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概述了柴油机电控喷油技术的发展、电控喷油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分类;分析了各种电控喷油系统的优缺点,指出高压共轨系统以其结构紧凑,喷油压力的选择不受柴油机转速、负荷和燃油喷射量的影响,能实现喷油量、喷油定时和喷油率的灵活控制而成为未来柴油机燃油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众所周知,提高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和降低排放的中心任务是改善柴油机的燃烧过程。而只有通过灵活的燃油喷射控制才能实现最佳的缸内燃烧。电控高压共轨系统,是柴油机电控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飞跃,是迄今为止针对柴油机的最佳解决方案。因为它改变了传统的机械式喷油系统  相似文献   

3.
柴油机电控技术综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柴油机电控技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重点讨论了柴油机电控技术的研究思路和模块化开发各类电控单元的软硬件技术,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多电控单元同时优化的电控柴油机集成开发环境建设,为全面优化和监控柴油机的综合性能奠定了基础。最后给出了这些技术在电控VE泵开发和高压共轨电控喷油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及结果。  相似文献   

4.
电控柴油机     
《汽车杂志》2014,(1):300-301
柴油机为啥要电控? 在说电控柴油机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我们到底需要电控系统控制什么?毫无疑问,需要用电控系统出马的地方自然是难点和关键点。对汽油机而言,喷油量和点火时刻的控制是关键。而对柴油机来说,它不需要点火。于是,控制的关键就在喷油上了,只要把喷油控制好了,这就是一台好柴油机。  相似文献   

5.
由于柴油机具有大扭矩、低油耗的特点,及随着现代柴油机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发动机的柴油化已成为节能减排措施之一。为了控制柴油机的排放,在已经强制实施的国Ⅲ排放法规下,实现汽车柴油机电控的方案是明确的最优解决措施和发展方向,即要求柴油机用电喷系统全面取代现有的机械式喷油系统。柴油机电喷技术属于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直接决定了车用柴油机的排放和综合性能水平。  相似文献   

6.
1引言 针对无法回避的局部和全球性的环境和能源问题,要保持汽车柴油机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柴油机固有的优点,使其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以电控单元为核心的现代柴油机电控系统将成为必然.实施电控技术的执行机构比较复杂,形成了柴油喷射系统的多样化.本文所研究的电控系统是一种位置控制式电控系统,该系统控制机构简单,对原系统改动小,成本低,实用性强,适合目前我国柴油机发展现状.它用电子伺服机构代替调速器控制供油滑套位置以实现供油量的调整,可以同时控制定正时电控系统.该系统的特点是通过改变预行程控制喷油正时同时改变喷油速率,从而达到改善柴油机性能的目的.该系统泵电控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齿条位置、预行程大小进行实时控制,根据发动机实时工况要求做出最佳的齿条位置和喷油定时,可查预行程泵电控系统软件采用实时模块编程,具有编程灵活、移植性好、扩展性好的特点.所开发的软件能实现传导采集、发动机各工况控制及输出控制,满足了发动机正常运行、反馈控制周期及信号采集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32位微控制器在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柴油机电控技术发展的一些新特点,介绍了应用Motorola32位徽控制器MC68332进行柴油机电控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的方法,为柴油机电控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相似文献   

8.
电控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柴油机排放法规日益严格的趋势 ,指出了为满足严格的排放法规需要采用电喷技术。阐明了柴油机共轨式电控喷射系统之所以成为电控喷射技术的发展趋势 ,是由其对喷油压力、喷油量、喷油定时和喷油率的控制的灵活性所决定的。对国内外正在兴起的共轨式电控喷射系统的一些关键参数和部件的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为共轨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电控高压共轨喷油器是共轨柴油机燃油系统中最关键、最复杂的核心部件.它能根据ECU发出的控制信号,以极快的响应速度控制电磁阀开启和关闭,将高压油路中的燃油以最佳的喷油定时、喷油量和喷油率喷八燃烧室,从而有效改善燃油性能,提高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降低排放.电控喷油器的工作环境和任务较为特殊,因此对它的工作性能、耐热能力以及燃油品质要求较高.在使用维护中不能掉以轻心,倘若电控喷油器性能不佳,会直接影响柴油机的技术状况,造成燃烧不良,功率下降,不易启动,甚至不能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以及其独到的优点;介绍了共轨式电控喷油系统的特点及其结构原理、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及其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优点和功能,常见车用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实例;提出了"绿色柴油机"抢占"绿色奥运商机".  相似文献   

11.
《运输车辆》2009,(6):136-136
4.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功能 在共轨喷油系统中,喷油压力的建立与喷油量互不相关,喷油压力不取决于柴油机的转速和喷油量。在高压燃油存储器(即“共轨”)中,始终充满着高压燃油,而喷油量、喷油正时和喷油压力由电控单元(ECU)根据其中存储的特性曲线和传感器采集的柴油机运转工况信息算出,然后控制每缸喷油器的高速电磁阀开闭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车用大功率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车用 6V1 5 0柴油机原有的机械控制喷油系统为基础 ,开发电控喷油系统 ,实现了对喷油量的电子控制。采用高速开关型数字电磁阀作为电液执行器的电液转换元件 ;采用 MC68HC1 1 E2单片机作为电控单元的核心 ;在喷油泵供油齿杆位置闭环控制的基础上 ,实现柴油机转速闭环控制 ;开发了实验监控系统 ,以满足电控喷油系统与柴油机匹配的需要。进行了电控喷油系统与6V1 5 0柴油机的匹配实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柴油机冷起动过程喷油系统的控制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起动性能是柴油机重要的使用特性之一。与机械式喷油泵相比,电控喷油系统可使柴油机冷起动过程自动化和冷起动混合气状态最佳化。从柴油机冷起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冷起动燃烧过程和喷油系统的最佳控制模式等方面,论述了最佳冷起动过程的电控喷油模式。设计了冷起动控制器,使柴油机能自动地与变化的起动条件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对环境要求的不断加强、排放法规的日益苛刻,以及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各柴油机制造商在不断地探索新的更为先进的柴油机技术。目前,柴油机的燃油喷射技术正在经历着直喷发动机到100%直喷与电控结合发动机的过渡。其中,日本杰克赛尔ZEXEL公司的TICS喷油技术已经在日本和美国成功使用。  相似文献   

15.
对满足严格排放法规的重型车柴油机燃油系统的要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型车是可吸入颗粒和NOx排放的主要污染源一指出为满足严格排放法规的要求,高压喷射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趋向。在达欧Ⅲ以上排放要求的柴油机中,通过电控喷油系统能实现理想的喷油速率,通过预循环技术可降低发动机噪声,通过后喷射技术可降低发动机NOx和颗粒的排放。  相似文献   

16.
刘明琴 《汽车电器》2012,(12):55-58
介绍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喷油量和点火正时的控制,以及共轨式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喷油量、喷油时刻、喷油压力和喷油规律的控制。着重分析这两个系统在控制功能上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17.
这种单体泵电控喷油系统是由波许和北美柴油机技术公司(即底特律柴油机分支机构)两者合作开发的产品,它将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应用在全新一代的默谢台斯——本茨载重车和大客车用发动机上,并将满足1999年欧洲法规的Euro 3~*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重发科技》2009,(2):37-40
目前,国内车用柴油机针对国Ⅲ排放标准实施的燃油喷射系统技术路线主要有四种:高压共轨、电控单体泵、电控泵喷嘴和电控直列泵+EGR。 (1)高压共轨技术高压共轨系统主要由高压油泵、喷油管、高压蓄压器(共轨)、喷油器、电控单元、传感器及执行器组成。  相似文献   

19.
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是一项能有效控制柴油机污染排放的新技术。柴油机高速运转时,柴油喷射过程的时间只有千分之几秒。喷射过程中,高压油管各处的压力是随时间和位置的不同而变化的。柴油的可压缩性质和高压油管中柴油的压力波动,使实际的喷油状态与喷油泵所规定的柱塞供油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采用电控直列泵+冷却EGR技术的国Ⅲ柴油机强制关闭EGR阀对ESC、ETC和ELR循环排放的影响.分析了在调整喷油提前角后的ESC循环试验结果.比较了满足国Ⅲ排放法规的直列泵、电控单体泵和高压共轨3种技术的ESC循环的油耗率.研究结果表明,国Ⅲ柴油机在关闭EGR阀后NO_x大幅上升,超过了法规限值;虽通过调整喷油提前角可达到国Ⅲ排放的要求,但油耗率上升,动力性下降;与其它技术相比,采用电控直列泵+冷却EGR技术时国Ⅲ柴油机ESC循环油耗率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