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7年4月1日,青岛水域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正式实施。这是交通部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三个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支持山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而推出的又一项新的举措和成果。青岛水域船舶定线制的实施将会进一步改善青岛水域航行秩序和通航环境,进一步提高船舶进出港效率,减少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使船舶航行更安全、更便捷,为青岛市航运经济快速、协调、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为山东省经济的腾飞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2018年4月28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曹妃甸水域船舶定线制(2018)和曹妃甸水域船舶报告制(2018)的公告》,2009年公布的曹妃甸水域船舶定线制同时作废。文章从该定线制的变化分析入手,论述了新定线制水域的交通风险,探讨了新形势下导助航设施技术并设计了航标配布方案。  相似文献   

3.
凡航行于老铁山水道的船舶必须严格遵守《老铁山水道船舶定线制》和《老铁山水道船舶报告制》,并服从当地海事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老铁山水道船舶定线制》和《老铁山水道船舶报告制》定于2006年6月1日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事》2010,(7):75-75
为规范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的通航秩序,提高船舶通航效率,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日前,中国海事局发布了《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和《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报告制》,并于2010年8月1日正式施行。凡航行于适用水域的船舶必须严格遵守上述定线制和报告制,并服从当地海事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5.
对成山角水域大型船舶及高风险船舶发生碰撞事故所处水域的通航现状进行了分析。采用设立门线的方法,研究了航行在该水域大型船舶和高风险船舶的流量特点;提出了设置新的航路定线制的规划思路和一种新的分道通航制的设计方案。同时,对成山角水域的报告制提出了修改建议,以期达到大型船舶,尤其是大型油轮在该水域安全航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渤海水域是全球海上交通最为繁忙的水域之一。随着该水域船舶交通量的快速增加,发生海上交通事故和污染的风险也大为增加,迫切需要制订渤海水域船舶定线制总体规划并尽早在该水域实施船舶定线制。阐述在渤海水域实施船舶定线制的必要性,对渤海水域的交通流模式和海上交通事故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渤海水域船舶定线制总体规划。主要定线措施包括分道通航制、双向航路、推荐航路(线)和深水航路。  相似文献   

7.
许凡 《中国船检》2004,(5):82-84
《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是我国目前在通航环境最复杂水域实行的一个船舶定线制,也是中央政府与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各自管辖水域共同实施的第一个交通规定。四年来,经过了粤港双方多次商讨,经过众多航海专家学者反复论证,经过起草工作小组的数十次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8.
交通部于2006年11月26日发布公告:《琼州海峡船舶定线制》和《琼州海峡船舶报告制》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凡航行于适用水域的相关船舶必须严格遵守《琼州海峡船舶定线制》和《琼州海峡船舶报告制》,并服从当地海事管  相似文献   

9.
船舶定线制是海上(水上)交通繁忙、复杂区域的重要通航管理手段,代表着先进的海事管理理念及海上船舶航行秩序管理的发展方向。其效果已为世界所公认。我国已先后在成山头、长江口、珠江口、长江中下游、老铁山水道、琼州海峡等十余处重点水域推行了船舶定线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9年12月1日起在曹妃甸水域推行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将会对该水域通航环境的改善、水上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水域和航路使用效益的提升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环渤海地区临港工业和沿海经济带的安全快速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5年8月18日,长江安徽段船舶定线制规定宣贯会暨航路改革配套工作开工典礼,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该定线制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交通部有步骤地向长江全线延伸航路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近年来,交通部加大了航路改革力度,积极推行船舶定线制。1991年和1996年在成山角水域分别试行了《成山角水域船舶定线制规定》,《成山角水域强制性船舶报告制》,1999年提交IMO审核,[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厦门湾附近水域船舶定线的目的。利用厦门海事局VTS中心的设备进行了连续3天的交通流实态观测及海上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得到厦门湾附近水域的船舶交通特点,根据海上交通工程理论与方法,提出厦门湾附近水域船舶定线制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林志忠 《中国航海》2011,34(3):59-63
船舶搁浅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海洋环境污染是台湾海峡水域主要危害之一.为减少搁浅事故的发生,使台湾海峡水域的船舶航行更安全、海洋环境更清洁,以台湾海峡水域搁浅事故为例,在统计分析船舶搁浅事故特征的基础上,选用方差分析法对搁浅事故因素相关性和差异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台湾海峡水域搁浅事故中人为因素所占比例最高,水深不足...  相似文献   

13.
网格化港口水域船舶碰撞风险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地理分布的风险评估,把水上交通调查、构建预测模型、模型验证和未来预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闭环式的水域通航环境风险评估新方法,直观地体现港口水域船舶碰撞风险的地理分布特征,对未来通航风险进行动态预测.  相似文献   

14.
文章依据操纵理论和航行实践中的大量数据,采用归纳统计、数据拟合等方法,建立起能避免或减小浅区效应的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模型,以炜伦1号轮为例,定量研究航船在长江浅区的操控课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船舶安全检查的质量船体系和模型设计的基本思路、理论基础、体系结构和实施步骤,旨在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双向互动、高效的新型海事监督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基于船联网的内河船舶装载量远程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江苏省智能航运信息综合服务(船联网)平台建设,为满足内河运输船舶远程装载量监测及营运能效分析需求,采用吃水传感器探测船舶吃水,同时结合数据采集电路等硬件设计,以及数据滤波算法、装载量计算、传感器安装方案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发了内河船舶装载量远程监测系统,实现了实时采集船舶装载量和横倾、纵倾状态数据,并可与现有船舶远程能耗监测系统单独或合并应用,更准确地考核船舶营运效益,为提升船舶的能效设计指数(EEDI)和能效营运指数(EEOI)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吴昊  奚昕  阎涛 《船舶工程》2015,37(7):99-101
本文介绍了船舶电站成套系统集成项目的总体概况,分析了市场目标实现与项目过程管理的内涵与主要问题,列出了科研项目管理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提出了推动大型科研项目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分析船舶内河自卸砂船结构计算中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参数辨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设计的需要,针对水面舰船三自由度动力定位系统的结构和组成原理,提出了水面舰船动力定位控制系统模型参数的离线最速下降寻优的辨识方法,它既能节约系统模型参数的辨识时间,又能减少试验费用,从总体上提高了动力系统研制过程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三)事故发生时间玫瑰图 如果将阶段性、季节性视为碰撞事故“大时间”趋向性,那么“玫瑰图”就为“小时间”趋向规律了。对某一时间段事故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发现事故发生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即事故高峰期集中在一天内的某一个或几个时间段内,将其绘制在图上,就成为“发生事故时间玫瑰图”。当然不同水域、不同选时、不同单位,这个“玫瑰图”的花瓣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