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Hypermesh软件对某货车车门进行有限元建模及下沉刚度仿真分析,得到车门应力、应变云图,进行该车门的下沉刚度试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和试验所得下沉变形数据,提出改进措施并计算验证。结果表明,车门有限元模型能反映实际结构的刚度特性,改进后的车门满足车门下沉刚度的要求,该方法为新车门的研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何璇 《北京汽车》2014,(5):39-42
运用Hypermesh软件建立某轻型货车车门的有限元模型,并对该车门的扭转刚度进行仿真,得到相应的位移云图。同时对该车门进行扭转刚度试验,得到各测点的变形数据。通过将仿真数据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证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是可靠的。在此基础上运用OptiStruct对该车门进行形貌优化,提高车门的扭转刚度。改进后的车门扭转刚度有了明显的提高,该方法在不增加结构和材料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车门扭转刚度,为新车门的研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针对在车门开闭耐久试验过程中,某样车车门出现的焊点疲劳开裂问题,在考虑铰链连接、密封条连接及焊点细化建模的前提下,建立车门开闭耐久仿真有限元模型;根据Miner线性疲劳累计损伤理论,对车门开闭模型进行疲劳仿真分析,找出结构设计的风险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方案,进行仿真疲劳寿命预测,最终通过试验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有效性。提出了一种针对车门开闭耐久试验中焊点开裂的疲劳分析优化方法,可以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准确地发现问题并快速解决问题,可以缩短开发周期,节省开发费用,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重型载货汽车驾驶室车门下沉问题,通过有限元模型对车门刚度进行仿真分析与结构优化;同时对该车门装配工艺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发现装配工艺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工艺优化;对改善效果进行试验验证分析,基本解决了车门下沉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乘用车车门护板侧冲击的试验方法,同时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模拟仿真分析,通过车门护板腰部侧冲击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比,证明了车门护板侧冲击仿真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仿真精度,能够指导车门护板在汽车侧面碰撞试验中的改进方向;运用车门护板侧冲击仿真分析方法,优化了某车型的车门护板腰部冲击区域的设计,使之满足车门护板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整车制造完成之前,提前预测关门时车内噪声。首先,将车门关闭瞬间受到的瞬态冲击载荷进行了离散化,进行整车和台架试验,利用传递路径分析(transfer path analysis,TPA)方法求取离散化的载荷。接着,建立了车门的有限元模型,将求取的离散化载荷作为车门有限元模型的输入量。最后,建立了车内辐射噪声的时域边界元模型,将车门的瞬态有限元振动响应映射到时域边界元,以预测车内噪声。结果表明,仿真数据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验证了通过车门关闭瞬态载荷的离散化和声固耦合分析来预测关门时车内噪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同,异种材料结构在环境温度变化时会发生变形,并影响最终的装配性能。基于ABAQUS平台建立CFRP/AL车门防撞梁有限元模型,对防撞梁在温度变化时的变形进行了研究。基于仿真分析结果,利用二次样条函数对仿真结果进行插值,预测CFRP层合板的变形,快速计算CFRP/AL车门防撞梁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形。通过仿真运算及插值结果针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及比较,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并利用二次样条插值函数匹配CFRP/AL车门防撞梁非线性趋势,为装配变形补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卡车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正面固定障碍壁碰撞仿真,在车身结构变形和乘员生存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对碰撞后车门开启性能进行了评估分析,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改进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mesh和LS-DYNA建立某SRV白车身车门有限元模型,进行车门有限元碰撞仿真分析.针对该车门侧面抗撞性能差的情况,采用拼焊板对车门外板进行结构改进,提高车门抗撞性能,保证乘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汽车车门的安全性能,提高乘车舒适性,实现车门轻量化,研究车门内板厚度对车门模态的影响。以某汽车前门为研究对象,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建立车门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汽车车门模态仿真分析,建立内板厚度不同的车门模型,根据内板厚度,划分为5种工况,分别进行模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内板厚度增加,车门固有频率逐渐增大,车门模态振型规律性变化,对车门安全性、乘车舒适性和汽车轻量化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轿车侧门防撞杆对车门侧碰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照法规,结合结构非线性动态接触碰撞响应的有限元软件LS—DYNA,对某轿车前车门进行有限元碰撞模拟分析;在不改变防撞杆质量的前提下,对改变防撞杆的截面形状、放置位置以及安装方式等8种设计方案对车门防撞杆进行改进;并通过比较分析改变前后车门侧碰的特征参数,得出防撞杆最佳改进方案,为车门防撞杆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车门垂直刚度是车门各项性能中最重要的指标。针对某轻型车后门总成设计,通过试验与力学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对标车车门及铰链垂直刚度。基于行业标准及有限元仿真分析,进行某轻型车后门铰链、铰链加强板、后门钣金结构的优化设计,同时提出了车门结构设计与优化的方法,并通过台架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后门总成垂直刚度明显提高,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汽车在侧碰试验过程中出现的车门开启问题,结合门锁子系统试验、试验拆解与变形分析以及侧碰仿真,系统化的分析导致车门开启的原因,确认导致车门门锁解锁开启的主要原因是门锁区域局部变形过大,导致外开把手弹出解锁,使得车门开启。结合文中提出的能够反映门锁区域局部变形与承受冲击载荷的量化指标,提出了一种结构优化方案,仿真结果显示优化方案的相关指标可减小70%以上,能够有效改善门锁区域局部变形及其承受的冲击载荷作用,有效防止门锁在侧碰过程中解锁开启。优化方案的侧碰试验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试验中门锁区域局部变形小,车门未开启。本文为解决侧碰过程中的车门打开问题提供一种分析方法与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有限元的车门模态分析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atran软件和Nastran软件对车门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和模态分析,得到了车门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车门的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较好的反映了原结构的振动特性;车门与整车存在相近频率.通过优化车门上部分零件的厚度可避开相近频率,为今后新车门开发打下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车门密封条在装车过程中存在间隙问题,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建立车门密封条三维仿真模型,分析车门密封条与车门钣金安装间隙的原因,并对车门钣金安装孔间距的进行优化,解决了车门密封条与车门钣金安装间隙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采用HyperWorks,针对某型商务车车门开展自由模态、柱碰安全及加载1 000 N垂直向下作用力工况的垂向刚度、静强度有限元仿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存在轻量化空间,据此设计了两种轻量化方案,分别对两个方案的车门进行了各项性能的仿真分析,结果显示轻量化方案一车门各项性能满足主机厂要求,并具有较好的轻量化效果;方案二车门在加载垂向力工况下的内板静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屈服强度,无法满足客户要求。相关研究可为客户提供基于马钢材料开展车门优化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PBL剪力连接件受力性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首先,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某大桥PBL剪力连接件的实体模型;其次,基于有限元模型,对影响PBL剪力连接件受力性能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钢板开孔直径、贯穿钢筋直径、贯穿钢筋强度、是否设置贯穿钢筋等5个影响参数值进行分析;最后,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推出试验得出的数据和经验公式计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应影响参数下,有限元计算结果与两组数据的差异均在合理的范围内;应用ANSYS对PBL剪力连接件的受力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是可行的,可以辅助推出试验和经验公式对PBL剪力连接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使用Altair公司前处理软件HyperMesh,根据"原始方案"方向盘的模态试验状态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并使用OptiStruct求解器进行求解;然后对该有限元模型进行标定,确保模态仿真求解的结果和模态试验的结果一致,证明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性;最后基于准确可信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分别对几种改进的方向盘结构设计方案进行验证,最终获得满足模态标准要求,同时也满足减少重量和降低成本的轻量化要求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基于实测试验场道路载荷谱进行动力总成壳体疲劳寿命预测的方法,通过三向加速度传感器实测可靠性试验路面上动力总成壳体悬置点位置载荷谱数据,应用n Code Designlife进行有限元分析软件,考虑对材料的S-N曲线进行修正,进行动力总成壳体模型疲劳寿命仿真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得出动力总成壳体方案满足疲劳寿命仿真要求的结论。并且得到的疲劳寿命云图,可以发现疲劳寿命薄弱位置,为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该方案通过了整车可靠性试验,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全铝车身电动轿车正面碰撞的耐撞性,应用ANSA建立了全铝车身电动轿车的有限元模型。依据C-NCAP对车身加速度、碰撞速度、车门变形量指标的规定,在LS-DYNA中对所建的全铝车身电动轿车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仿真碰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全铝车身电动轿车在正面碰撞过程中车身加速度大,在0.033 s时加速度达到最大值59.6g,高于C-NCAP指标中的目标值50g;前侧车门的最大变形量为41.72 mm,高于C-NCAP指标中的目标值40 mm。针对全铝车身电动轿车正面碰撞存在的问题,设计使用4因素3水平的标准正交矩阵,对全铝车身电动轿车的车身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调整。利用LS-DYNA依次进行仿真计算分析,确定了各因素对车身加速度影响的主次顺序;对仿真结果进行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和显著性分析,获得了最优方案,即前防撞梁厚度3 mm,吸能盒厚度3.5 mm,前纵梁厚度2.8 mm,前防撞梁材料7003。优化结果表明:与基础模型方案相比,优化后车身加速度降低了23.8%,前侧车门变形量减小了9.6%,增强了全铝车身电动轿车的耐撞性,为全铝车身电动轿车正面碰撞安全的设计与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