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冷加工对30Mn23Al4Cr5超低温无磁钢硬度、强度、塑性和冲击韧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冷轧比的增加,硬度和屈服强度按抛物线规律增加,塑性和韧性按抛物线规律降低,而抗拉强度近似线性增加,冷轧引起的位错塞积和形变孪晶结构导致强度增加及塑性与韧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一种低合金耐磨铸钢的热处理工艺,并介绍了用其生产研制捣固车用1469耐磨板的过程。对奥氏体化温度分别为820℃、850℃、880℃和910℃时对材料硬度和冲击韧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和分析,850℃淬火+250℃回火处理后,材料获得较好的硬度和冲击韧性。使用该耐磨铸钢生产的1469耐磨板的使用寿命提高约44%,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5CrNiMo热锻模钢渗硼工艺及渗硼层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渗硼后材料耐磨性提高10倍左右;渗硼后冲击韧性虽有所下降,但仍具有一定韧性,并可进行高温淬火回火以有效提高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欠速淬火工艺对再用轨进行全长热处理,对经过热处理后的再用轨和普通再用轨的力学性能如冲击韧性,断裂韧性,疲劳强度,残余应力,硬度及金相组织等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欠速淬火后,再用轨的强韧性和塑性有明显提高,并结合铺设实施,探讨了欠速淬火提高钢轨强韧性能的原因以及它与使用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高强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高强钢-混凝土组合梁中结构几何参数及材料强度对组合梁受力性能的影响,建立了14组构件在跨中两点对称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对其受力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钢梁的贡献占竖向抗剪强度约77.0%;在弹性与塑性阶段,不同材料强度的组合梁的跨中最小与最大挠度比值分别为79.5%和28.0%;在塑性状态下,不同混凝土板横向配筋率和宽度的组合梁的跨中最小与最大挠度比值分别为62.1%和53.3%,不同材料强度、混凝土板宽度、横向配筋率和厚度的组合梁的最小与最大纵向滑移量比值分别为25.0%、41.9%、63.2%、70.7%。可见,提高钢梁强度或增大钢梁尺寸可显著提高组合梁竖向抗剪能力;材料强度对组合梁弹性工作阶段的跨中挠度影响较小,混凝土板横向配筋率及其宽度对塑性状态下跨中挠度有较大影响;弹性工作阶段材料与几何参数对组合面滑移的影响不明显,塑性状态下材料强度、混凝土板宽度、横向配筋率及厚度对纵向滑移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道岔材料的破损及应力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道岔功能梯度结构模型,依据道岔功能梯度结构模型,通过对合金钢进行温热加压处理,制造了符合结构模型的功能梯度材料、性能梯度变化的特征使得功能梯度材料能够有效地解决道岔中强度与冲击韧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高温蠕变对螺纹副承载的影响,分别在常温、250、300、350 ℃下对铝合金试样进行单轴拉伸蠕变试验,通过试验数据拟合得到不同温度下铝合金的时间硬化蠕变模型参数;基于ABAQUS建立螺纹副承载分布有限元模型,描述螺栓连接组合结构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情况,研究螺纹副材料在线弹性、塑性、蠕变情况下的承载分布. 结果表明:螺栓连接组合结构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被连接件铝合金材料发生蠕变,导致螺纹副1号螺纹牙受轴向载荷大幅减少;考虑材料线弹性后,1号螺纹牙承载比例为22.88%~23.15%;考虑材料塑性后,1号螺纹牙承载比例为20.80%~20.95%;考虑材料蠕变后,1号螺纹牙承载比例为20.65%~21.02%;考虑材料塑性和蠕变后,1号螺纹牙承载比例有所降低,所有螺纹牙所受轴向载荷趋于平均.   相似文献   

8.
以变形协调条件为基础,研究了理想塑性材料和双金属材料塑性成形时的应力间断,结果表明,在理想塑性材料中应力间断不存在于各质点都处于塑性状态的变形体内,在双金属材料中,界面两侧应力间断是必然存在的,且界面应力间断。  相似文献   

9.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简要介绍了钢管混凝土拱桥稳定性分析的2种方法:线性屈曲和非线性弹塑性屈曲.以益阳茅草街钢管混凝土拱桥为例,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对其成桥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结构的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初始缺陷对该桥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表明,接近失稳荷载时,拱顶已出现较大竖向位移,应考虑大位移对稳定性的影响;结构的初始缺陷和材料的塑性都使得结构的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
基于纳米压痕技术和有限元仿真的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模拟纳米压痕过程的分析材料塑性性能的方法。用有限元方法模拟纳米压痕过程,通过比较有限元计算所得的压力-压深曲线和实际纳米压痕试验得到的曲线,反复修正就得出材料的塑性性能。经检验,有限元分析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和材料实际的应力一应变曲线吻合得非常好,因此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和材料模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喷射悬浮孕育工艺对灰铸铁石墨形态,基体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喷射悬浮孕育处理的效果好于常规冲入法的孕育效果,其石墨尺寸变小,级别提高,基体细化程度增加,力学性能提高,孕育剂加入量一定时,粒度的大小对孕育效果有明显的影响,而孕育剂粒度一定时,随着孕育剂加入量的增加,孕育效果增大。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主车动力驱动液压系统以完成工作装置的动力传递,对其动力的分动和液压系统进行必要的工程计算和参数的优化,从而改善融雪剂撒布车的作业效果和有效提高除雪效率。  相似文献   

13.
实践证明,分布式加沙系统成功地解决了多断面浑水流量实时控制的问题,实现了对模型多断面悬沙输移量的精确控制,为大尺度河工模型悬移质自动加沙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月英 《交通标准化》2010,(20):106-108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现象影响了道路使用性能,缩短了路面使用寿命。结合工程实例,对混凝土路面产生板底脱空现象进行研究,可以为正确地预防和治理板底脱空状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付玉辉 《北方交通》2008,(4):102-104
引入工程结构优化方法,利用基于前进分析的有限元法,对采用千斤顶斜拉扣挂法施工的钢管混凝土拱桥进行了吊装预测分析,进行了扣索索力及拱肋节段预抬高的最优化计算,确定了一定约束条件下,空钢管拱肋吊装结构最合适的施工路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普通砂浆、微膨胀砂浆、聚丙烯纤维砂浆及微膨胀聚丙烯纤维砂浆的塑性收缩试验,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和膨胀剂对水泥砂浆塑性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不但能有效的减小砂浆塑性开裂而且还可以延缓塑性开裂的时间;微膨胀砂浆有失水回缩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特大型连续梁桥悬拼施工测量控制的理论、方法和精度设计。九江大桥主桥自然合拢,说明文中所采用的大跨度悬拼桥梁施工测量控制的方法、偏位调整的方法和挠度监测的方法是合理和有效的,对同类桥型施工控制具有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磁浮开关磁阻电机轴向力为对象,研究了其转子稳定悬浮的控制.根据电磁场理论,建立了轴向悬浮力数学模型,针对悬浮力控制的非线性特点,采用基于离散时间趋近率的变结构控制方案,完成了电流、位移双环控制的轴向悬浮力控制器,实现了轴向悬浮力的稳定控制,分析了实现稳定跟踪的滑动模态的存在条件,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公路边坡干湿客土喷播生态恢复效果,以京沪高速公路莱芜至临沂(鲁苏界)段改扩建工程路堑岩石边坡生态恢复工程为例,在归纳边坡客土喷播干湿工法的基础上,通过现场采样测试分析,对干湿客土喷播两种工法的生态恢复效果进行评价,提出了边坡客土喷播生态恢复评价方法。结果表明,与客土干喷工法相比,湿喷工法具有作业快、生产效率高、初期出苗快、种类多、植被覆盖度好等特点,但初期灌草比例中草本植物出苗偏多,对后期草本向灌木植物演替产生一定的影响。尽管干湿两种客土喷播工法均能实现边坡生态恢复,但两种工法的差异性导致边坡生态恢复的效果有所不同,对于具体的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工程而言,需进行现场试验研究确定适宜的干湿客土喷播工法及相应植生材料配比,以达到最佳的边坡生态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电机磁轴承径向力控制的严重非线性,提出了利用神经网络自适应整定PID参数,从而直接调节磁轴承径向悬浮绕组电流实现转子径向稳定悬浮的控制方案.在利用BP神经网络结合PID控制实现转子径向稳定悬浮的基础上,为改善径向位移跟踪的动静态性能,提出了基于柔性神经网络的径向力控制,给出了详细的控制算法,并仿真比较了柔性神经网络控制与BP神经网络控制下转子在空载和突加负载时径向悬浮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柔性神经网络控制具有更好的动静态性能,为智能控制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