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门限位系统对车门的开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对车门开闭要求的提高,对限位系统也提出了全新的设计要求。文章主要针对车门限位系统的力学性能研究,着重分析限位系统的各个零部件的受力情况、应力分布、应变分布、开关门换挡力,探寻最佳的结构设计和参数匹配。  相似文献   

2.
针对车门密封条在装车过程中存在间隙问题,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建立车门密封条三维仿真模型,分析车门密封条与车门钣金安装间隙的原因,并对车门钣金安装孔间距的进行优化,解决了车门密封条与车门钣金安装间隙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解决一款商用车驾驶室车门防水问题,并对防水性能提升进行设计研究。在生产的过程中车门和驾驶室装配固定连接,车门防水由于受到车门钣金、车门密封条零部件、车门电器线束、防水膜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直都是车门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车门钣金间和门框钣金间隙控制、门框密封截面、档水条密封截面流水方向引导、车门线束及拉丝固定的布置、同时防水膜隔音棉一体式结构控制要求等,提升车门系统防水和其周边相关零部件匹配要求。经过设计控制措施对该车车门系统防水结构设计研究进行实际验证。结果对每一台车淋雨试验,解决防水车门系统漏水问题。从而提高了驾驶员舒适性和保障安全生产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4.
针对汽车在侧碰试验过程中出现的车门开启问题,结合门锁子系统试验、试验拆解与变形分析以及侧碰仿真,系统化的分析导致车门开启的原因,确认导致车门门锁解锁开启的主要原因是门锁区域局部变形过大,导致外开把手弹出解锁,使得车门开启。结合文中提出的能够反映门锁区域局部变形与承受冲击载荷的量化指标,提出了一种结构优化方案,仿真结果显示优化方案的相关指标可减小70%以上,能够有效改善门锁区域局部变形及其承受的冲击载荷作用,有效防止门锁在侧碰过程中解锁开启。优化方案的侧碰试验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试验中门锁区域局部变形小,车门未开启。本文为解决侧碰过程中的车门打开问题提供一种分析方法与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车门动态关闭疲劳损伤计算精度,基于 Abaqus仿真不同压缩速率下密封条压缩载荷-压缩量曲线,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密封条动态压缩曲线非线性函数关键参数;在车门动态关闭瞬态响应分析模型中运用密封条动态压缩载荷-变形函数;设计车门开闭耐久试验对标验证锁点力值和损伤。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密封条动态压缩载荷函数曲线仿真的锁扣载荷瞬态响应与试验测试力值偏差小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车门动态关闭疲劳仿真预测结果与耐久试验高度吻合。密封条动态压缩阻尼效应对提升车门关闭耐久仿真精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某轻卡年度改型时将外后视镜布置在车门上,对车门本体钣金结构进行局部改进设计的主要过程。通过运用CAE工程分析方法,分析对比了改型车车门改进设计方案与标杆车车门的模态和刚度,找到最优的改型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利用Hypermesh软件对某货车车门进行有限元建模及下沉刚度仿真分析,得到车门应力、应变云图,进行该车门的下沉刚度试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和试验所得下沉变形数据,提出改进措施并计算验证。结果表明,车门有限元模型能反映实际结构的刚度特性,改进后的车门满足车门下沉刚度的要求,该方法为新车门的研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武雪原  夏勇  周青 《汽车技术》2006,50(Z1):19-22
在汽车碰撞模拟过程中,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和应用,要求更全面地认识材料应变率效应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情况。本文选择具有应变率效应的材料以及薄壁方形管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分析验证了材料应变率效应的引入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冲击载荷下的方管典型区域的有效塑性应变及塑性应变率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
侧门系统是市场抱怨较多的用户高感知系统之一,本项目是为提高车门系统产品质量和满足精准试验要求而开展的基础研究。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试验模拟,实现了用户开关门行为的调研和记录,完成了开关门状态参数的实时采集。通过积累大量数据并加以分析,得到用户开关门行为的统计学特征,为产品的设计和验证提供参考和支持,进而为产品质量提升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车身开闭件(车门、发动机罩盖、行李箱罩等用铰链连接到车身上的外观覆盖总成件)装配对整车性能的影响,包括整车外观效果、室内外噪声、车身密封性、车门闭合力及开关门手感等,并对车身开闭件装配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使整车性能及品质得到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某越野车车门过线橡胶护套的设计方法及过程。首先利用IPS仿真软件,建立两种类型线束护套的仿真模型,并对线束赋予材料属性、重力,对比两种类型的车门过线护套在车门打开和关闭过程中的运动情况,选出更合适的护套方案;然后对所选方案的橡胶护套长度进行优化;最后,对橡胶护套进行100000次开关门台架试验,结果显示,该橡胶护套可以满足设计需求。此设计过程结合了IPS仿真软件,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橡胶护套的运动情况及拉伸量,减少了设计时间,提升了设计效率并降低了开发成本,对同类型汽车车门过线橡胶护套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汽车车门钣金维修工艺展开了分析研究。阐述旋转式汽车车门的基本结构,分析了旋转式汽车车门钣金维修工艺的具体内容,包括脱裂焊接、加强板焊接、铰链装配检查、车门铰链调节优化,以及车门调整等,以此提高旋转式汽车车门的维修质量,为相关汽车维修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车门是车身中很重要的部件,在组成车门的零件中,车门钣金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钣金的结构形式纷繁复杂,本文先介绍了三种车门上框结构,又针对一种基于常见上框结构的改良结构,从车门性能、制造工艺以及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改良结构的优缺点,并对于其带来的缺陷给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4.
车门喷涂过程的烘烤变形一直以来属于业界复合型疑难问题,文章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改善对策。以某车型车门总成为例,通过实物验证试验,3D测量等方式,跟踪其喷涂过程几何尺寸的变化,研究其烘烤变形规律。然后从车门里板、车门导轨、铰链螺母板等车门设计结构和制造工艺分析其烘烤变形的原因。在前期设计阶段,提出采用车门里板拼焊、车门总成包边后单边点焊、车门铰链加强板与导轨分开点焊等焊接工艺,在车型工业化调试阶段,提出车门焊接夹具矫形、铰链螺母板匹配调整,补偿烘烤变形量。经过实车验证,此研究成果改善了外观间隙面差,对于提升整车感知质量水平,减少客户抱怨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尾门、发动机罩等开闭件烘烤变形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车门是钣金修复构件中最复杂的构件,修复的技术含量较高。 车门修复可分局部整平牵拉修复、更换车门外蒙皮和更换整体车门。采用何种方式应视车门损坏情况,例如撞凹处硬化的程度、车门外蒙皮背面可接近的程度以及门框损坏的程度等,来决定修复方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膜片弹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测量载荷值与设计值之间误差较大这一工程问题,进行了膜片弹簧生产过程中喷丸、强压等冷强化工艺对其载荷变形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确认了强化工艺改变了膜片弹簧载荷特性这一事实。对不同阶段膜片弹簧残余应力进行测定并分析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基于试验数据,采用多种材料模型组合,并借助有限元工具,提出一种计算膜片弹簧载荷变形特性的新方法,使得试验值与计算值之间误差满足了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7.
车门密封条直接影响车门关闭力、车门操作舒适性等。介绍了一种车门密封条压缩变形测试装置,它采用步进电机驱动,用光栅尺精确测量,采用力传感器测量力,应用立体视觉原理测量变化。通过密封条压缩变形测试装置,可以实现海绵橡胶密封条压缩变形的力-位移-变形复杂响应测试,不仅有助于正确评价各种密封条结构对车门关闭力的影响,同时也为采用先进的CAE软件进行密封条结构设计和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种轿车车门密封条压缩变形测试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门密封条直接影响车门关闭力、车门操作舒适性等。介绍了一种车门密封条压缩变形测试装置,它采用步进电机驱动,用光栅尺精确测量,采用力传感器测量力,应用立体视觉原理测量变形。通过密封条压缩变形测试装置,可以实现海绵橡胶密封条压缩变形的力-位移-变形复杂响应测试,不仅有助于正确评价各种密封条结构对车门关闭力的影响,同时也为采用先进的CAE软件进行密封条结构设计和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应变和挠度是判断桥梁健康状况的两个重要指标,但传统测量技术很难准确测量全桥应变和挠度分布,更难建立宏观应变和微观挠度的联系。该文采用几何数值解析法,考虑实际桥梁损伤缺陷,全桥刚度并不均匀统一这一实际情况,配合准分布式FBG光纤传感器,研究梁的几何变形中转角和挠度的关系,提出了几何法间接计算桥梁的挠度,并进行了相关试验论证。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证明:FBG光纤传感器有较高的应变测量精度,且由其间接计算得到的挠度误差较小,适用于桥梁应变和挠度的监测。  相似文献   

20.
对于部分底盘零部件,由于其特殊性,在目前产品开发过程中常用的载荷谱提取方法无法准确得到载荷谱。介绍了应变反求载荷识别方法,通过搭建的试验台架测量各位置应变片信号,反求出该部件的刚度矩阵。并将台架试验部件安装于整车进行道路应变信号测试,利用刚度矩阵计算出各个路况的载荷谱。进而对部件进行强度及疲劳耐久性分析,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