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以人为主体和核心的视角下,慢行交通不仅是交通方式,也是城市活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考虑慢行空间、慢行主体以及慢行行为等因素,做到以人为本。以株洲市云龙大道项目为例,阐述了以人为主体和核心视角下的慢行系统设计,其应用效果显示达到了设计目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慢行交通是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体的绿色交通。以常州市为例,解读了常州市慢行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常州市慢行交通的发展战略目标。分析了常州市慢行交通的实施案例,希望通过实践来引导城市慢行空间及慢行网络的建设,满足居民安全慢行、舒适慢行、健康慢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城市新区作为城市空间的拓展,是城市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以城市新区慢行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重力模型、距离阻抗函数建立以区位势能为基础的城市新区的慢行交通需求预测模型。以道路共享理论为基础,建立"点-线-面"的新区慢行路网系统,结合襄阳市庞公新区为例,通过对庞公新区慢行交通需求预测,合理规划城市新区慢行系统,提高慢行出行者交通安全和出行效率,促进城市新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不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到何种水平,慢行交通均是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中鼓励与支持的。慢行交通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出行,它更是城市活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慢行交通是实现人与人面对面身心交流、城市紧张生活压力的释放、城市精彩生活感受的最基本且不可或缺的活动载体。  相似文献   

5.
正慢行交通已不是一个新概念,发达国家已经将慢行交通的理念应用于交通体系中,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在今天日益发展的交通领域中,"慢行"这一截然相反的理念对于我们的城市通行发展是极其有益处的。快速道路与慢行道路清晰地分离和有机地结合,即保障了机动车行驶的顺畅,也保护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安全。发展优势对使用者而言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工程技术条件的进步,江河两岸城区的发展和联系成为城市发展和交通系统面临的课题。然而机动化的发展加剧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的问题,非机动车作为绿色慢行交通的代表正逐渐得到重视。过江慢行通道不仅是城市风貌的展示窗口,也是城市生活品质的直接体现。为解决慢行交通跨河问题,以济南黄河凤凰大桥慢行系统设置为例,探讨不同慢行过河交通组织模式的不同情况的应用,为城市跨河通道慢行交通组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2015年,在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基本形成骨架的基础上,武汉市提出"让城市安静下来"[1]的城市建设新理念,力推慢行交通建设。阐述武汉市慢行交通的特征,从面层、线层、点层三方面总结了武汉市慢行交通体系构建和示范项目建设的经验和实施效果。对持续推进慢行交通建设提出了4个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连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现状特点,制定慢行交通系统发展目标,确立了"充分保障步行交通,适度发展自行车交通"的发展定位,提出以交通功能为主的步行交通系统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方案。依托大连丰富的"山、海、城"等景观资源,构建以生活休闲功能为主的"三级、七式"特色慢行系统,为其他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经济、社会发展节奏加快,在高强度开发和交通拥堵加剧等城市弊端显现后,天津正着手让出行"慢下来"。慢行交通+公共交通是"治疗"这类"城市病"的良方,国内外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但是发展慢行交通还须依托每个城市不同的特点,因地制宜。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交通经历了从弱机动化到快速机动化的  相似文献   

10.
以广州市人民路高架桥改造为例,以可持续发展交通理念为指导,改变人民路高架桥通行机动车为主的使用功能,发挥慢行交通功能,扩展老城区慢行交通空间,计划打造成城市高架公园,提升广州城市品质化建设.目标是通过对城市现状立体空间、平面协调、整体风貌、文脉延续等方面的协调统一,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通过人民路高架桥改造案例,实现集"文化、旅游、商业、交通、休闲"五位一体的城市高架公园慢行系统典范,实现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相似文献   

11.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设计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部分城市交通规划往往较多考虑了汽车的通行,而忽视了城市慢行交通的设计,没有给非机动化交通提供足够的空间。为了改变我国慢行交通所处的弱势地位,在阐述城市慢行交通的特点与定位以及我国慢行交通系统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从"以人为本"与"安全平等"的规划理念出发,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城市慢行交通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三角洲历经3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乡发展也领先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珠江三角洲绿道作为慢行交通的一种,其规划设计与建设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新时代下,为加快广东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旨在通过对绿道中慢行交通的规划设计方法了解与分析,以及结合绿道规划中慢行交通建设的实际效果,试图探寻绿道规划方法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兰州市中心四城区为例,针对兰州市地形狭窄高差起伏明显、用地紧张、交通组织困难、现有慢行交通系统不完善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以公园城市理念为导引,分区、分级梳理慢行交通系统症结,市内四区与市外协同郊野联动构建慢行交通大系统;从慢行道路控制、慢行驿站系统、慢行指示系统等方面为侧重点进行分析建设.系统化构建绿色、低碳、高效的慢行交通运转体系,继而通过慢行系统联系公园城市各功能区块,激活城市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使慢行交通系统承担更多的城市功能.  相似文献   

14.
慢行交通对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增强城市人文关怀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以苏州河白玉桥为例,介绍项目研究背景、项目概况、研究的必要性、总体方案、约束条件和实施难度等内容,为苏州河垂河向慢行交通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城市正在进入"慢行时代"。一方面,是"慢"的新体现: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日益加剧的交通拥堵,导致城市道路平均车速不断下降,直观的感受就是"堵得开不动"。与之相伴的,还有空气污染、能源消耗、安全事故等一系列问题叠加交织,严重影响着城市生活的美好程度。另一方面,是"慢"的新思考:慢行交通的优越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并认同,更被视为破解新时代城市交通难题的一把金钥匙,承载着城市生活"返璞归真"的希望——为骑车人、徒步者提供舒适便利的城市,才更宜居。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市规划工作中慢行交通与城市设计间的协调问题,基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管理的实际,提出了一种面向实践应用的模型及方法。首先,在分析和梳理国内外相关规划和设计指标的基础上,从安全性、效率性、舒适性3个角度构建了面向单元控规层面的包括了慢行交通节点连通度、过街设施平均间距以及建筑界面贴线率、街区尺度等慢行交通与城市设计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 (TOPSIS)原理,给出了慢行交通与城市设计协调评价指标体系中成本型指标和效益型指标的具体含义和计算方法。然后,采用熵权法对指标的权重进行求解,提出了成本型和效益型正负理想解的计算方法以及协调状态等级划分标准,构建了慢行交通与城市设计协调评价的熵权-TOPSIS模型。最后结合实际的规划案例对邯郸市南湖单元12个街区的慢行交通与城市设计协调程度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熵权-TOPSIS评价方法在城市控规层面的慢行交通与城市设计协调性评价上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克服了从单一角度研究二者协调问题带来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慢行交通主要是满足居民短距离出行需求,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必经换乘方式,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问题成为影响居民绿色出行方式选择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慢行交通与常规公交、快速公交及轨道交通3种公共交通方式的换乘停车场规划设计,使得"慢行+公交"换乘停车设施在建设中有理可依,供设计者视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使用。  相似文献   

18.
何帆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7):282-283,23
慢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低碳交通的重要策略之一。慢行交通使用者对于慢行交通系统具有安全性、舒适性、通达性的要求,提出了基于以上三个评价指标的慢行交通系统基础设施的评价方法及模型,推荐采用用户打分和专家评价的方式,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分层加权的方式得到慢行交通系统用户满意度。并对道路基础设施的设计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城市机动车交通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加剧、空气污染严重。为了缓解城市交通问题,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规划建设高品质的慢行交通已迫在眉睫。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建设是创建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也是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途径。以某市凤山路慢行系统立交的方案设计为背景,从初始研究开始,经过一系列基于功能、景观造型、经济性的优化过程,以建成城市慢行系统规划设计的关键节点为目标,对原有欠合理交通组织重新梳理,提出先进、可靠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很多城市的冬季时间较长,居民日常出行受到了天气的严重制约,特别是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本文分析了在寒冷冰雪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出行特点和通行空间要求,提出了道路横断面慢行系统空间设计、路面铺装和融雪设施、立体慢行系统空间设计以及交叉口处慢行系统空间设计等利于寒冷城市居民便捷出行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