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思维建模教学模式是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运用思维建模方法,结合信息化资源库平台,自主学习或设计制作思维建模图,并以此自主完成实践任务,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在汽修专业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思维建模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在全国汽修年会上作为科研展示课进行展示,受到与会专家和老师的好评。但是随着思维建模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推进,出现由于学生学习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学徒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现代学徒制模式,为推进各国经济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都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李克强总理曾在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中提出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 相似文献
3.
我国汽车工业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汽车维修行业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一些高素质的人才供不应求。中职学校针对人才培养质量与需求出现“两张皮”现象,需要根据地方产业与行业岗位标准技术能力需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产教结合推行模块化教学,需要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基于此,对中职汽修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实践路径进行有效探讨。 相似文献
4.
5.
6.
<正>随着汽车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对汽车售后服务业务的需求量也不断提高,汽车企业需要大量素质高、专业技术全面、技能熟练,特别是具有一定综合职业能力的骨干。中职教育定位也从“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未来中职教育将起到为我国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做储备的重要作用。我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构建全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育人模型,改变了传统职业教育观念定势,引导学生形成对职业认同、学校认同和专业认同的意识;行为习惯“常保养”,通过思政教育改观了学生卫生、学习和思维习惯;打破既有的知识中心、 相似文献
7.
8.
9.
10.
产教融合是协调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关键举措,针对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中生产性教学环节偏少、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及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可通过全面深化校企合作,来重构契合岗位标准的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探索“2+1”教学评价方式、切实增强教师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建设开放协同的校企育人共同体,从根本上赋能中职汽修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为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职院校一直以来的教育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现如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院校的教育任务已经转变为培养质量优、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汽修人才。本文主要探究了多元选择深化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通过不断深化课改创新,采用更为先进的符合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主要从教学内容、方式及管理上着手,制定科学合理的中职院校汽修专业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是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中也提出了"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专业课程改革主旨、以核心教材开发为专业教材建设主体、以教学项目设计为专业教学改革重点"的新思路。由此可见,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必须以教学为第一要务,就汽修专业而言,车间实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学校不断加快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和实践的力度,积极引进企业的智力资源大师、名师,参与到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中,相继成立名师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大师皆为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旨在通过校企融合方式,按照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16.
<正>1职业能力的概述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笔者将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去应聘汽车维修工岗位,应具有基本专业基础理论认知能力和汽车零部件拆装与维修的 相似文献
17.
18.
<正>中职汽修专业要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新型人才,就应在注重专业技能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德育教育。教师要秉承言传身教、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时俱进的教育原则,转变错误的思想观念,增强德育意识,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资源,改革评价模式,有效地建立并开展德育新课堂,处处渗透德育教育,助力学生完善自我,塑造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9.
中职汽修专业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难度较高,而汽修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时,可以运用职业能力上的优势,对学生进行专业文化、企业文化、课堂德育及就业方面管理渗透,从而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质变,提高职业认同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