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某车型开发过程中针对整车车内噪声较大的问题,使用实验的方法对影响NVH性能的主要声学零件进行了分析,其中地毯作为最大面积的零件,重点研究不同材料、密度及工艺过程对其吸声性能的具体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针刺毯面中PE淋膜对地毯正面吸声性能影响较大,毯面克重及背部吸声材料覆盖面积的提升都可有效提升地毯正面的吸声性能,在地毯初始方案上进行的改进,包括更改PE撒粉工艺、增加背部PET成型毡覆盖面积,地毯吸声系数提升超过30%,满足了整车NVH性能需求。  相似文献   

2.
双联齿轮是手动变速器的关键零件,对整个变速器的工作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都有较大的影响。从选料、毛坯成形、机械加工、热处理等各个流程着手,介绍并分析了双联齿轮的主要加工成形工艺,结果表明精选原材料27 CD4、采用双向挤墩一次成形锻造方式、碳氮共渗后喷丸处理,可使齿轮齿面硬度达730 HV10、心部硬度达500 HV50,硬化层深达0.4~0.65 mm,金相组织及齿向变形符合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膜片弹簧是汽车离合器中的关键零件之一。其制造过程中普遍采用喷丸强化工艺。本文通过残余应力测试、疲劳试验、弹力衰减试验和断口微观分析,研究了喷丸强化对膜片弹簧疲劳性能和弹力衰减性能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从提高膜片弹簧的使用性能和简化工艺上考虑,应以膜片弹簧凹面单面喷丸工艺取代现行的双面喷丸工艺  相似文献   

4.
膜片弹簧是汽车离合器中的关键零件之一,其制造过程中普通采用喷丸强化工艺。本通过残余应力测试、疲劳试验,弹力衰减试验和断口微观分析,观察了喷丸强化对膜片弹簧疲劳性能和弹力衰减性能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从理论膜片弹簧的使用性能和简化工艺上考虑,应以膜片弹簧凹面单面喷丸工艺取代现行的双面喷丸工艺。  相似文献   

5.
汽车齿轮的损坏,一般出现接触疲劳、端末磨损、牙齿断裂、齿面磨损和齿面“粘结”五种形式。变速器换档齿轮主要是换档时冲击负荷引起的端末磨损损坏,后桥齿轮多为接触疲劳损坏。为了探讨不同碳氮共渗工艺和渗碳工艺处理的零件的静强度,抗冲击磨损能力和抗接触疲劳性能,进行了零件的静强度试验、换档试验和接触疲劳试验。  相似文献   

6.
针对18Cr2Ni4WA钢齿轮,研究了3种不同喷丸工艺,分别进行了喷丸层残余应力及其分布、喷丸层残余奥氏体含量及其分布、喷丸层组织结构及其分布、喷丸表面粗糙度、喷丸层显微硬度及其分布的测试与分析,获得了较优化的钢丸0.50Amm+陶瓷丸0.18Amm的喷丸工艺,为指导生产提供了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热成形零件的成形特性,制定更为合理的热冲压成形工艺,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某车型B柱零件的热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摩擦系数和压边力工艺条件下热成形零件的成形情况。结果显示,摩擦系数、压边力对零件的成形性能影响较大,适当降低零件成形时的摩擦系数,同时增大压边力,有利于提高零件的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8.
对强力喷丸后的表面性能进行度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强力喷丸后表面硬度显著提高,残余奥氏体量大小减小,残余应力为高的压应力状态,但粗糙度稍有增加,局部存在显微裂纹,研究分析了这些性能在滚动滑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和其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电驱动桥的NVH性能与齿轮的重合度有密切关系。文章以我司实际开发的一款电驱动桥产品为例,在传动系统分析软件MASTA中进行齿轮设计和分析优化,比较了大螺旋角和细高齿两种设计方案对齿轮重合度的提升和对系统的影响,得出细高齿设计要优于大螺旋角设计,并通过实车测试验证了细高齿优秀的NVH性能。该设计方法推广应用于后续开发的电驱动桥产品中,同样取得了优秀的NVH表现。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喷丸强化对齿轮材料弯曲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证明经过强力喷丸的齿轮其条件疲劳极限强度比未强化喷丸的齿轮材料条件疲劳极限强度提高30%;20CrNiMoH材料强喷丸化与未经喷丸强化齿轮在50%存活率下的弯曲疲劳S-N曲线幂函数方程的指数分别为-0.075、-0.077,曲线斜率几乎相同,说明喷丸工艺对齿轮材料的弯曲S-N曲线斜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喷丸强化是提高机械零件疲劳寿命的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广泛地用于飞机、汽车及其他制造行业。球形铁丸时零件表面的冲击作用,会使其表层产生残余压应力,能减小零件承载时所产生的拉应力,从而提高其疲劳寿命。为量化分析喷丸强化的效果,用含2%Cu的锻造钢粉末制成连杆和试验试律,对其在喷丸和未喷丸状态下的疲劳特性进行了比较。由于零件的疲劳特性与其表面残余应力有关,所以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来测定零件表面应力大小和应力深度,并确定喷丸强化的最优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经喷丸处理的连杆与试棒的疲劳强度明显高于未喷丸连杆与试棒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12.
邓国栋 《中外公路》2019,39(3):247-251
采用大型直剪仪进行了不同法向应力下粗粒土与混凝土结构接触面剪切试验,通过在混凝土表面预制规则的半圆形凹槽来模拟不同粗糙度结构面,研究结构面粗糙度对接触面剪切位移曲线以及强度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粗糙度的增大,接触面剪切位移曲线的应变硬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接触面剪切应力比(即剪切强度与法向应力比值)随法向应力的增大呈指数型衰减,随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表明粗糙度的增大能提高接触面的剪切强度,能显著提高接触面的表观黏聚力,但对内摩擦角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3.
正在研发过程中,除保证汽车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外,NVH性能控制尤为重要,它正在逐步贯窗整个开发流程。本文主要研究商用车在试制验证阶段,从零部件验收方面,为确保PT/CP样的NVH关键性能,对影响NVH关键性能的关键零部件验收控制做出的要求及工作方案。NVH即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的英文缩写。三者在汽车机械振动中一般是同时出现且密不可分的。驾乘者在汽车中  相似文献   

14.
为消除异常风噪声,提高整车NVH(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性能,文中分析轿车风噪声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将风噪分门别类,对风噪产生的条件进行概述,并针对不同类型风噪寻找有效的控制思路;利用Acrtan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合实车测量,对控制措施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5.
重点介绍了奥-贝球铁齿轮的研制机理和制造工艺技术。采用完善的铸造工艺技术,生产出内部无缺陷的高质量的球铁齿轮铸件,经铁素体化处理后,改善其加工性能,然后应用先进的等温淬火工艺和设备进行贝氏体化热处理,得到硬度较高的下贝氏体+马氏体组织,再经过表面喷丸强化使其大幅度提高齿轮弯曲疲劳性能,从而获得可代替传统渗碳钢的高强度、高耐磨性的硬齿面齿轮。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某车型发动机怠速抖动剧烈造成车身出现裂纹的问题,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性能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建立NVH数学模型从理论上对性能进行计算和分析,并进一步利用能量解藕法原理对悬置进行优化,以提高动力总成悬置的NVH性能。整车主观评价、客观评价和耐久试验表明优化后降低了整车振动,提高了乘坐舒适性,解决了车身裂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激光喷丸后DP980高强钢的残余应力分布特性,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不同激光喷丸次数对材料表面及深度方向的应力分布影响规律。开展不同激光喷丸次数的强化试验,并对试样进行残余应力检测,验证试验与模拟结果的一致性。通过对比激光喷丸前、后试样的表面粗糙度差异,发现激光喷丸后试样表面产生了塑性变形,并在表面形成均匀的残余压应力。在深度方向上,为达到材料内部应力平衡,试样芯部产生了低幅值的拉应力。随着激光喷丸次数的增加,材料表面诱导的残余应力幅值升高,产生更深的影响层。激光喷丸在材料表面诱导的残余压应力增加了零部件内部微裂纹的闭合力、延缓了裂纹扩展速率,可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壳体动态响应的齿轮NVH优化方法,分析了齿轮动态啮合力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获得了动态啮合力的计算模型。结合某款电驱动变速器啸叫实例,采用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获得齿轮修形优化前后齿轮副传递误差、齿面接触应力及动力学响应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齿轮修形优化可有效降低齿轮动态啮合力,减小壳体表面动态响应,从而改善特定工况下的变速器啸叫,提高整车NVH性能。  相似文献   

19.
在实际机械加工中,经常会遇到各类内孔和外圆有同轴度要求的回转类零件。这类零件结构形式多样,一般有较高的热处理硬度,同时生产现场加工设备有限,这些条件往往制约了工艺方法的选择范围;这类零件的内孔和外圆一般有严格同轴度、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但是主要工艺难点还是如何保证同轴度。如何根据零件不同的结构、精度要求及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比较合理的工艺,经济高效地加工出符合要求的合格零件,是每名工艺人员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总结了作者在多年实际生产加工中针对这类零件采用的一些工艺方法和加工技巧,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OTEVA70SC弹簧钢的化学成分、非金属夹杂物、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气门弹簧喷丸强化工艺、热强压工艺和气门弹簧疲劳性能、台架耐久性能等,分析和讨论了材料化学成分、纯净度对气门弹簧用钢性能的影响和喷丸强化工艺、热强压工艺对气门弹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TEVA70SC弹簧钢具有高纯净度、高强度及良好的韧性,气门弹簧在制造过程中采用优化的喷丸强化工艺和热强压工艺,使气门弹簧获得高的疲劳性能和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