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小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到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多显"车本主义",以保障机动车快速通行为核心,而对行人和自行车交通系统重视不够,产生如人行横道宽度不合理、过街安全设施不足、人行道与自行车道被违规占用、行人与自行车随意横穿马路等问题,行人与自行车骑行人员的出行环境日益恶劣,致使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服务水平不高,制约了城市道路通行效率。中小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占有较高的比例,文中着眼于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在中小城市交通系统中的特点,分析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参与者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出行环境。  相似文献   

2.
《驾驶园》2018,(6)
正2010年1月26日,中央文明办、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起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正式实施。该计划以"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为主题,主要内容包括:倡导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等"六大文明交通行为";摒弃机动车随意变更车道等"六大交通陋习";抵制酒后驾驶等"六大危险驾驶行为";改善城市过街安全设施等"六类道路通行条件"。计划"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使公民交通出行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明显增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安全》2011,(2):69-69
随着汽车保有量飞速增加,马路上的机动车辆越来越多。《道路交通安全法》明文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道时应减速慢行,遇行人正在通过时应停车让行,然而很多时候,行人的通行权被一声声刺耳的汽车笛声,或者飞驰而过的右转弯车辆所日渐剥夺。即使站在斑马线,苦等绿灯通行,都要谨小慎微的通过,这就是被“霸道”的机动车剥夺应有权利的普通行人的真实处境。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和畅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在参与交通活动中按右侧通行,分道通行和交通信号通行。然而,目前在一些城市道路以及公路,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不按交通法规参与交通活动的情况非常突出,一些车辆遇行人正常穿越人行横道或横过马路时不减速,不让行,更与行人争那一两秒钟的时间,吓得行人胆战心惊,甚至酿成事故。[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正道路交通法中不仅对机动车的通行规则作出明确规定,而且对行人的出行规则进行了规定,但在对行人出行监管和处罚乏力的当下,很多行人自不会把这些规则当作一回事,想当然地认为,机动车可不敢往我这撞,频频出现不文明甚至违法行为。把自己的安全寄托在别人身上,是一种对自己安全不负责的侥幸表现。以下梳理十大危险行为,望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随意横穿马路在行人受伤害的交通事故中,随意横穿马路是最常见的原因,具体表现为闯红灯;不走  相似文献   

6.
正城市文明离不开交通文明。在日常出行中,一些市民安全意识淡薄,行人闯红灯、酒后驾车、车窗抛物等不文明交通陋习,体现了不文明的素养,也随时可能危及驾驶员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着整座城市的文明氛围。行人闯红灯,不走斑马线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部分行人不顾交通安全闯红灯,或者有的行人横穿马路而不走斑马线,实在让人担心。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条"行人  相似文献   

7.
正治理行人违法穿越道路,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做法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综合来看,国外及其他地区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治理行人闯红灯等违法行为。三管齐下降低行人违规概率以人为本合理设置交通设施合理的步行出行尺度是前提。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注重对土地利用的支撑,如芝加哥、名古屋、维也纳等城市道路面积率均在20%以上,保障了行人小尺度出行空间;科学的交通一体化设计是关键。城市片区规划中建筑、交通、产业等紧密结合;适宜的行人安全防护是重点。  相似文献   

8.
6月1日由公安部交管局和搜狐网主办,搜狐汽车承办的"文明交通在行动——货车与儿童交通安全"城市巡回宣传活动长春站正式启动。日前,公安部本着减少货车安全隐患,整治野蛮驾驶行为,遏制货车交通事故多发势头,维护道路正常通行秩序,确保群众出行安全的目的,决定在继续强化客车安全管理的同时,自2013年4月1日至9月30日在全国开展"大排查、大教育、大整治"货车违法行为专项治理活动。为更高效地做好本次专项治理活动  相似文献   

9.
《汽车与安全》2008,(6):64-65
作为马路上的弱势群体,行人往往是交通事故的直接受害者。据统计,中国每天约有300人因交通事故而死亡,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行人,包括许多违反交通法规而失去生命的行人。除了机动车对行人的危害外,行人自身的行为也在威胁着他们的出行安全。有专家指出,行人乱穿马路,一方面会堵塞交通,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另一方面极易造成事故,而一起交通事故甚至可能同时破坏几个家庭的平静生活。如果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整个社会和谐难免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0.
<正>行人、非机动车驾驶员、机动车驾驶员……每个人都是现代交通状况的参与者,说到与我们每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安全行车、畅通路况,文明行车,是改善交通的根本方法。保证安全每年我国有死亡的交通事故大概在10万起。据媒体报道,我国连续10年交通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原因除了缺乏驾驶技能外,更重要的是驾驶员缺乏文明驾驶的习惯。节假日高速免收通行费,许多人开私家车出行,高速路上出现许多违法违规的驾驶行为。2014年1月至10月,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26378  相似文献   

11.
冯军 《摩托车》2005,(6):40-40
《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保障道路交通的秩序,而交通秩序不仅与机动车及其驾驶员有关,也与相关的行人及非机动车有关。无论是驾驶员还是行人,都应自觉维护交通秩序,培养文明的交通习惯,如果仅仅严格处罚机动车驾驶员,不仅有失公允,而且无助于社会良好交通秩序  相似文献   

12.
《人民公交》2014,(1):23-23
近日,为倡导文明交通行为。强化广大公交驾驶员经过斑马线时减速让行人优先通过的意识,无锡公交新区分公司安全管理中心组织了由“新星联帮队”队员参与的“礼让斑马线”活动。  相似文献   

13.
攻坚斑马线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在全国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治理,建立常态长效治理机制,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出行、顺畅出行。在笔者看来,这标志着斑马线上的秩序整治进入攻坚阶段。攻坚斑马线,离不开明确的执法标准、执法重点、执法力度带来的威慑。正所谓纲举目张,《意见》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坚持专项整治与常态治理相结合,坚持现场执法与科技应用相结合,坚持秩序整治与宣传引导相结合,坚持严格执法与优化交通控制相结合,坚持治理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与治理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相结合,是提纲挈领之举。  相似文献   

14.
对于道路交通标线,人们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在任何一个城市,无论你是骑两轮的驾四轮的.还是乘坐公共汽车,抑或是安步当车,都要面对马路上纵横交错的各种交通标线。道路交通标线,是由各种路标线、箭头、文字、标记等元素构成的交通安全设施,它分别发挥着规范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道、直行车与转弯车变道、车辆与行人各行其道等等作用。如果我们都能做到目中有“线”,遵规出行.而不是目中无“线”.随意越线、跨线、踩线的话,那么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的目标是不难达到的。  相似文献   

15.
为保障城市占道施工区域的通行秩序和通行安全,文章对占道施工区域的交通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此为依据分别就在区域内通行的机动车、行人以及公共交通进行了交通组织,参照作业区交通标志标线规范,提出了占道施工区域的安全保障措施.并以西安地铁3号线施工建设为例,提出了地铁站施工区域的交通组织方案,有效缓解了地铁施工区域的交通拥堵状况...  相似文献   

16.
正7月至10月是全年旅游出行高峰,旅游客运压力明显增大,“红眼客车”违规运行问题时有发生。虽然早在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已明确推行长途客车凌晨2时至5时停运制度。相关部门加强了管控力度,但违规运行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那么,民众的出行安全如何保障?“红眼客车”如何治理?这篇文章给出了思考与见解。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安全》2013,(12):10-13
近日,围绕2013年“全国交通安全日”确定的“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的主题,全国各地公安交管机构及社会团体展开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多彩、群众喜间乐见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交通陋习犹如社会发展乐章中的不和谐音符,既扰乱了道路交通秩序,又影响着人们文明出行,且人为地埋下了种种安全隐患,已成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顽疾”。本期特稿以各地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为引,结合我国交通实际、相关法律法规、交通陋习引发的典型案例、交通陋习产生的危害及治理措施、国外文明交通的可借鉴之处等方面展开分析和介绍,以求为我国道路交通管理者和参与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曾光明 《摩托车》2005,(8):35-35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6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的规定,如同戴在头上的紧箍咒,令机动车驾驶人无所适从。2005年元月13日,国务院公布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草案),使之出现了转机。按照该条例规定,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人身伤亡的,由保险公司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现行的“第三者险”是“商业第三者险”而非“强制第三者险”;在第三者责任险的合同中,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签订的是“有责赔付”,即投保的驾驶人,经交管部…  相似文献   

19.
南辰 《汽车与安全》2016,(11):45-45
汽车发明130年来,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突飞猛进,使得汽车社会越来越安全。有的汽车厂家展望未来的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甚至大胆提出了未来汽车“零伤亡”“零事故”的发展目标。然而,笔者认为,主动和被动安全技术发展再迅猛,也无法替代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从某种角度看,技术对安全而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扮演“配角”。  相似文献   

20.
行人交通是信号交叉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信号交叉口的规划设计优先考虑机动车效率,为了保障机动车的通行效率,北京市多数行人过街环境遭到破坏,"中国式过马路"应运而生.结合当前北京市交通的特点,以红灯期间到达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等待区的行人为研究对象,运用视频调查和人工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北京市不同影响因素下行人过街忍耐时间的基础数据,采集了9554个行人过街忍耐时间样本.建立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忍耐时间的 Cox 风险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的最大忍耐时间是52.88 s,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忍耐时间与温度、性别、年龄、出行时间、红灯时长、单位机动车流量、人行横道长度等影响因素有关,用地性质对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忍耐时间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