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整车电源系统的开发设计经验,介绍整车电平衡设计原则。从蓄电池和发电机的选型角度阐述整车电平衡开发设计过程。最后给出试验验证方法,以验证整车电平衡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张庆才 《轿车情报》2007,(3):108-113
汽车整车产品开发设计是一个多学科平行、协同过程,不仅要考虑产品设计工程,同时需要考虑产品的制造工程。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内汽车整车开发设计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目前的汽车整车设计开发方法均为1995年后先进的数字化开发流程与方法,目前国内已经具备了同国外先进汽车公司同样的开发设计流程和开发设计能力,可以实现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产品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3.
铝合金压铸模先期开发设计要点探讨一文以V5气缸盖(为上海通用汽车公司赛欧等2款车型配套的空调压缩机零件)为例,简述在铝合金压铸模先期开发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电驱动后桥作为集成化的设计可以减少整车空间体积的占用,为整车电池、电机控制器等零部件的布置提供更多的空间,在纯电动商务车中有着很大的优势,文章阐述了一种电驱动后桥开发设计流程的研究方法,为电驱动后桥的开发设计提供更多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曹晶  白丽 《汽车电器》2021,(2):53-58
本文从零件工作原理、功能设计、硬件设计、试验验证4个方面,阐述乘员占位传感器如何开发设计。  相似文献   

6.
介绍二次自锁机构在电气连接中的意义、分类和开发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EGR冷却器的积碳问题,综合考虑了气体流动速度、冷却水温度、水蒸气和冷却器结构等因素对EGR冷却器积碳情况的影响;建立了基于防垢策略的EGR冷却器开发设计流程;分析了EGR冷却器的换热效率、压力损失和抗积碳性能等评价指标和其它开发设计要求;并介绍了EGR冷却器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类型以及选型标准;根据不同材料的导热性和抗腐蚀性的特点以及EGR冷却器的选材标准,为冷却器选择合适的材料;最后,基于高流速与高冷却水温度的防垢策略,设计了EGR冷却器的热力学计算方法,确立了初步热力学计算过程和详细热力学计算过程;建立了基于防垢策略的EGR冷却器开发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TJ6510三峰客车车身开发设计原则、方案选择和部分结构。  相似文献   

9.
赵磊  林军昌  邵云雷 《汽车电器》2020,(1):35-37,41
本文依据正向开发设计理念,从整车级、系统级、零部件级3个方面阐述汽车静态电流管理系统如何设计。  相似文献   

10.
重点阐述整车CAN总线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故障测试内容,对主机厂开发设计整车CAN通信有实际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手套箱的构成及结构形式、法规要求、手套箱设计相关的关键性参数等方面阐述了汽车手套箱的开发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2.
杨波 《北京汽车》2014,(3):21-25
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的加剧,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在降低公司各方面的成本以提高公司在全球的竞争力。为了缩短整车开发周期,满足客户需求,平台化开发越来越重要。文中结合部分车型的开发设计实例,阐述了平台开发设计思路在整午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简述汽车天线系统的功能和应用,通过介绍车载GPS和4G天线的结构组成、布置位置、布置要求及设计参数,为后续车型天线的开发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红岩公司斯太尔霸王驾驶室的开发过程,提出了现有驾驶室的开发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5.
全新的3.0 L Duramax直列6缸柴油机是专门为GM 公司新的全尺寸系列卡车平台开发设计的,它将用于下一代雪佛兰Silverado、GMCSierra及其他车型。  相似文献   

16.
客运站多媒体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龙 《交通与计算机》1998,16(3):16-18,24
结合应用实践,文章就公路客运站多媒体信息系统开发设计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如方案选取、功能设计、实现的技术路线与方法,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文章较系统地对独立网关开发必要性、设计原则、功能实现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零部件内部硬件和软件层面设计进行约束,为汽车电气和网络领域开发设计人员提供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信息系统面临的形势,尝试阐述了开发设计过程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及怎样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论述大型汽车保险杠模具标准化模架技术工艺开发设计的基本原理、实现过程。根据基本理论分析了相关因素对标准化模架的影响,为标准化模架的设计开发提供一定基础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在中国汽车工业的表现已经愈来愈明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各大汽车厂商在新车型研发、模具设计及零部件开发设计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