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国家职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已成为主流趋势,校企共育是今后职教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之一。职业院校在坚持立德树人的基础上推行校企共育,可以更好地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适应社会需求,推动职业院校健康发展,使我国由职教大国向职教强国转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学校不断加快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和实践的力度,积极引进企业的智力资源大师、名师,参与到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中,相继成立名师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大师"皆为"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旨在通过校企融合方式,按照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曹杰 《中国电动车》2011,(3):114-115
近两年,在国家的扶持下职业教育有了快速发展,同时各职业院校掀起了职教改革的浪潮,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本文就如何实现"工学结合"从加强"双师素质"队伍建设、实现项目化教学、推进产学合作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结合职业院校本身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办法,相信会为职教改革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马婧潇  杨洋 《中国电动车》2022,(12):143-145
作为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院校,惠州工程职业学院为响应职教改革号召,从岗位需求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出发,创新构建了“三步一强五环节”高职网店运营课程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在深入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文章结合惠州工程职业学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SWOT分析,判定学院应紧跟职业教育改革步伐,尽快加入课证融通的改革行列,以培养出精通业务、技能娴熟的高素质复合型数字化人才。  相似文献   

5.
正课堂是专业教学的主阵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孵化器,推动教学内容改革,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保障产教深度融合,刻不容缓。课堂模式改革是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突破,在当前着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探索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背景下,本文就我校汽车等相关专业课堂模式改革进行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使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常年维持在高位,如何培养更加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是相关职业院校的共同课题。通过分析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并结合本专业建设经验,总结出依托"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双平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融合力,实施"基地共创、学生共培、师资共建、研训共享、文化共融"的"五共"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1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同园区联结。2018年2月5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联合制定并发布《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指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手段,不仅提高了教育培养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校企合作形式多样,主要有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式合作、学校引进企业入驻等模式。本文主要针对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引进企业入驻模式,即"校中企"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这种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职教体制,为德国经济特别是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笔者是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曾于2017年2月随合肥市职业院校教师赴德国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研修,深入体验了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回国后笔者所在学校组建汽修专业(电动汽车方向)中德合作班,该班级采用校企共建、中德合作培养的模式,笔者担任首届中德合作班的班主任,现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教育改革的深化也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受到更多的重视,当前产生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种培养模式使得学校和企业双方一起培养学生,使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在企业运用工学知识进行实践,从而提升职业技能和专业能力。所以文中就"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帮助培养出满足国家发展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正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汽车类专业已在区域职教资源整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院校错位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已形成了"共享、联动、创新"的产教深度融合办学机制,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将本身的理论知识更加快速地转化为实践技能,更好地来满足企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所以,不断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质量和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1.
正《汽车维护与修理》·汽修职教期刊于2017年7月正式创刊了,以后每月下旬出版发行,本刊专注于汽车后市场的人才供给侧——汽车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探讨基于行业发展趋势的汽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  相似文献   

12.
正《汽车维护与修理》·汽修职教期刊于2017年7月正式创刊了,以后每月下旬出版发行,本刊专注于汽车后市场的人才供给侧——汽车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探讨基于行业发展趋势的汽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  相似文献   

13.
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改进职业技能培训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同时对改善目前结构性失业与提升就业率至关重要,"互联网+"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形成学校特色专业与地方产业的紧密对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校企联合培养突出技能人才的专业核心能力、职业院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校企形成开放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  相似文献   

14.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三改工程"设计实施一直是保障高速公路建设顺利进行的焦点问题。本文以徐济高速公路建设为例,通过个人实践经验,从设计、施工、政府协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在如何改进三改工程设计和实施措施上提出一些看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汽车维护与修理》·汽修职教期刊于2017年7月正式创刊了,以后每月下旬出版发行,本刊专注于汽车后市场的人才供给侧——汽车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探讨基于行业发展趋势的汽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  相似文献   

16.
正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深化"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背景下,社会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教"改革成为各职业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近几年来,部分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学还存在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职业能力不足、教学资源匮乏、产教融合形式化、教材内容与实际脱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信息化教学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改变汽车专业教学现状,满足"三教"改革总体要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7月30日,由江苏理工学院与常州市教育局共建的职教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实验区在常州启动。全国职教领域的专家学者、领导嘉宾齐聚龙城,以"新时代·新职教·新职师"为主题,聚焦职教教师教育,共同把脉职教教师教育发展大势,探讨职教教师教育前沿问题,分享职教教师教育研究成果。"目前,我国职教教师教育还存在教师准入标准偏低、培养培训模式滞后、‘双师型’能力素质不足等问题。创新职教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培养满足新职教发展需求的职  相似文献   

18.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的深层次体现,是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高职院校培养符合行业需求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能参与市场竞争,实现经济效益的汽车维修类生产性实训基地并不多见,究其原因既有汽车维修服务市场特点的制约,也有校企合作机制方面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汽车服务企业对合作进行高职学生培养的态度和要求,笔者与部分企业负责人就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必要性、可行性、如何开展等相关问题展开了沟通与调查。  相似文献   

19.
正"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和核心,是由合作企业和职业学校在国家法律制度保障下,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培训体系。作为一种颇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多年来为德国社会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培养了大批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技术工人,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在一些地区和行业开展了借鉴"双元制"模式的试点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扩招后的高职院校存在生源多样化、能力差异化、需求个性化的特点,为满足学生学习职业技能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国务院发布了"职教"20条,把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细化为若干具体行动。"职教"20条明确提出了教师、教材、教法即"三教"改革的任务,以解决教学系统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在新能源汽车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针对当前高职学生的特点,坚持实施"三教"改革,坚守"三教"改革的原则,正视面临的问题,寻求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