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逐渐重视汽车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工作,针对报废汽车实际再利用率和实际回收利用率提出目标要求。然而目前行业尚未形成成熟的报废汽车实际再利用率和实际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不利于资源综合利用目标的核算。本文研究了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过程中的预处理、拆解、粉碎分选不同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技术特点,通过再使用/再制造部件质量、再利用材料质量、能量回收材料质量统计分析,实现报废汽车实际再利用率和实际回收利用率计算的方法。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对规范报废汽车实际再利用率和实际回收利用率计算研究奠定了基础,也对未来我国开展汽车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报废汽车的回收、拆解与再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汽车产量的逐年提高,报废车辆的保有量必将快速增长。而目前我国报废汽车的拆解回收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本文着重介绍了国内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的技术现状,提出我国目前应规范的技术措施,力求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正提高汽车产品的可回收利用率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而报废汽车非金属材料的不当处置是制约可回收利用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本文重点阐述报废汽车中塑料、橡胶、皮革、玻璃等主要非金属材料的各种有效回收利用技术和妥善处置方法,探讨了提高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率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欧盟及国内关于汽车的可再利用率及可回收利用率的法规要求和计算标准;依据计算标准,建立了可再利用率、可回收利用率计算系统框架模型;根据汽车材料的构成和回收现状,分析了我国汽车可回收利用率现状,提出了有利于提高可回收利用率的材料选择准则。  相似文献   

5.
随着老旧车辆未按规定报废引发的道路安全及环境问题被重视,以及汽车再制一造产业的广阔前景被发掘,老旧车辆的报废问题受到越来越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国内报废汽车现状描述,对比发达国家报废汽车管理方法特点,提出国内报废汽车回收利用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提高汽车产品的可回收利用率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而报废汽车非金属材料的不当处置是制约可回收利用率提高的主要因素。重点阐述了报废汽车中塑料、橡胶、玻璃等主要非金属材料的各种有效回收利用技术和妥善处置方法,探讨了提高废旧汽车非金属材料回收利用率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朱毅 《汽车与配件》2004,(45):32-33
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秩序混乱,一些单位和个人擅自出售报废汽车“五大总成”,且非法拼装车辆出售,危害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国于2001年6月16日正式颁布了《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及实施意见。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技术政策中提出“积极开展轻型材料、可回收材料、环保材料等车用新材料的研究”,国家适时制定最低再生材料利用率的要求。”2004年5月17日我国正式颁布推荐性国家标准GB/T19515-2004《道路车辆可再利用性和可回收利用性计算方法》,强制车辆在设计时应考虑车辆报废后,其材料、零部件的再利用性,以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本文介绍了欧洲联盟将报废车辆的回收利用纳入整车型式批准中,对此我国整车产品或零部件产品出口到欧盟市场的企业应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带来能源紧缺、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分析汽车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经验,开展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汽车生产厂商而言,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一方面是"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在汽车行业贯彻实施的结果;另一方面来源于再利用环节中蕴藏的丰厚资源与利润诱导。开展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是汽车企业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9.
日本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体系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于上个世纪的70年代开始建立循环型经济系统。为应对报废汽车回收物质价格波动、非法丢弃、环境污染和回收利用率低的问题,日本于2002年制订了《汽车回收利用法》,并于2005年开始实施。该法在资金、信息管理等方面有很多创新和独到之处,实施一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日本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体系的研究,对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的汽车目前普遍车龄较高,而由于其国内对于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的法规及基础设施缺失,导致报废汽车直接被遗弃的现象大量发生.本文介绍了俄罗斯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的现状及政府先后实施的汽车“以旧换新”计划,征收汽车回收税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循环利用,报废汽车及部件回收一直是各大汽车企业保持和延续的技术。近日,马自达汽车公司开发出了全新的自动分离汽车报废部件回收技术,此项技术能更快捷更方便地将报废的汽车零件分类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汽车报废量也在加大,由报废汽车而引发的环保、节能、回收再利用等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重点对欧盟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的管理经验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关于加强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欧盟2005年4月1日通过了2005/293/EC委员会决定,即关于监控欧盟议会和理事会2000/53/EC《关于报废汽车的技术指令》中所设定的"再使用与再利用"和"再使用与回收利用"目标的实施细则。该委员会决定进一步规范欧盟各成员国实施2000/53/EC《关于报废汽车的技术指令》的技术要求,确定各成员国需要填报的报废汽车回收利用数据表格,为各成员国提高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的数据精确度与可比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基于汽车回收利用技术政策对汽车产品再利用率、可回收利用率和禁用/限用物质管理的要求,构建了面向汽车产品回收利用的绿色设计体系,对面向回收利用的可回收性、可拆解性设计的准则进行了详细介绍,为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开展和实施面向汽车产品回收利用的设计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眼于日本报废汽车塑料零部件回收再利用体系在政策推广的背景下的发展,围绕现状介绍对回收利用相关企业和终端消费者进行了阐述,并通过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现状问题,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中国有效推动报废汽车回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焱华 《汽车与配件》2005,(40):32-33
目前.19本每年的汽车报废数量为500;~辆以上.报废车辆回收再利用的实际总质量达到75%~80%。近些年来报废车辆的回收再利用已经成了一项重要课题一些相关的综合性车辆回收基础设施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展开。同时,汽车厂商正在设计和制造易于回收再利用的汽车.联同产业台作伙伴和相关运营商一起汽车业界也积极参与主动在全国范围提供帮助,确保对报废车辆的回收有适当的处理。此外.根据2005年1月起实施的《日本汽车回收再利用法》.汽车制造商正在努力减少在由其生产的车辆上使用所谓的”削减物质”(SOCs).这样可以有助于降低以垃圾掩埋法处理最终粉碎性残渣所带来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7.
报废汽车典型塑料零部件回收利用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我国自然资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报废汽车典型塑料零部件的绿色回收与再利用符合国家倡导的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本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报废汽车典型塑料零部件回收利用技术现状,指出了我国汽车塑料回收行业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文章展望了我国报废汽车塑料零部件回收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主要由钢铁、铝、镁等金属材料和塑料、橡胶、玻璃等非金属材料构成。汽车报废后,这些材料具有回收再利用的价值,对这些材料进行回收利用有利于改善环境状况、节约资源。分析了这些材料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讨论其回收利用技术现状,为我国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报废汽车引发的安全、环保、资源问题以及汽车再制造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国内报废汽车现状,对比发达国家报废汽车的管理方法,提出国内报废汽车回收利用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汽车产品回收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现代化管理分会组织承办的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专题分会"新常态下的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与挑战",将于2015年10月27日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举行。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行业的上游涉及汽车制造、汽车后市场,下游涉及再制造、资源再生、危险废物处理等行业。近年来,上下游相关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将对未来报废汽车回收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