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自动驾驶引领着汽车内饰变革,未来的汽车更像是一个"移动的家"。在2017上海车展上,延锋正是打造了这样一个"移动的家"——YF17创新展车,并融入了交互式外观、智能手势控制系统等共计41项创新技术。虽然其集成的很多创新技术仍处于概念阶段,但是却代表着延锋对未来汽车内饰的革命性探索,特别是对富有情感的交流空间的全新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汽车设计或将颠覆传统理念。除了当前大家所关注的制动、转向等操控技术外,内饰设计也将有大的变革。设想一下如果到2025年时车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那么驾驶员专注于驾驶的时间比例将降至20%,剩余80%的时间可以在车内自由支配,这就对内饰设计提出了全新要求。内饰供应商江森自控推出了ID15概念车,展现了面向下一代自动驾驶汽车的创新内饰解决方  相似文献   

3.
CES Asia一直被奉为"黑科技"盛会,伴随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人机交互、车载多媒体系统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由"技术+科技"武装的汽车仍然在这场盛会上独占鳌头。在2018年6月13-15日于上海举办的CES Asia 2018上,传统整车厂、造车新势力、零部件供应商与科技公司纷纷展出了各自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最新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4.
正面对汽车内饰设计的新趋势,力克近年来致力于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推出,帮助客户优化开发及生产流程,提升竞争力,从而应对行业挑战。面对汽车产业的各种技术变革以及市场新趋势,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如何应对?整个产业链又如何协同合作,应对挑战?在不久前举办的第三届力克汽车座椅及内饰论坛上,来自主机厂、供应商的代表围绕新能源、智能交互、数字化趋势等话题展开交流。谈到未来的技术趋势,新能源、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是主流  相似文献   

5.
正在智能化、电动化、数字化浪潮下,汽车产业格局正发生巨变,传统车企纷纷宣布转型为科技出行公司,前有丰田、大众、宝马,后有长城、吉利等。业界已逐渐形成共识,未来行业的竞争或将围绕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三大维度展开。目前来看,智能座舱的争夺战颇为激烈,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争相发布智能座舱概念,消费需求升级更驱动这些方案陆续落地。在汽车座舱这一细分领域,佛吉亚一直是全球领先的内饰、座椅老牌供应商。敏锐洞察产业之变,佛吉亚聚焦"智享未来座舱"战略,相继收购一系列汽车电子企业,整合成立了"佛吉亚歌乐汽车电子"事业部,与内饰、座椅业务联动,成功转型为智能座舱系统集成供应商,其对行业与技术有着全面、深刻的见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2018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以下简称CES 2018)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成功举办。CES一直是未来科技的风向标,作为黑科技的集大成者,自动驾驶汽车当之无愧是CES 2018上的最大热门之一,越来越多自动驾驶汽车的亮相,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的信心。另一方面,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半导体公司等也纷纷围绕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车载交互等展示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当前,自动驾驶硬件以趋于成熟,等待的只是大规模的量产以及软件算  相似文献   

7.
正未来十年的汽车产业、汽车技术将快速变革。其中,最为激动人心的,莫过于自动驾驶的到来。对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传统驾乘习惯的颠覆,汽车将不仅仅是一个出行工具,更成为一个移动空间。释放双手后的出行者,可以在车上休闲、娱乐、办公。当然,自动驾驶的背后,是技术的支撑,也涉及一个强大而完整的产业链,包括整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软件供应商、IT企业等。产业链上的各方各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在刚刚闭幕的2013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上,各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纷纷展示面向未来的创新技术。虽然节能减排依然是汽车技术的主流,但基于驾驶辅助和物联网技术的车联网系统,以及更进一步的自动驾驶概念,更为引人关注。这些创新理念或将引领未来汽车技术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正>自动驾驶无疑将颠覆未来出行,未来的汽车座舱给人带来无限遐想。摆脱了驾驶车辆的束缚,车内空间是否有着更多的可能性?层出不穷的智能科技是否会将汽车座舱的舒适性提升到新的维度?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未来汽车的形态如何,座椅一定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座椅供应商也在加速把具有未来感的汽车座椅推向市场。近日,在一场线上技术分享活动上,麦格纳向我们展示了该公司如何通过可重构座椅的设计理念,重新定义车内空间。  相似文献   

10.
<正>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一场历史性的变革中,从市场形态、业务模式到价值导向,汽车产业链上的变化可谓层出不穷。未来,无论是前端市场,还是售后市场,都将面对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智能网联技术升级、自动驾驶科技创新、全新业务模式迭出等一系列课题。上海国际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服务用品展览会顺应时代变革,聚焦当前汽车产业的前瞻技术、新型商业模式及未来的各种变化趋势,倾力为汽车产业链上的各方打造出全新的未来生态圈。  相似文献   

11.
<正>正是看到中国豪华车及自动驾驶市场的潜在需求,江森自控提出了ID15概念车,对汽车内饰趋势进行展望,这些创新理念专为面向2025年的自动驾驶汽车而设计。江森自控在2015上海车展上展示了体现未来内饰概念的ID15展示车。ID15上的各种创新理念专为面向2025年的自动驾驶汽车而设计,驾乘人员能以全新方式有效利用车内时间,并感受奢华内饰体验。  相似文献   

12.
<正>电动化、自动驾驶、数字化等趋势加速汽车产业变革,重塑未来移动出行。海拉以创新思维,纵深发展汽车电子与照明等创新技术,拓宽合作网络,以迎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变革。汽车产业格局嬗变之际,为应对新趋势、新技术带来的挑战,零部件供应商加速创新步伐,谋求未来布局。作为百年企业,海拉对技术的创新和探索始于1899年,从最初的光束灵感,到点亮生  相似文献   

13.
正2021上海国际车展期间,全球性汽车及工业产品供应商——舍弗勒集团(Schaeffler Group),"积极拥抱产业变革",以"电气化和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为主题,展示和发布了一系列应对行业变革的创新解决方案,包括针对汽车动力总成电气化和智能驾驶的创新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例如:首次亮相本届车展的电机、燃料电池解决方案、线控一体化底盘以及电液式助力转向系统等多款创新产品;可满足各类电气化应用的电驱动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助力未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正围绕电气化、智能化方向,麦格纳正积极开发创新产品,并对传统汽车技术进行革新。在这场汽车行业的变革浪潮中,麦格纳期望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并整合行业资源,推进产业变革。当下的汽车产业正经历一场技术变革,新能源、自动驾驶技术的出现,推动着整个行业快速发展,而未来出行方式的改变,更将重塑产业格局。为更好应对行业挑战和技术趋势,零部件供应商们正加速研发,并探寻新的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与配件》2022,(10):46-50
<正>决策层包括芯片、控制器、汽车软件等。目前英伟达与Mobileye处于智能驾驶芯片的第一梯队,高通Ride平台有望进入行业前列,同时国产芯片厂商正在快速成长;域控制器为智能汽车计算中枢,为产业链竞争高地,预计国内市场2025年座舱+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市场规模将超200亿元;汽车软件为智能汽车未来的价值核心,行业远未定型,对于软件的分工更加明确,市场空间较大。汽车软件行业属于一个有着较高投入门槛与技术壁垒的领域,硬件供应商在短期内难以取代软件供应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正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出现,让自动驾驶离我们越来越近。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和商业化加速,汽车也不仅仅是一个代步工具的角色,逐步向着多元化的智能娱乐硬件的角色转变,消费者在购买车辆的过程中,安全性也不仅仅是唯一指标,舒适性、娱乐性等也成为购买车辆时的考虑因素,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出现将促进汽车消费市场的另一场变革,自动驾驶的普及将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  相似文献   

17.
正面对未来趋势,零部件供应商博世正期望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推进其业务发展。除新能源及自动驾驶外,新成立的智能网联事业部将专注于数字交通服务,致力于打造互联生态系统。技术以及未来出行方式的变革,推动着整个汽车行业的转型。无论整车制造商还是零部件供应商,在新的时代驱使下,都在努力突破传统发展之路。在不久前举办的"第三届博世汽车技术创新体验日"上,博世展示创新技术的同时,也传递出数字化转型的信号。围绕自动化、互联化和电气化趋势,博世一方面持续进行创新技术研发,另一方面也正考虑全新互联交通战略的推进。  相似文献   

18.
正CES Asia一直被国内科技迷奉为"黑科技盛会",随着车联网、智能驾驶、语音交互、车载多媒体系统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与消费电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近。在2017年6月7-9日在上海举办的CES Asia 2017上,许多全球知名汽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商与科技公司展出了各自在无人驾驶、智能汽车领域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正>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将目光投向无人驾驶汽车领域。自动驾驶技术是近年来汽车行业的发展热点之一,不少汽车企业已经陆续在旗下车型中配置了自动驾驶元素。早在2006年.丰田就推出了具备自动停车系统的雷克萨斯车型。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公司也在积极研发一系列的自动驾驶技术.并提出自动汽车未来成功起售的前提必须是:确保100%的安全系数。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智能汽车.主要依靠车内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也可以称之为轮式移动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集自动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干线物流联合创新中心旨在整合行业优势资源,搭建开放共享平台,加速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进程,推进物流行业效率提升。我国首家干线物流联合创新中心日前在上海国际汽车城汽车创新港正式启动,该中心由嬴彻科技和上海汽车城汽车创新港联合发起,首批成员为12家来自干线物流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企业,包括传统的商用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福田汽车、长春一汽、联合重卡、威伯科;科技类创新公司如激光雷达供应商Velodyne LiDAR、自动驾驶科技公司主线科技、数字地图供应商四维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