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车身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驾乘人员安全以及构建良好的空气力学环境。在汽车新车型的开发过程中,车身系统是直接影响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车身系统要求具有很高的防撞抗冲击能力,以及高度的清洁性、舒适性和智能性,本文主要从车身系统的开发流程及技术展望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正在智能与互联的驱动下,汽车座舱逐渐从驾乘空间转变成一种新的生活空间,消费者的关注重点已不仅仅在于动力性、操控性等传统硬件技术,而是更多聚焦于人机交互层面,并希望获得与智能手机相同的使用体验。从手机到汽车,"软件定义"这一趋势将在智能座舱内先行。在汽车软件行业,总部位于德国的Elektrobit(EB)拥有全面的UX/HMI(用户体验/人机交互)解决方案,在30多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探讨汽车车身结构对汽车被动安全性能的影响。首先,介绍了被动安全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了车身结构在汽车安全中的关键作用。其次,详细讨论了不同车身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技术,并分析其对碰撞安全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车身结构,包括车身刚度、抗侧翻能力和能量吸收能力等在保护驾乘人员和减少事故伤害中发挥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未来车身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以及面临的挑战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汽车"新四化"时代,座舱正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和用车体验的关键决策要素,尤其随着全自动驾驶汽车的到来,智能座舱犹如"第二个家",融合用户习惯与体验,并不断提升舒适度和安全性十分关键。因此,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打造差异化的汽车座舱是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抓手。如今,驾乘空间的核心塑造体现在细枝末节处,离不开芯片、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作为一家业界排名前列的汽车芯片供应商,迈来芯(Melexis)特别注重用户体验,始终秉持着"让驾乘人员在汽车座舱中享受现代化起居室般体验"的设计理念,通过芯片的众多创新功能,打造智能座舱。近日,本刊记者与迈来芯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亚太区销售与应用总监陈俊展开对  相似文献   

5.
正从雪佛兰试着将收音机放入汽车开始,人们对汽车的诉求就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代步工具。几十年的变迁中,汽车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功能。而今,随着智能化、网联化的大潮兴起,智能座舱的概念正在逐步走向大众化。面对包罗万象的驾乘空间,驾乘人员与车辆的"对话"更为复杂。因此,默契的人机交互方案就成为了实现人与车辆沟通的纽带。作为一家老牌零部件供应商,大陆集团很早就顺应时代的趋势,大力投入智能座舱产品的研发,特别是在最能有效提升用户体验的人机交互层面。近期,本刊记者采访到大陆集团人机界面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华兰超,就智能座舱的发展趋势以及大陆集团的相应部署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朱庭男 《时代汽车》2023,(19):115-117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智能座舱作为未来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成为汽车制造商们竞相争夺的市场。本文从智能座舱的概念、发展情况以及场景化创新趋势入手,探讨智能座舱场景体验方法的应用及其在智能座舱创新中的作用,并提出基于场景体验的智能座舱创新应用策略。研究发现,基于场景体验的智能座舱创新应用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汽车驾驶体验,为汽车制造商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正>佛吉亚宣布与微软建立合作关系,双方将共同为"未来座舱"打造颠覆性、互联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整合双方在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云计算服务、座舱系统集成及消费者洞察领域的专长,佛吉亚与微软的合作旨在开发基于微软互联汽车平台的数字化服务,重塑座舱内所有驾乘人员的车上体验。此外,佛吉亚将把微软Azure云计算平台作为其首选的云平台。佛吉亚集团首席执行官柯瑞达(Patrick KOLLER)表示:"如今的消费者希望实现家、办公室以及车之间  相似文献   

8.
李井群 《时代汽车》2022,(5):138-139
为全面提升汽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满足消费者的驾乘需求,汽车生产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投入大量资源,对市场需求进行划分,以需求为导向,综合汽车工业发展实际,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车身和附件的研究设计工作.文章从多个角度出发,积极调整车身和附件研究设计的基本思路,优化设计路径,明确设计方法,以持续提升车身与附件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朱健 《汽车与安全》2014,(8):114-119
20世纪前半期,汽车的基本构造已经全部发明出来,人们对汽车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如果风挡可以解决驾乘人的风吹之痛,那么车身的发明就可以解决驾乘人的日晒和雨淋之苦。现代汽车车身形式的发展是经由马车型、箱型、流线型、船型、鱼型和楔形车身一步步发展而来,并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和物质条件。汽车设计者们开始着手从汽车外部造型上进行改进,并相继引入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工业造型设计(工业美学)等概念,力求让汽车能够从外形上满足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甚至各种文化背景人群的不同需求,使汽车成为真正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最佳表现形式,最终达到完善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正>汽车车身在汽车各总成中变化较大,技术含量多,维修技术复杂。现代汽车车身大多数采用了整体式车身结构,重量轻、结构紧凑、安全性好。汽车在设计制造过程中,为了确保乘员的安全,采用了一系列车身防碰撞设置。汽车维修人员应熟悉车身结构和特点,懂得车身结构的防碰撞理念,才能在汽车碰撞修复工作中,采用正确的工艺方法让汽车最大限度恢复防碰撞的功能。为此,本文将从车身结构的变化及其特点、汽车车身防碰撞设置及如何采用正确维修技术进行维修等方面进行重点解析。  相似文献   

11.
汽车线束被称为汽车的血管和神经,连接和保障汽车的各种功能电器正常运行,一套完整的乘用车线束通常由上千计的导线和端子组成几百个线束插接端,连接并保障着各个汽车功能电器的可靠工作。汽车线束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汽车与驾乘人员的安全和驾乘的舒适性,通过线束制造技术创新来提升和保证汽车线束的高品质和可靠性极为重要。本文基于TRIZ创新理论,运用创新方法,对传统的汽车线束的制造技术进行创新应用与研究,抛砖引玉,与汽车线束同行共同探讨和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2.
车身焊装是车身制造的重要工序,是车辆制造水平的重要保证。车身的焊接质量对车辆的制造水平、使用年限和车辆的驾乘舒适性有直接的影响。焊接过程中车身连接件因加工工艺等因素不可能做到严密合缝。在汽车制造中,如果各钣金件连接处的缝隙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密封,汽车在行驶中会出现漏水、透风和漏尘现象,  相似文献   

13.
美国TRW汽车集团近日在欧洲发布其最新的自适应侧安全气囊技术。该安全气囊技术以"灵活适应性排气"为特点,它可以根据不同的碰撞强度自行调节,从而起到加强驾乘人员保护的作用。自适应乘员安全技术由10年前引进的双级充气装置作为开端,目前已经发展到在气囊打开时,能够将展开力度、安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满足车身轻量化的需求,塑料件因其重量轻、耐腐等特性被广泛用于车身覆盖件等非结构性部件中,不仅可有效减少车身重量,降低油耗,同时还能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此外,塑料材料自身具有很好的隔音降噪及减振效果,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性。1塑料的分类通常塑料按其热性能不同,可分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2大类。热固性塑料只能塑制一次,一次固化成型后  相似文献   

15.
汽车钣金就是汽车维修的一种方法,又叫冷做,如果车身外观受损变形,就需要钣金这个工序,汽车碰撞修复已经由原始的"砸焊拉补"发展成为二次制造装配。碰撞事故车辆的维修不再是简单的汽车钣金敲敲打打,修复的质量也不是单靠肉眼去观察车辆的外观缝隙,修复人员不但要了解车身技术参数和外观尺寸,更要掌握车身材料的特性,受力的特性传递车身变形趋势和受力点以及车身的生产工艺。如焊接工艺等等,在掌握这些知识点基础上,维修人员借助先进的测量工具,通过精准的车身三维测量,以及判断车身直接的间接的受损变形情况,制定出完整的车身修复方案,配合正确的车身修复方案,将车身各关键点恢恢复到原有位置。  相似文献   

16.
《驾驶园》2014,(9):94-94
<正>资料显示,在26%的追尾事故中,驾乘人员的头部或颈部会受到损伤,而在同等条件下的追尾事故中,正确使用汽车头枕比不正确使用汽车头枕的驾乘人员颈部感到疼痛的概率减少40%,使用质量良好的头枕比使用劣质头枕的驾乘人员颈部损伤概率要降低24%。预防交通事故引起的颈椎损伤,汽车头枕的作用很重要。头枕除了  相似文献   

17.
由浙江省汽车工业公司主持召开的XD105、XD206汽车风挡坡璃洗涤器于三月十六日在温岭通过鉴定。长沙汽车电器研究所、武汉汽车车身附件研究所、浙江大学、第二汽车制造厂、南京汽车制造厂、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等十六个单位的三十三名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技术资料审查和样机现场测试,一致认为该产品技术齐全、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各项技术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可以转入批量生产。这两种型号的汽车风挡玻璃洗涤器是浙江温岭汽车配件厂在浙江大学等单位的配合下,运用微型电子  相似文献   

18.
汽车行驶过程中会因为地面不平引起的冲击载荷、发动机工作的振动等原因而产生振动,当汽车振动的频率与车身固有频率相接近时,车身会产生很大的垂向加速度,不仅会使驾乘人员感到不适,还会造成车身结构的损坏。因此,对于汽车振动模型的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以搭建的两自由度系统的试验模型为研究对象,求得其在不同初始条件下实验的自由振动响应,来验证理论求解模型的正确性,为汽车平顺性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大批量生产中,汽车壳体生产线对于保证车身的装焊质量和产量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装焊生产线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一类是固定夹具贯通式装焊生产线,一类是随行夹具装焊生产线。焊接是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种必要的工艺方法,同时在汽车制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车桥、地板、车身、车厢六大总成都离不开焊接技术的应用。但对于汽车车身生产厂来说,由于点焊、气体保护焊、钎焊具有生产量大,自动化程度高,高速、低耗、焊接变形小、易操作的特点,所以对汽车车身薄板覆盖零部件特别适合,因此,在汽车生产中应用最多。一般情况下,点焊能约占75%,其他焊接方法只占25%。  相似文献   

20.
黄安华 《驾驶园》2006,(10):24-25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SRS)是汽车上安装的一种安全辅助保护系统,其作用是当汽车的前部受到强大冲击时,能使驾乘人员的头部、胸部、肩部所受的伤害降到最低,可以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以降低驾乘人员受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