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捷运公司於营运目标及法令规范下,需适时检视营运状况,期以最小营运成本。提供最适运能,以满足旅运需求。唯各项绩效资料来源众多且资料量庞大,势必需投人大量人力进行资料汇整及计算,耗费成本甚钜,故需要一套自动化汇整、计算及分析之管理资讯系统,以有效降低营运成本,并进一步分析及预测营运续效,供决策支援参考,进而提升服务水准。以高雄捷运公司发展之自动化运量分析管理资讯系统为例,说明相关发展经验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营运车辆卫星定位监控系统可以对道路客运车辆运行过程进行控制,实现车辆、驾驶人动态监控,强化事故预防分析教育,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各类违章违规行为,达到预防和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安全行车目的,是现阶段各大道路客运企业行车安全管理的必不可少环节。随着2014年7月1日《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的正式施行,营运车辆卫星定位监控系统已上升至国家法律法规高度予以规范执行。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浅析营运车辆的定位监控系统工作原理和常见故  相似文献   

3.
基于动态规划的梯级船闸营运调度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动态规划理论,对京杭大运河苏北段连续梯级船闸排队系统的营运调度优化方案进行了分析计算.并运用VB编程进行仿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京杭大运河苏北段连续梯级船闸的营运调度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为物流、交通等营运调度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我国道路客运业的现状及发展对客车制造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翔 《城市车辆》2003,(6):21-23
本文对我国道路客运业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指出道路客运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客运经营主体的资质、经营管理水平等需要进一步的提高。道路客运业的发展对客车制造企业提出了更多要求,但二者又是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特大型跨海桥隧工程管理特点和服务功能特性,对其营运管理目标进行定性分析,并从营运管理者角度出发,界定了特大型跨海桥隧工程营运服务水平的内涵,提出了其服务评级指标选取的原则,并按照各种评级指标对营运服务水平影响的显著程度,采用德尔菲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从结构性能影响因素指标、交通状况影响因素指标、环...  相似文献   

6.
动态信息     
<正>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纳入统一考核2014年12月31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考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联网联控系统平台的车辆入网率、上线率及超速车辆率、疲劳驾驶车辆处理率等运行指标进行考核,以规范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行为,提升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办法》要求,车辆动态监控数据至少保存6个月,违法驾驶信息及处理情况应至少保存3年。破坏卫星定位装置  相似文献   

7.
刘永涛 《驾驶园》2011,(12):42-43
由交通运输部主办的全国道路客运"海格智慧"科技助力行动,现已进入第三阶段,即评优活动阶段。自今年3月25日启动以来,通过全国19站的巡讲活动,在全国道路客运行业有效营造了科学管理、智慧运营的良好氛围。此次评优活动引起了全国道路客运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共有27个省份、96家企业、1288辆营运客车、734名驾驶员报名参加。初赛数据提取工作已于8月31日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8.
我国道路客运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通过上期本文对我国客运业现状及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客运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趋势和要求,这一发展趋势和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8个方面: 1.道路客运业网络化发展进入崭新阶段当前,我国道路客运业网络化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正处于大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今后一段时期,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政策的倾斜,各级道路客运网络化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在重视发展大区域网络和省级网络的同时,将会加大地市级网络和基层网络的建设力度,在客运业各层次网络化水…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述了政府推出自主公车采购的渐进过程,分析了自主公车采购的深远意义和作用。同时,也指出了自主公车采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对自主公车采购的实施策略进行了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10.
四人八垴特长公路隧道营运通风方案比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四人八垴隧道主要的通风方式进行定性比较,合理选择斜井、竖井方案与井位的基础上,对全射流风机纵向通风、送排分段式纵向通风进行计算、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选用的通风方案既能保证营运安全,又能节约通风系统的营运费用.  相似文献   

11.
先进交通管理系统(advancedtrafficmanagementsystems,ATMS)所蒐集之交通资讯及交通管理策略,需经由先进用路人资讯系统(advancedtravelerinformationsystems,ATIS)发布後方显现效用,其中资讯可变标志(changeablemessagesign,CMS)为驾驶者在旅途中最重要的讯息来源。CMS主要显示内容包括交通宣导讯息、即时路段旅行时间及透过事件反应计画自动显示之路况资讯等,本研究针对CMS显示幕显示字体大小、辉度、显示时间,以及显示内容研提建议。依前述原则执行後,台湾地区高速公路用路人对CMS资讯内容的满意度达86.8,〈(2010)。本研究并分析台湾地区CMS中英文双语化之可行性,受限於版面空间、反应时间、系统转换时间及无法自由选择语言之特性,无法同时显示中英文资讯,故建议以使用中文之用路人为主;惟国外旅客较多之路段,建议挑选部分CMS显示英文旅行讯息,其余路段则维持发布中文资讯。  相似文献   

12.
可变信息标志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公共交通信息服务手段,它发布的信息具有公众性。但目前大多数可变信息标志针对不同的用户和环境提供相同的信息,这反映了对交通信息用户的偏好及道路状况等不同的交通环境考虑得不够。为了能在不同的交通环境下提供相应的信息,使用户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可变信息标志得到必要的交通信息,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驾驶员对VMS提供信息的偏好度,利用IPA分析了VMS发布内容,并由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13.
通过路基填筑过程所获得的有效获信息有限,缺少较准确的描述,符合灰色系统理论最少信息原理特征,因此凭借对灰色预测模型最核心的 GM(1,1)模型的研究,建立合适的灰色预估模型来对沉降进行预测。通过模型计算与现场实测的比较,结果表明:GM(1,1)模型可用于沉降值的预测,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交通信息增值服务,提出了基于服务提供商(SP)的交通信息SMS发布系统。叙述了交通信息服务背景和交通信息发布的几种主要方式,并通过分析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了交通信息服务的数据流程和系统的4个基本功能模块,分析了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1个系统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1个经济可运作的实时动态节能减碳计算模型,用KPI来评估节能减碳效果,运作方式如下:配备GPS装置之实验车,后端软件自动动态搭配Google Map与路径图资之起讫点(A→B)来回一趟,才量该车之耗油量,由行前预估值、旅行时间、动态交通事件与实际油耗值之误差分析,在实时交通信息协助下选定之KPI (key performance index)值(含油耗、CO2排放量、道路等级、旅行时间及ETC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费用等)做比较.搜集对应环保路径之路网交通信息数据及交通信息建立历史数据库,配合时速/油耗表完成油耗/碳排放系统数据库,得出实时交通信息占比与油耗预估误差率关系图.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一键式启动系统和无钥匙进入系统在国内的兴起,传统的机械式转向柱锁必将被新颖的转向控制器所代替。本文对无钥匙进入系统转向柱锁控制器(简称"转向控制器",SCLC)的原理作以介绍,重点分析如何将其与BCM控制器、IMMO和发动机管理模块(EMS)等有效集成,实现无钥匙进入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双轴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车辆(PHHV),以蓄能器荷电状态(SOC)和发动机瞬时燃油质量流量m8f为输入量,发动机需求功率比例φ为输出量,以油耗最小为目标函数设计了模型预测控制器(MPC)进行PHHV的能量管理。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包括需求功率计算、发动机、蓄能器和泵/马达等主要部件的PHHV车辆模型并进行MPC能量管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道路城市循环工况(UDDS)下,MPC管理下的PHHV能充分发挥混合动力的特点,合理调节分配发动机和液压单元的需求功率,降低行驶过程的总油耗。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外开发了一种高性能活性粉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可高达200 MPa。文章根据国外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这种混凝土的材料组分、配合比、生产及试验等情况。  相似文献   

19.
陆敏  张东华  陈伟  吴勇 《交通与计算机》2012,(1):152-154,129
由于内河运输的不断发展,使得对航标的数字化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内河航标数字化程度较低,不能够满足安全航行的要求。文中从软硬件2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内河数字化航标系统方案,并且通过对目前内河使用航标进行数字化改造来论证此方案,此外,还介绍了一种内河航标灯质识别算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介绍了柴油机颗粒物污染现状、颗粒物后处理技术、壁流式颗粒捕集器(DPF)的工作原理、材料和结构类型、捕集器再生技术和控制策略等。堇青石陶瓷壁流式DPF具有成本和性能方面的优势,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再生技术是DPF应用的关键。与主动再生技术相比,被动再生具有结构简单、节约油耗等优势,可通过涂敷催化剂、前置DOC和辅助主动再生等方法确保再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