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现有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一是"信息传递",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二是"吸收内化",是课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知识的消化和巩固,但课后如果缺少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会让学生感到迷惘甚至挫败,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1"翻转课堂"重构学习过程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尝试"翻转课堂",即"Flipped Class Model"。翻转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家完成知  相似文献   

2.
<正>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而迅速发展,使得教学信息化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慕课(MOOC)、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等教学模式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不少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尽管依托信息化技术的在线学习方式拥有海量的学习资源、便利的协同合作和有效的互动交流等独特优点,但这些优点并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传统  相似文献   

3.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师不占用课堂时间讲授知识,需要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教师更多的是进行问题引导,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分配学习时间,还有助于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加贴近岗位的知识,同时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感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为例,在该课程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为主的混合式教学法,帮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更高效地掌握相关内容,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翻转课堂是目前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之一,它将教学顺序进行了翻转,以求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深层次学习。从深度学习的角度出发,基于对翻转课堂本质和所遇挑战的把握,对深度学习的内涵及特征进行分析,找出深度学习促进翻转课堂的融合点,并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正1对分课堂及其优点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提出的"对分课堂"新型教学模式,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实质上在讲授和讨论之间引入一个心理学的内化环节,让学生对讲授内容进行吸收之后,有备而来参与讨论。对分是讲授与讨论的有机整合,不是简单的讲授+讨论,不同于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合作学习、翻转课堂、自主课堂、高  相似文献   

6.
翻转课堂是一种颠覆传统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知识特点,笔者提出了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建议,并就如何使用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在国内各类院校中的不断推广,结合当下"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基于互联网的云课堂教学形式方兴未艾。云课堂在实施过程中,能将翻转课堂的优势更加凸显出来,但实施后的教学效果却因人而异,关键点就在于课堂中的师生互动。1互动性课堂的含义互动教学就是指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一方面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发挥能动性,展现创造性,在交际中掌握知识,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理实一体化"是当前中职专业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教学模式,它的核心理念是"做中学",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实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除了"说"也有"做",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技术和新手段不断被引入教学领域,尤其是"微课""翻转课堂"等,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有效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从汽修专业教学的实践出发对理实一体化模式下教师的"做"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尝试。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新能源汽车和物联网的发展,电工电子知识在汽车上的应用尤显突出,这就对汽车电工电子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探索,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课堂,在汽车电工电子课堂上采用线上线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翻转课堂的涵义传统课堂是学习知识在课堂,内化知识在课外。翻转课堂翻转了课堂教学结构,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翻转课堂的典型做法是依托微视频、课件和学习任务单等线上资源实施课堂的翻转。2汽车电工电子教学课堂现状  相似文献   

10.
<正>1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以智慧教学系统为依托,融入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平台合作与交流等多种形式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可实现传统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优势的有机融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起到引导、支持、监督、控制的作用,学生充分利用教师创建的学习情境,自主地开展学习。该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新能源汽车多学科交叉、技术发展迅速更新快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对系能源汽车课程进行了基于翻转课堂的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设计,构建了多元化的过程性考核体系,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丰富了课程建设资源。  相似文献   

12.
"三教"改革中"教师、教材、教法"三者构成一个闭合的教学系统,解决了"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汽修学习中可以在教师"教"的基础上着力于学生"学"的探索,突出"学生、学本、学堂"的"三学"思维.本文紧扣学习主体"学生",整合教本为"学本",将课堂转换为"学堂",以做、学、教、评一体化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的学习能...  相似文献   

13.
正《Auto CAD机械制图》是高职院校工科类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Auto CAD软件的常用命令、操作步骤及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并且还需掌握基本的三维模型图的创建方法及中等复杂程度以下机械零件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只有掌握这些技能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绘图水平和实际工程能力。而翻转课堂简单来说就是由教师创建教学视频,根据教师提供的视频资料,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回到课堂后还可与其他学生或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使用"课堂拓展"的教学方法可有效激发汽修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线上线下协同来突破时间局限,通过整合课程内容来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交叉教学,开展对"课堂拓展"教学的探索,实现学生学习效率、教师专业能力、教学理实整合等方面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信息化教学浪潮扑面袭来、蔚然成风,中职汽修专业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但深入分析当前的课堂教学现状,会发现大多仅是跟着"信息风潮"在追寻短暂的学习乐趣,依然存在教学失衡之"固疾"。当前盛行课堂的蓝墨云班课、翻转课堂、微课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相继被应用到中职课堂教学或技能训练之中,可仔细去观察我们的课堂教学现状,又会产生别样的感悟。究其根本,不难知晓中职课堂真正缺少的是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兴趣点的挖掘、赏识的保持、成功的体验,未能让学生找到求知学技的源动力,这就亟需教师在信息化教改浪潮中深入思考优化课堂教学之道。  相似文献   

16.
对标人才培养要求,依托互联网时代智能教学平台,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的内涵,总结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原则.提出了传统教学模式、超星课堂+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云平台线上课堂翻转+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变为设计的主角,让学生应用学习平台和小组互动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  相似文献   

17.
正1立德树人,坚持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相连接的育人理念思政教育,不仅仅是在思政理论课中进行,在汽修专业课中也要进行。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很好的成人礼,是一种很好的思政教育、生命教育。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坚持"思政进课堂"更能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从生命教育、生产安全教育、行业发展学习、爱国教育、爱校教育等方面,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堂。  相似文献   

18.
为了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高职学校也开始创新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将"互联网+"与信息化手段,成功应用到了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当中去。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不仅需要了解传统汽车的生产方式,性能,维护技术,还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了解。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更能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构建综合性应用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正在现代信息化的教育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效果,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课后巩固,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能提升学习效率。本研究主要利用超星泛雅网络学习平台,以微课和微视频为主要学习资源,以《汽车底盘拆装与调整》课程中的学习项目一(离合器三件套的更换)为试点项目,对826151、828151班级进行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20.
陈东 《专用汽车》2022,(4):81-83
目前,翻转课堂在教育界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汽车发动机检修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课程内容,继而为日后就业带来积极影响.相关教育人员要认识到翻转课堂的应用优势,通过深入研究探讨来展开分析,确保翻转课堂在汽车发动机检修课程中发挥出实质作用,从而为汽车发动机检修课程的开展带来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