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茜  王炜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5):110-113
随着机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城市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的矛盾不断加剧,城市土地、环境等资源匮乏,城市交通畅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论文将机动车发展对城市造成的直接影响归结为道路、停车、大气三大突出方面,提出了通过容量限制理智发展机动车的思路;进一步对城市路网容量、停车容量、环境容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城市机动车合理保有量的多容量限制双层规划模型,建立了交通流动态分布与交通系统容量的互动联系,为机动化水平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协调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为现代化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了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居民的出行总量和出行距离呈现大幅增长。与此同时,城市交通结构中机动化出行比例迅速上升,非机动车出行比例持续下降,造成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拥堵情况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压力不断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的组织问题也愈发突出,确立公交优先的发展地位,  相似文献   

3.
分析造成杭州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是日益增长的公众机动化出行需求同滞后的公共交通出行机动化供给之间的不匹配;通过对发达国家城市交通模式的特征分析,结合杭州自身发展情况,探索构建治理交通拥堵的杭州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近期缓解杭州交通拥堵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及城市交通机动化的进程加快,在城镇化和机动化的共同作用下,交通拥挤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和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居民出行行为研究在交通管理和控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多元大数据,构建出行方式选择的概率模型,有助于不同小区的出行方式分担率的预测,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运营管理能力有直接作用。本文基于小区出行分配、公共交通和非公共交通以及公交和轨道出行三个层级,分别得出出行分配预测模型,并形成计算机程序。利于实际应用,对识别城市出行特征、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供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杨锦刚 《人民公交》2015,(10):32-34
公共自行车系统是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公交形成优势互补,提高公交分担率,降低短距离机动化出行需求,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保护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等方面意义重大。2015年东营市中心城推行公共自行车系统试点,在服务市民,低碳出行方向迈出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6.
针对学龄儿童通学出行时间与城市通勤高峰时段重叠,常引发学校周边区域严重拥堵,也给学龄儿童出行安全造成隐患问题,以北京市2014年居民出行数据为基础,分析6~18岁学龄儿童出行方式、出行距离与出行时耗等出行行为特征,并对比北京市学龄儿童2006年、2011年和2014年相应数据.研究发现:近年来北京市学龄儿童通学出行呈现出明显的机动化需求,其中非积极方式通学出行的比例持续增长,积极方式(Active School Travel,简称AST)比例下降,就近入学政策对通学出行总体有积极的影响.结合通学出行特征,从发展公共交通、校车、网约车多样化接送服务,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改善校园周边AST出行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学龄儿童通学出行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城市交通是影响和带动整个城市功能布局发展、改善人们居住生活与出行条件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交通机动化进程迅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城市发展的一个世界性难题。  相似文献   

8.
回顾现代大城市不同机动化发展水平阶段的停车发展策略,总结停车发展共性规律及主流价值取向.结合中小城市独特的出行特征,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条件下的停车发展之路,即通过构建高水平的非机动化出行环境,引导居民出行方式转变,在机动化可控范畴期间,转向主动式的"引导停车需求"发展阶段,以此为主线,从规划、管理、政策、技术方面提出发展策略框架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机动化增长迅速,城市机动车拥有率大幅提升。在城市中心区,特别是商业集中区,机动车与行人抢道、混行的现象较为突出,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威胁行人过街安全。通过对高品质立体过街设施案例的总结,对既有规范的分析评价,提出了立体过街设施设置条件、布局、选型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各种因素提出了规划设计阶段进行相关分析的方法及流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城市机动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核心区的环境与交通问题也日益凸显,配合城市设计其共性问题依旧显著,个性问题也不容忽视.以法源寺历史文化核心保护区为例,现状区域路网、停车、交通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老旧街区的通病,然而作为文保单位,胡同拓展性差、文保景观设计要求高等个性突出,给交通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响应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落实法源寺历史文化核心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切实提升区域居民的交通出行生活,结合城市中心区改造存在的共性及个性问题,从交通微循环、步行系统、非机动车停车及机动车停车规划4方面展开交通环境提升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机动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逐渐被医学界证实。城市居民选择交通工具以及出行路线时,道路机动车尾气污染会影响其选择行为。文中通过居民出行问卷调查证实部分出行者会采取规避行为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对个人健康的危害,建立表征出行者与污染气体接触程度的曝露指数模型,通过数据拟合建立增量时间转化模型,以出行时间增加值的形式定量得到机动车尾气污染对居民出行的影响程度,对离散选择模型的效用函数进行了修正,并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公交优先的基础设施,公交专用道从规划建设到投入使用再到监督管理,层层环节全都与城市交通和百姓出行息息相关。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之市民对机动化出行的需求日渐旺盛,城市道路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堵车成为了常态,顺畅出行变成奢侈的向往。过去,政府往往采取"疏通"的思路,于是城市道路不停地建设、拓宽,但结果却导致更加拥堵——道路的承载量远低于私家车的增长数量。近几年,随着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政策的大力推行,城市公共交通集约高效、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3.
绿色公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任重道远。蚌埠公交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绿色发展部署,依托全国公交都市创建,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机动化出行中的主导地位,构建'多模式、多层次'的高效、优质、绿色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坚定不移地走好绿色公交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影响城市文明风尚、交通秩序环境的不礼让斑马线问题倍受舆论关注和群众诟病,为回应群众期待,公安部2017年4月部署开展了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为进一步巩固成果,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在全国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治理,建立常态长效治理机制,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出行、顺畅出行。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机动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广大人民群众对安全出行的期待越来越高,机动车安全管理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当前我国大型客货车辆的安全技术要求仍较低,与车辆安全性能相关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比例较高.为此适当提高大型客车、中重型货车和高速机动车的安全技术要求,提高此类机动车的运行安全性能,以更好地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同时,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得到了迅猛地发展,汽车电子化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用来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时事速递     
国务院确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重点任务2012年10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在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等事项。会议指出,要按照方便群众、综合衔接、绿色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快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由轨道交通网络、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等组成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同时改善步行、自行车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新发展和城市客车市场新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是多年来城市中一直存在的问题,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面积、人口以及机动车数量快速增加,这些问题越发突出.建设部根据中国国情,大力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的主体地位,提出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原则、方式和目标要求.文章介绍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面临的新阶段,指出了实现交通方式大众机动化和现代化的途径,科学分析了今后城市客车的结构型式、技术、市场等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     
正本期专栏选登了2篇文章。美国机动化已经发展了近百年的时间,形成了较为成熟完善的机动车登记制度体系。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周文辉系统梳理美国德州交通法中有关机动车登记的内容,包括注册登记、机动车过户、车牌和登记标识等制度要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汽车在中国日渐普及,机动化出行成为居民出行的重要方式,因此确保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成为汽车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绿色轮胎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受到行业普遍关注。本文以绿色轮胎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与节能减排效果分析,为实现“绿色机动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城市交通城镇化、机动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国城市正面临双重压力,同时生态环境与土地资源的紧缺也使城市发展严重受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道路拥堵状况加剧。文中分析停车换乘P+R(Park and Ride)出行方式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作用;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分析宁波市现有P+R停车场存在的弊端,确定影响居民选择停车换乘方式出行的因素;在非集计二项Logit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不同收费情况下停车换乘出行选择模型,提出合理的P+R停车收费政策建议,加强P+R设施的换乘接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