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GT-Power软件对8种方案下的排气系统声学性能进行分析并与原结构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对消声器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仿真和试验测试结果都表明,通过优化消声器内部结构能有效降低排气背压,降低整车油耗,并能改善排气尾管口噪声和整车通过噪声,提升整车NVH性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GT-Power模型首先计算出整车排气尾管噪声和背压,同时通过试验测量出全油门工况下的排气尾管噪声和背压值,比较了仿真结果与试验的误差及原因分析,总结了用GT-Power模型作排气声学计算的分析流程以及在整车开发中具体应用.通过分析实例和试验验证说明了该分析方法在整车性能设计中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某车型的排气口原始噪声进行测试分析,通过开发不同类型的声音样本以及评审目标声音样本,利用GT-POWER软件搭建原始噪声排气模型并修正仿真与试验精度;通过设计低频腔结构、调整消声管的直径、长度和整个腔体的容积,有效控制车内低频的压耳感;通过控制旁通结构调整尾管长度,设计尾管的声学模态频率在排气尾管内产生驻波并达到共振效果,提高声音明亮感;利用高频管声学原理,消除高频噪声,降低气流噪声。最终根据主观评价和排气尾管噪声测试结果,对排气结构进行反复优化设计,使排气尾管噪声主观评价满足动感音要求。  相似文献   

4.
某微型客车在800-1 900 rpm有明显的"嘟嘟"声及排气噪声偏大。本文采用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排气系统的振动、背压、消声器传递损失、尾管噪声、插入损失和功率损失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排气尾管发生共振,放大发动机高次谐波分量,是引起本排气噪声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多方案分析比较,确定一合理优化方案,其排气噪声降低1-5dB(A),主驾驶员右耳噪声降低0.5-2.5 dB(A),满足功率损失比、插入损失和背压差标准要求,"嘟嘟"声明显减弱,声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介绍了在车辆2档降速滑行的工况下进行排气尾管噪声测试过程中,在发动机3 600rpm-3 700rpm转速范围之间,车内出现轰鸣噪声的问题。通过分析判断轰鸣声是由于排气尾管噪声出现了峰值,以及分析了尾管轰鸣产生的机理,提出了两种改善设计的思路。依据两种思路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并且通过传递损失的模拟分析找出最有效的方案进行整车尾管噪声测试,最终通过在排气尾管上增加一个赫姆霍兹共振腔,消除了排气尾管产生的轰鸣声。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车型排气尾管噪声不达标的问题,应用流体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计算排气消声器内部流场,分析尾管噪声过高是由于消声器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产生的气流再生噪声。根据问题真因,进行方案优化,通过对比分析,优化后方案改善明显。同时,为了保证排气系统的声学性能,应用GT-POWER软件搭建单进双出传递损失分析模型,分析优化后方案的消声能力。通过尾管噪声测试,优化方案噪声水平明显降低,并满足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7.
消音器安装于机车发动机的排气尾管上,用于吸收发动机运行排出的气流,气流经过多孔消音管,噪声衰减后排入大气。目前,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会产生不同的排气流量和排气背压,摩托车消音器整体常采用焊接或铆接结构,其排气流量不能根据发动机的排气流量进行调节,即消音器与发动机的排气流量匹配度低,易造成发动机排气不畅和排气背压升高,从而降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转矩,抑制发动机热效率转换,增加油耗。另外,发动机排气不畅,影响消音器吸收发动机运行排出的气流及相应的噪声,从而发动机噪声大,形成噪声污染。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1.5 L自然吸气发动机,为了能在项目开发前期有效预防并优化其排气系统怠速噪声,通过试验记录怠速工况下发动机转速、缸压、空燃比、排气系统温度和尾管噪声等数据,基于此建立GT-POWER怠速开关空调工况发动机声源模型,再将GT-POWER计算怠速尾管噪声与试验所测尾管噪声比较,优化消音器结构并预测怠速噪声水平.结果...  相似文献   

9.
排气系统的数值模拟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芳  刘伯潭  潘书杰 《汽车工程》2007,29(11):950-953,957
建立了汽车排气系统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并采用并行计算方法对某排气系统的5款设计方案进行了模拟计算。以排气背压为评判准则,方案3背压最大,方案2背压最小,方案1、4和5的背压基本接近。通过对5种设计方案的催化转化器、消声器等部件进行详细的流场分析,找到了各款排气系统背压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措施,确定了排气系统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危化品车辆尾管总成设计除了满足GB 7258法规要求,还要求减少火花熄灭器备件更换成本。有些危化品车要求EGP布置在散热器前;有些危化品车EGP只能布置在前轮后,要求尾管排气口在前轮后侧,靠近轮胎;有些危化品车EGP布置在前轮后,要求尾管排气口在驾驶室前围处,需解决排气背压超标的问题。文章对3种危化品车辆排气解决方案做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1.
进排气系统噪声由尾管噪声及壳体噪声共同构成。双层壳体及内层降噪材料可有效地降低壳本噪声;尾管噪声采用线性频率范畴模型法及非线性时间范畴法进行预测并综合处理系统所产生的实际噪声。进排气系统的设计兼顾发动机性能和声学效果,其关键是正确预测压力损失参数。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某车型排气系统的尾管噪声和主观评价结果,对排气系统进行了2轮调音(声学优化)。首先对初始方案进行了测试,找出需要改进的转速和对应的频率,然后据此设计新的方案。接着,利用GT-Power软件对排气系统进行建模和传递损失分析,验证设计方案的传递损失在对应的频率是否有提升。最后,制作了样件,在车辆上进行了测试和主观评价。经过2轮调音,方案满足了主观评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陕汽F3000和X3000两款自卸车后处理噪声异常问题,在不同转速下对两款自卸车进行原方案和加长尾管优化方案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款自卸车的驾驶室内和尾管OA噪声及阶次噪声水平整体差不多,排气消声器无质量问题;经加长尾管优化后,两款自卸车在各转速下的尾管后500 mm处OA噪声及阶次噪声水平均出现显著下降,频率在5 000~12 000 Hz处与转速在900~1 500 r/min区域的高亮彩带明显变弱,仅在1 100~1 300 r/min转速间出现能量较弱的彩带,异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发动机排气系统噪声,首先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汽车发动机排气系统模型的内部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其次通过计算得到计算域内流场分布,观察打开不同排气歧管入口时消音器及尾管的内部流线图、催化转化器内部气体流动均匀性来研究分析发动机排气歧管噪声的产生原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找出原结构中不合理的部位,并提出2种对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优化改进方案,以达到减小排气阻力和排气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越野车在怠速和急加速工况下存在车内噪声过大问题,进行了整车噪声测试试验,确定了排气系统的尾管噪声是主要噪声源。采用GT-Power软件完成了该车辆排气系统的声学性能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前置消声器和后置消声器的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后消声器可使排气尾管噪声得到明显降低,车内声品质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6.
基于GT-Power软件的BL1.6L发动机排气噪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华晨公司自主开发的某型1.6 L发动机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标定,将该发动机模型与消声器数值模型进行耦合计算得到了该发动机排气系统的尾管噪声,并进行了该排气系统的优化改进.对优化后排气系统进行的实车测试及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排气系统尾管噪声的A计权总声压级满足了目标要求:转速为1 200r/min时的2阶噪声和转速为1 400r/min时的4阶噪声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排气背压对有无废气再循环(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重型柴油机油耗及排温等性能的影响,选取了1540r/min和320N.m的稳态工况分别对有EGR和无EGR的发动机进行了变排气背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排气背压每增加1kPa,无EGR的发动机油耗率增加0.49g/kWh;有EGR的发动机油耗率增加1.43g/kWh;排气背压对有EGR发动机的油耗率更敏感;低背压时,有EGR发动机的油耗率低于无EGR发动机,高背压时,有EGR发动机高于无EGR发动机。研究结果为重型柴油机排气系统结构设计和布置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发动机开发中对排气系统背压的边界需求为背景,在对排气系统背压机理以及工程应用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已知稳态条件下对排气系统未知输入条件的快速背压预测计算方法。采用稳态热流试验台架对3款发动机排气系统进行背压测试,得到实际测试数据。随机选取输入条件,并使用背压预测计算公式进行了恒温变流量及变温变流量背压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为工程开发提供了一种高效、高准确性的快速背压预测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排气系统结构优化设计入手,通过泄水孔、导水槽设计,消声器连接管高进低出设计,下沉式尾管设计,冷凝水管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解决消声器冷凝水排出的方案,从而提升排气系统抗锈蚀能力。  相似文献   

20.
某混合动力汽车怠速工况下排气噪声比传统燃油车大,且噪声波动范围大,须找出排气噪声波动大的影响因素,细化混动车型排气噪声测试方法,制定设计优化方案降低怠速排气噪声。研究表明,该混动车型怠速充电标定对排气噪声影响较大,经过设计优化后怠速排气噪声有很大改善。该研究对后续混动车型怠速排气噪声测试方法和设计优化具有重要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