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涂装车间常用活性炭和沸石转轮作为喷漆室废气处理方式,活性炭吸附设备处理能力大,性能可靠;沸石转轮处理效率高,吸附效果好.针对这2种常用的处理方案进行具体分析和介绍.重点介绍了2种方案各自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应用特点及处理效率.2种废气处理方案均有实际项目运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计算后,总结出了2种处理方案的优缺点以及...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目前汽车生产企业面临的环保形势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VOCs排放控制措施,包括前端控制及末端处理。列举了目前几种主要的废气处理方式,重点介绍了"沸石转轮+RTO",并对废气浓度监测手段进行了描述。最终进行了总结,希望对相关行业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介绍客车涂装车间废气的主要发生源和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针对客车涂装车间废气的特点,结合成本分析,对比纤维炭、蜂窝炭、沸石转轮吸附法加燃烧法的组合方案的成本和工艺特点,总结出经济、可行、有前瞻性的废气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降低稀燃汽油机NOx排放是实现稀薄燃烧的最大难题。文中详细阐述了降低稀燃汽油机NOx排放的吸附催化转化和选择还原催化转化技术与研究进展。认为应该充分应用稀燃发动机的排气产物作为还原物质,如HC和CO等,采用沸石和贵金属分子筛催化器对NOx进行选择还原。提出研制具备高的NOx转化效率,同时具有好的水热耐久性和高的抗硫中毒能力的选择还原催化器是我们科技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针对油漆车间喷房废气风量大、浓度低的特点,采取了目前行业比较常用的沸石浓缩转轮(KPR)+直燃式氧化炉(TO)的技术对其净化处理。文章通过介绍该系统的设计选型、主要组成、工艺参数设定等方面,探讨VOC浓缩焚烧技术在油漆车间VOC控制方面的效果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预燃室壁涂有催化剂的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催化燃烧对HCCI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预燃室内催化剂种类、过量空气系数、进气温度、进气速度、缸径以及预燃室壁温对HCCI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燃室存在催化燃烧时对HCCI发动机的着火时刻有很大的影响:随着过量空气系数及预燃室进气速度的增加,HCCI发动机的着火时刻提前;催化剂种类、预燃室缸径以及预燃室壁温对HCCI发动机着火时刻影响不显著,但对缸内燃烧温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车用汽油机实现稀薄燃烧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汽油机实现稀燃的关键技术,通过对进气道喷射和缸内直喷两种稀燃关键技术的论述及对比分析,提出了车用汽油机实现稀燃是提高车用汽油机经济性和改善排放性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溶剂型涂料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被广泛使用,而关于VOC排放的环保法规却越来越严格。以往通过烟囱高空直接排放溶剂型涂料废气的处理方法将不再符合环保要求。为此需要采取更好的VOC处理技术。本文介绍的活性碳+沸石浓缩转轮系统+TNV焚烧系统综合处理新技术对VOC的去除效率能够达到90%~99%,净化后的废气可直接排入大气。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汽车涂装生产线水性漆的应用提供一种合理且有效的解决方案,研究分析了3种主要应用在汽车涂装行业的除湿方法,分别为热泵除湿、表冷器空气调节除湿以及转轮除湿;对3种除湿方法从设计、投资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经对比分析,转轮除湿方案投资较少,运行费用最低,因此选用除湿转轮作为汽车涂装生产线水性漆的最佳除湿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天然气发动机稀燃难于着火稳定运行的实际问题.在作者前期对稀燃快燃发动机能量叠加点火系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天然气发动机运行工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技术平台的天然气发动机稀燃快燃点火控制系统,分析了利用单片机技术实现天然气发动机稀燃点火控制的可行性,开发了天然气发动机点火控制电路。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研究了天然气发动机稀燃点火系统的控制原理、控制电路设计及其控制程序设计。最后,利用Keil软件技术开发平台,对控制程序进行了调试运行.结果表明:天然气稀燃快燃发动机点火系统控制原理正确,点火控制方法有效,所研发的天然气发动机稀燃点火控制电路与控制程序.能够满足天然气稀燃快燃发动机对点火控制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车用CNG发动机理论空燃比与稀燃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姚宝峰  张艳 《北京汽车》2007,(3):14-16,39
文中对采用进气道内电控多点顺序喷射燃料供给方式的增压CNG发动机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理论空燃比条件下与稀燃条件下的发动机动力性、热负荷及排放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此外,文中同时给出了节气门开度及点火提前角及负荷对CNG发动机性能影响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用水量、砂率、矿渣掺量、沸石掺量、沸石比表面积五种因素对矿渣沸石混凝土强度、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给出了掺矿渣沸石混凝土的最适宜配合比。采用电通量法和氯离子扩散系数法研究了适宜配比条件下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较基准混凝土好。通过SEM照片对各龄期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密实程度明显高于基准混凝土。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沸石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温拌机理,针对沸石-沥青的细观尺度结构体系开展研究。采用动态纳米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和压汞法分析了3种沸石材料细度、细观形貌及孔道特征。采用体视显微镜和工业X-ray CT技术对3种沸石温拌沥青结构中气泡的二维及三维分布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沸石沥青中气泡分布的特征参数,进而建立了沸石性质与气泡分布特性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合成沸石较天然沸石具有大孔隙数量多、孔容大和内比表面积小的特点;沸石水在沥青中产生的气泡呈现出"上多下少、上大下小"的分布特点;沥青温度升高,气泡数量减少,但体积百分率增加;中位孔径小、中孔和大孔多的沸石有利于温拌过程中气泡的形成,可提高温拌效果,而沸石中超大孔比例多则不利于气泡的形成,对温拌效果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14.
侯志祥  申群太  吴义虎 《汽车工程》2006,28(9):809-811,843
为克服车用汽油机空燃比传输延迟对空燃比控制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空燃比多步预测模型。通过对空燃比数学模型的分析,确定神经网络空燃比多步预测模型的输入向量,同时为提高空燃比预测精度,在神经网络输入向量中增加反映空燃比变化趋势的导数信息。以HL495发动机过渡工况试验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精确预测过渡工况空燃比。  相似文献   

15.
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瞬态过程空燃比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发动机台架上对EQ491i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的加、减载瞬态过程的空燃比进行了测量 ,对引起瞬态过程空燃比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通过试验研究了相应的修正控制项对空燃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以线性表格为基础的修正方式不能完全控制瞬态过程空燃比的偏移 ,初始阶段的空燃比偏移脉冲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16.
对"十一五"期间我国内燃发电机组进出口数据进行汇总分析,预测了2011年我国内燃发电机组进出口形势,并对我国生产企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温拌沥青混合料由于其拌合温度较低,能够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及废弃的排放,并且有较好的路用性能,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外加剂是制约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关键。利用X射线衍射、热稳定检测和激光粒度分析等方法对两种国产温拌剂(合成沸石)以及国外常用的温拌剂Advera的内部结构、组成性能表征进行测试分析,通过对比国内外合成沸石温拌沥青剂的性能指标,定量地分析国产合成沸石类沥青温拌剂的产品质量,为推进发泡型温拌沥青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及产品的国产化探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M15甲醇柴油的燃烧过程及循环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增压中冷柴油机燃用M15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的台架试验,研究了外部EGR对柴油机燃烧过程及循环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燃用0号柴油比,原机燃用M15甲醇柴油工作柔和,循环波动小。低转速低负荷时宜采用小EGR率,滞燃期短,放热重心基本不变,循环波动小;中等负荷时可采用大EGR率,随着EGR率的增大,滞燃期延长,放热重心推后,最大燃烧压力循环变动率稍有上升,平均指示压力和最大压力升高率波动大幅降低。经相关性分析,低转速中低负荷下,滞燃期对循环波动影响较小,放热重心与最大压力升高率有着很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姜利  董建勋  张锦生 《公路》2012,(3):122-125
在对未燃煤矸石进行室内试验和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将其作为路基填筑材料应用到改扩建公路路基填筑中去.考虑未燃煤矸石容易发生自燃,为进一步掌握未燃煤矸石路基温度变化,在试验路段埋设了测温元件并定期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未燃煤矸石路基未发生明显的温度上升现象,验证了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路基的稳定性.最后通过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未燃煤矸石路基不同季节下温度与深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未燃煤矸石路基温度一深度数学模型,通过采用未燃煤矸石进行路基填筑,为进一步利用未燃煤矸石进行路基填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汽油机的稀燃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稀燃对汽油机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几种采用不同控制方式的稀燃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