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汽摩配》2005,(7):34-37
第一条 为规范机动车维修经营活动,维护机动车维修市场秩序,保护机动车维修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机动车运行安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促进机动车维修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常德市运管处为全市三类以上机动车维修企业(点)下发了《机动车维修规范经营十条禁令》,旨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动车维修市场,促进维修企业守法经营、优质经营。随着私家车的普及,机动车维修越来越受到市民关注。新年伊始,常德市运管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交通运输部《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常德市机动车维修市场现状和文明城市创建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8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等事项决定》,其中和后市场相关的是,取消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即《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此次取消审批后,交通运输部要制定完善并公布维修业务标准,督促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通过以下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1.建立健全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制度,及时公布相关信息。2.要求机动车维修企业严格按照标准开展维修服务,维修服务完成后应提供明细单,作为车主追责依据。3.加强对机动车维修行为监管,对维修企业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相似文献   

4.
1优惠的政策是外资企业投资发展的保障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机动车维修是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保障交通运输高效安全的基础。我国《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管理规定》鼓励外商采用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等多种形式投资机动车维修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凡符合设立外商投资机动车维修业发展规划要求的,由外商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交通运输部《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第六条规定,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机动车维修管理工作。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对汽车维修经营者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管,事前对维修经营者的开业条件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发放经营许可证,事中加强维护市场秩序和规范维修经营行为,事后着重加强对违法维修行为的查处。  相似文献   

6.
<正>重庆市为加强机动车维修行业事中事后监管,引导和促进全市机动车维修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优质服务,发挥先进典型在行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维修企业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实现诚信、透明、放心修车,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21年第18号)及《机动车维修服务规范》(JT/T 816—2021)等相关规定,结合重庆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实际,制定了《重庆市机动车维修企业服务质量等级和星级评定办法》(渝交规函[2022]35号,以下简称《评定办法》)。  相似文献   

7.
《公路工程》2008,33(6):F0003-F0003
湖南省公路运输管理局成立于1987年,是隶属于湖南省交通厅管理的正处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履行对全省道路旅客运输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道路货物运输经营、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包括站(场)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等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全省14个市、州设置了交通(公路)运输管理处(局),129个县(市、区、农场)设置了交通运输管理所(局),形成省、市、县三级管理基本框架,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20年前,我国机动车以满足专业运输公司、大中型国有企业运输经营为主要目的,百姓购车在当时还是凤毛麟角,作为机动车维修行业也以保证专业运输经营为根本目的,同时也顺理成章地被列为道路运输经营的一个辅助行业,加上当时的管理体制、管理对象、服务理念的局限性,行  相似文献   

9.
车坛传真     
正国务院发布取消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通知8月3日,国务院发布了"取消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的通知。即《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取消审批后,交通运输部要制定完善并公布维修业务标准,督促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通过以下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1.建立健全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制度,及时公布相关信息。2.要求机动车维修企业严格按照标准开展维修业务,维修服务完成后应提供明细单,作为车主  相似文献   

10.
<正>1.2.2建立了车辆技术管理监督体系按照交通部《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道路运输车辆维护管理规定》、《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规则》、《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道路货物运输及场站管理规定》等精神,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建立了各项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区交通运输局联合出台了《关于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实行承诺制办理的通知》(简称《通知》),首创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承诺制,降低企业准入门槛,最大限度方便了机动车维修企业,激发机动车维修市场活力,提升了企业竞争核心力。  相似文献   

12.
<正>截止到2013年12月底,上海市共有注册领取《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机动车维修企业5 290户,其中一类企业155户,二类企业2 128户,三类业户2 679户,摩托车维修业户328户,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备案18户,品牌特约维修(包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2月7日,由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主办,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全国汽车维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办的交通运输行业标准《机动车维修服务规范》首期宣贯培训班在西安如期举行。来自北京、吉林、山西、陕西、宁夏、重庆、湖北、江西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道路运输(机动车维修)管理部门的代表和企业管理人员,共计220余人参加培训。首期培训班开班仪式由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14.
1影响机动车维修行业诚信制度建设的因素分析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规章颁布实施以来,在行业管理部门、维修企业和广大车主的共同努力下,行业诚信建设有了一定的进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与安全》2010,(8):41-41
为进一步规范机动车维修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确保车辆维修质量和道路运输安全,增强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依法经营、规范经营的自觉性,浙江省台州市运管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对辖区内的机动车维修市场和检测站进行专项检查,检查工作一直持续到7月底。  相似文献   

16.
《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之为机动车维修行业的根本大法,无异于"尚方宝剑"。《规定》最早始自2005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原交通部令2005年7号,并根据机动车维修行业管理发展情况,为顺应时代需求,曾于2015年8月和2016年4月分别对《规定》做了2次修订(分别以交通运输部令2015年17号和2016年37号的形式发布),10多年来,该规定对规范机动车维修市场秩序,保护机动车承托修双方合法权益,保障机动车运行安全,促进机动车维修行业健康发展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家"放管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该规定已不能完全满足汽车后市场的发展需求,为此,交通运输部再次对《规定》进行了修订,并于2019年7月8日以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20号的形式发布。那么这次修订后的新版《规定》有哪些需要特别关注呢?新修订的《规定》第四十四条提出:建立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和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认定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和从业人员黑名单,具体办法由交通运输部另行制定。那么,这里提出了建立机动车维修经营黑名单制度,但是具体办法还要由交通运输部另行制定,并且明确了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认定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和从业人员黑名单。这只是抛出了一个命题,建立机动车维修经营黑名单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本期就来关注一下黑名单制度的相关问题,以期为机动车维修行业黑名单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截止到2013年12月底.上海市共有注册领取《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机动车维修企业5290户,其中一类企业155户.二类企业2128户,三类业户2679户。摩托车维修业户328户。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备案18户,品牌特约维修(包括4S店、3S店和特约服务站)达到了532户,成为全国机动车维修车种最齐全、维修品牌最多的城市之一,维修能力基本满足了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规范机动车维修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确保车辆维修质量和道路运输安全,增强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依法经营、规范经营的自觉性,连日来,浙江省台州市运管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对辖区内的机动车维修市场和检测站进行专项检查,检查工作将一直持续到7月底。  相似文献   

19.
规范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活动的同时,《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地定》(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细化培圳经营模式的种类,鼓励培训机构专业化经营,增加了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经营,以此区别于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  相似文献   

20.
日前.镇江市运管处对2011年度道路危货运输“两证”审验工作进行部署。审验时间为9月1日至11月30日,审验范围为已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证》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和车辆。审验内容包括:经营业户在当前月份的前12个月遵守国家道路运输法律、法规及交通主管部门的规章、规定情况:业户经营资质的保持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