并在已建的地下空间中推广应用;在今后的地铁规划建设中强化规划的龙头作用,抓住地下空间开发机遇并创造机遇;在规划建设阶段,要注意预留满足一般商业的技术条件,如出入口、消防疏散宽度、机电设备和市政条件等方面的预留等。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敷设方式是城市规划中需研究论证的重要内容.是轨道交通在城市空间中的表现形式.它与城市建设用地控制规划.地下管线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密切相关.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互支持和交融,并直接影响工程建设投资和线路运营维护。在对中国近期建成运营和在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调研中发现.在线路敷设方式选择和决策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运营管理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运营管理的模式,并对影响模式选择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指出我国现有政策环境不能满足地下空间运营管理发展的需要.地下空间运营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约束监管机制,运营管理机制落后等是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运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运营管理的政策建议:应确立地下空间运营管理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健全地下空间运营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弱化微观市场干预;树立以人为本的运营管理模式;理顺政府部门职能关系、构建统一的运营管理体制;消除行业壁垒、打造统一的地下设施体系;建立与完善地下养护体系,实行建设、养护一体化管理;开辟绿色通道,实现安全管理优先;加强政府对地下空间的运营监管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的更新和发展,道路交通供需矛盾、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日渐突出。文章以深圳市南山区科苑大道地下空间综合开发项目为例,结合城市更新、地铁车站、综合管廊、路面改造等多个方面同步设计,从城市全局角度考虑地下空间问题,利用众多创新手法进行研究探讨,以实现地下空间与地铁高质量发展。相关经验可为其他类似地下空间综合开发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大型复杂地下空间已成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完整的技术规范体系,大型复杂地下空间在规划与功能布局、防灾设计、人性化设计、复杂结构设计等方面还存在诸多技术难题,本研究试图从总体上为大型复杂地下空间设计提供一个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研究结论:大型复杂地下空间规模大,功能组成复杂,设计应充分贯彻"安全、舒适、绿色、效益"的理念,做好规划及功能布局,处理好内外交通组织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筑、结构、机电系统等相关专业的设计必须适应大型复杂地下空间的特点及功能需要,充分发挥大型复杂地下空间集约、高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优势,以促进大型复杂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介绍南京地铁新街口换乘站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概况.以取得的经济、社会综合效益为实例,说明在城市繁华的中心地区,结合地铁建设进行地下空间开发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