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一、拆卸1.排空发动机机油。2.拆卸散热器总成。3.拆卸燃油泵总成(高压)。4.拆卸PCV软管。5.拆卸4号PCV软管。6.拆卸3号PCV软管。7.拆卸2号PCV软管。8.断开发动机线束。(1)从4个点火线圈总成上断开4个连接器,如图1所示。(2)从凸轮轴正时机油控制阀总成上断开连接器。(3)从2个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上断开2个连接器。(4)从空燃比传感器上断开连接器。(5)拆下螺栓并从汽缸盖罩分总成  相似文献   

2.
建议两则     
一、增加凸轮轴正时齿轮拆卸螺孔。有些性急驾驶员往往一开车就大开油门,此时的转速很高但润滑不好,促使正时齿轮容易损坏。特别是冷天,上油缓慢,正时齿轮损坏更多。正时齿轮由胶布与铁芯粘结而成。解放牌汽车的正时齿轮,没有供拆卸用的螺孔,拆卸时很不方便。建议:(1)在胶布轮辐上钻攻二只M8对称的螺丝孔,与装凸轮轴止推突缘的螺孔相垂直。(2)或在铁芯上钻2个不通的螺孔(与跃进牌汽车正时齿轮一样),用辅助工具就能取出。  相似文献   

3.
正TG6:UR-V/K20C3(实时AWD)。K20C3:带中间冷却器和涡轮增压器的2.0 L DOHC VTEC直接燃油喷射发动机。一、凸轮轴正时检查1.汽缸盖罩拆卸。2.右前轮拆卸。3.发动机底盖拆卸。4.凸轮轴正时检查。(1)转动曲轴,将1号活塞与上止点(TDC)对齐;曲轴皮带轮上的白色标记(A)与凸轮轴链条箱上的指针(B)对齐,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正一、凸轮轴正时链装配一览,如图1所示。二、拆卸和安装凸轮轴正时链1.必备的专用工具、检测仪器以及辅助工具(1)拆卸工具T10352/2、固定工具T10355、锁定销T40011、装配杆T40243、定位工具T40267、凸轮轴固定装置T40271和安装工具T40266,如图2所示。(2)装配工具T10531,如图3所示。2.拆卸(1)在安装支撑发动机位置处拆卸。(2)拆卸发动机支座。(3)拆卸发动机支承。(4)拆卸正时链上部盖板。  相似文献   

5.
74.变速器壳体的拆卸 (1)变速器齿轮组总成夹具的安装,如图1373所示. 将DT-51230夹具安装至变速器壳体总成. 注意:将DT-51230夹具与输入轴、下副轴和换挡拨叉总成对准. 专用工具.DT-51230变速器齿轮组总成夹具. (2)变速器壳体总成的拆卸,如图1374所示.  相似文献   

6.
<正>一、正时系统组成部件如图1所示。二、拆卸与安装方法1.拆卸方法(1)从车辆上拆下发动机总成。(2)按下列叙述和相关说明拆下如下部件:①驱动皮带自动张紧器和惰轮。②节温器外壳和管路。③点火线圈。④摇臂罩。(3)若有必要,拆下进气气门正时控制位置传感器(左右汽缸列)和进气气门正时控制罩和前罩上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7.
正一、凸轮轴正时链条、链轮和张紧器的更换(一)拆卸程序1.拆下凸轮轴罩盖。2.拆下发动机前盖。3.拆下正时链条张紧器(2)、进气侧导板(1)。如图1所示。4.拆下正时链条导板螺栓(1)和排气侧已时链条导板(2)。如图2所示。5.拆下正时链条。6.拆下进/排气凸轮轴链轮(3、4)。如图3所示。7.拆下曲轴链轮(1),小心取下半圆键(2)。(二)安装程序(如图4所示)1.安装凸轮轴链轮到凸轮轴上,安装时要根据凸轮轴上的定位销定  相似文献   

8.
(一)检查V6DFI发动机上的正时1.准备工作(1)拆下进气分配器。(2)拆下杆式点火模块。(3)拆下缸盖罩。2.工具和材料凸轮轴杆T10068A如图1所示3.检查正时(1)检查凸轮轴的正时。曲轴操作不正确,可能导致正时系统损坏。在链条张紧器拆除的情况下,切勿逆方向转动曲轴。应谨慎执行操作。仅在曲轴处转动发动机。操作凸轮轴后应重置正时。遵守一般警告注释和操作规定的要求。检查正时不必拆下发动机!如果无法将凸轮轴杆插入凸轮轴槽内,则必须将曲轴沿发动机旋转  相似文献   

9.
(上接2012年第7期) 2.2.3检查凸轮轴及正时齿轮 在CG款机型的配气机构中,凸轮轴布置在曲轴箱体左上侧,该凸轮轴齿轮与曲轴上的正时齿轮的两齿面均未热处理,属于软齿面状态,且凸轮轴正时齿轮的径向跳动值不可超过0.04mm。  相似文献   

10.
拆卸前注意事项锁止为了保证喷油泵的供油正时,在装配时不需要重新调整,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程序,发动机在一缸活塞压缩上止点位置时锁住喷油泵轴。其方法是:将发动机曲轴转至一缸活塞压缩上止点,插入工艺定位销,然后松开喷油泵轴锁紧螺栓,拆下垫板,再用13±2牛·米的力矩将螺栓锁紧,喷油泵轴即被锁住。将垫板放在易于拿取使用的位置,拔出工艺定位销。记号在齿轮室与喷油泵固定螺栓孔上刻上一条记号后,即可从发动机上拆下喷油泵。装配顺序与技巧1.顺时针转动曲轴,使工艺定位销插入凸轮轴齿轮背面凹槽内(即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位置)。2.在齿…  相似文献   

11.
WD615系列柴油发动机配气相位的检查与调整方法是:在正时齿轮传动机构中,仅有凸轮轴齿轮与正时齿轮室上有正时刻线,只要柴油发动机旋转至第1缸压缩上止点(飞轮刻线"OT"与飞轮壳线对正,第1缸进、排气门全部关闭),将凸轮轴齿轮安装就位后,其刻线与正时齿轮壳上的刻线对齐,柴油发动机的配气相位就能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2.
喷油正时的对正NJ2045系列汽车所匹配的SOFIM发动机,配气机构采用气门顶置、凸轮轴上置结构。曲轴、凸轮轴、附件箱链轮即喷油泵正时齿轮3者之间通过链条传动。为了使链条在工作中处于合适的张紧度,传动平稳可靠,正时机构还设有液压张紧器。张紧器由发动机润滑系统供油,在装配和使用中,不需调整。SOFIM发动机正时对正必要条件是:曲轴正时齿轮、凸轮轴正时齿轮、附件箱齿轮3个齿轮同时对准记号。凸轮轴正时记号是凸轮轴正时齿轮上正时记号孔与凸轮轴密封衬  相似文献   

13.
正1.拆卸(1)顺时针旋转曲轴皮带轮,并对齐凹槽和正时链条盖的正时标记,如图1所示。(2)拆卸正时链条盖和机油泵总成。(3)对齐CVVT链轮正时标记和气缸盖的上表面,将1号气缸设置在TDC位置,如图2所示。(4)拆卸液压张紧器(如图3所示中A)。注意:拆卸张紧器前,在压缩位置,把固定销插入到孔(如图3所示中B)内固定张紧器活塞。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进口了大量的新型丰田皇冠牌JZS133系列轿车。这里介绍一下该车2JZ-GE型发动机(3升)气门间隙,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供使用与维修人员参考。 1.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先找出第1缸的压缩上止点位置。方法是:转动曲轴皮带轮,使其凹槽与正时皮带罩上的“0”标记对正。再看凸轮轴正时齿轮上的标记是否与最上面的正时皮带罩上的正时标记对正。若没对正应将凸轮轴转一圈。  相似文献   

15.
一、上部正时链条拆卸和安装1.专用工具(1)JLR-303-1657VCT锁定工具,如图1所示.(2)JLR-303-1658凸轮轴锁定工具,如图2所示.(3)JLR-303-1659曲轴皮带轮锁定工具,如图3所示.2.拆卸注意:本方法的插图中包括某些差异,具体取决于车辆规格,但基本信息始终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汽车发动机正时齿轮磨损后,需要拆换。更换安装前,应检查安装在汽缸体前端面上用来润滑正时齿轮油道的喷油嘴是否堵塞并疏通;检查曲轴正时齿轮与凸轮轴正时齿轮上有无正时记号或记号不清,必要时更换;装配前应在曲轴和凸轮轴轴端涂上机油,然后先将曲轴正时齿轮套装在曲轴前端,垫上铜棒,用手锤敲人凸轮轴轴端。安装后检查两齿轮的记号是否对准,并转动曲轴,检查两齿轮的啮合是否正常;经检查齿轮安装合格后,可按上述相反顺序将发动机前端零件安装齐全。  相似文献   

17.
故障现象:一辆东风EQ1146GZ4型汽车配装EQB210-10型发动机.该车装完货物后启动,正行驶时发动机突然熄火,再也不能启动. 故障检查:检查发动机,油底壳内不缺机油,膨胀水箱不缺水,起动机能正常转动;油路畅通,输油泵工作正常,无气阻现象;检查供油正时,拆开气门室盖以后,发现有5~6根气门顶杆(推杆)严重弯曲,气门正时错乱.把前端正时齿轮室盖拆开时,发现凸轮轴断裂,断裂部位正好位于凸轮轴安装齿轮根部.  相似文献   

18.
正1.拆卸(1)拆下气缸盖罩。(2)转动曲轴上的皮带轮,将其凹槽对准正时链罩上的正时标记,将1号气缸的活塞设置到压缩冲程的上止点,如图1所示。(3)拆卸小正时链盖。(4)拆除正时链之前,将凸轮轴链轮(CVVT)的标志对准气缸盖的顶面。这样,1号气缸的活塞就位于压缩冲程的上止点,如图2所示。(5)在按压正时链张紧器之后,沿着正时链张紧臂箭头方向推动,安装止动销。然后拆除张紧器(如图3所示中A)。  相似文献   

19.
<正>LFV发动机上使用了新一代的中轩缸内直喷技术,即喷油器安装于活塞的正上方,优化了雾化效果 (如图25所示),进一步提升燃油经济性。由于使用了这一技术,在拆卸喷油器和燃油轨总成时需要使用特殊的专用工具。喷油器安装在两列凸轮轴中间,紧靠火花塞。喷油器通过两颗螺栓连接在燃油轨的延伸金属管上(如图26所示),拆卸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将喷油器连同燃油导轨总成一同拆下。  相似文献   

20.
WD615系列柴油发动机配气相位的检查与调整方法是:在正时齿轮传动机构中,仅有凸轮轴齿轮与正时齿轮室上有正时刻线,只要柴油发动机旋转至第1缸压缩上止点(飞轮刻线“OT”与飞轮壳线对正,第1缸进、排气门全部关闭),将凸轮轴齿轮安装就位后,其刻线与正时齿轮壳上的刻线对齐,柴油发动机的配气相位就能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