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佚 《摩托车信息》2013,(11):120-121
2013年,中国摩托车行业仍旧面临着严峻的市场考验;不论是制造厂商、代理商还是经销商,都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份困苦。很多企业在坚持的过程中对行业表来产生了怀疑,甚至绝望。产业转型过程中的阵痛,在很多人眼里是难以承受的,但是在智者的眼中,却充满着机遇。在市场转型过程中,大运因势而变,找到了一条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在圆满完成公司上半年目标的基础上,实现了市场结构的调整,在萎靡的市场形势下递交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2.
翁鉴轩  孙洁 《轿车情报》2007,(10):168-169
在大多数人眼里,汽车运动往往与金钱、疯狂联系在一起。不过,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办的“壹基金”明星慈善赛却展示了赛车温情的一面。在国际巨星李连杰的号召下,这场慈善赛吸引了众多明星的加盟。在当日一系列的赛事活动中,观众们不仅观看了精彩的赛事,还近距离接触了自己的偶像,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获得快乐。明星慈善赛,以快乐的名义赛车,以赛车的名义行善。[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少杰  海松 《汽车驾驶员》2008,(1):112-112
背景信息 一汽的马自达6轿车在中国取得了成功之后,马自达公司于2006年3月在中国市场推出了马自达3轿车,并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了重新设计。马自达3轿车的外形时尚动感,动力充沛,而且继承了马自达6的良好的操控性能,在上市后受到了很多年轻时尚的消费者的钟爱。不过由于马自达3实行了产销分离,在长安福特生产,在一汽马自达的销售网络销售,  相似文献   

4.
张鑫 《车时代》2008,(8):238-241
莱科宁又遭遇意外了!这位前迈凯轮车手在银箭的时候就运气颇差,总是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如愿夺分甚至是完赛,转投法拉利之后,曾经的倒霉先生终于转了运,除了拿到了世界冠军头衔,在08赛季之初的开局也颇为顺利。不过,最近两站比赛他就没那么幸运了,刚刚在加拿大站被汉密尔顿追尾退赛,在法国却又再次发生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在网上看到相声演员姜昆老师以前的一个段子,大致意思是有一款爷新买了辆切诺基,停在人流众多的路上显摆。第二天下来一看,心疼坏了:不知谁在车后标牌“4×4”的旁边划了“-16”。怎么办?只能开到修车厂,喷漆,抛光。这回不敢显摆了,停到角落里。可过了一天,下楼一看,算术题又做好了,  相似文献   

6.
翟方虎 《摩托车》2012,(6):96-97
据车主讲,该车状况—直良好。大约一个月前,在骑行过程中,发动机突然熄火。开始并不知道具体原因,自己检查一番也找不到问题所在,只好拉到一个车行去维修。后来,车行俭查出有一个保险烧坏了,于是便更换了一个新的保险,故障随之消失。在正常骑行几天后,车主又一次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心爱的CBR600RR在路上再次“趴窝”。由于有了之前的经验,车主发现还是那个保险被烧坏了,就直接更换了新的保险再次上路。  相似文献   

7.
双龙归海     
在淡出人们视野两年之后,双龙又回来了。他们在中国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打算在SUV市场分一杯羹。 对于双龙最近的记忆还是2009年1月,上汽宣布放弃对双龙成为首家在2008-2009汽车工业危机中破产的车企。在双龙进入破产程序之后,发生了工人暴动,愤怒的人们占领了工厂,要求政府出面维护他们的权益。暴动持续了77天,一直到2009年9月份,双龙才开始恢复生产。  相似文献   

8.
2008年,“加油!加油!”2008年的夏天,已经成为一名研究生的我再一次来到了西宁,参与了环湖赛的志愿者工作。今年,我在比赛过程中做收容车上的翻译工作,同时,在每天比赛结束后,帮助后勤组做一些工作。但在比赛过程中,由于一些临时的情况变化,我也在救护车上做了两天的翻译工作。今年,在我去工作之前,  相似文献   

9.
尹薇 《轿车情报》2005,(4):116-117
在迷人的iPod在征服了我们口袋和背包的同时,整个汽车行业也被征服了。在认识到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科技小玩意儿的力量之后,很多包括大众的名车家族发起了和iPod搭配促销的活动,宝马甚至推出了整合了iPod适配器的车,而阿尔派等汽车音响的专业制造商的加入更是把这股热潮推到了高峰。因此,请记住,即便你有了车,但还没有iPod,那也没啥值得炫耀的……  相似文献   

10.
《轿车情报》2011,(7):188-191
德国人发明了汽车。而美国人则给生活安上了轮子。确实,在亨利·福特发明T型车之前,汽车一直是上层社会的消费品。高昂的售价和奢华的装饰让汽车远离普通劳动人民。这一切在1905年得到了改变,福特推出了普通人买得起的T型车,汽车得以在世界大行其道。在美国有限的200多年的历史里,有关汽车的历史占了几乎一半。可以说,汽车是改变美国历史的推动力,也是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在这个崇尚自由民主的国度里,  相似文献   

11.
张立 《经济导报》2010,(15):16-18
房子,现在只要你在中国,所有的媒体、所有人的目光和梦想似乎都聚焦在房子上面了。房子成为了全中国的话题,高房价在成为无数人的梦魇的同时,却又造就了大量的财富神话。似乎在中国,只有房子才是最好的投资品,只有房子才是人生成功的标准,房子逐渐成为了财富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2.
在经历了去年的价格大战后,很多汽车经销商已经伤痕累累,无力再战。厂家和商家均开始意识到,无序的价格战只能导致两败俱伤,商家和厂家的利润大幅度下降,一些经销商甚至因此退出了汽车经营的圈子。而消费者则在多次的降价潮后更加冷眼旁观,即使潮退了也决不伸手掏钱。经销商为卖车在营销策略上挖空心思,想绝招数,于是“价格联盟”便粉墨登场了。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道路交通状况与我国有很多不同,汽车多于其他车辆,车流大.平均车速高,高速公路出入口多等。同时,美国的通行规则与我国也有很多不同。笔者在美国培训学习期间,考察了美国康涅狄格州机动车管理局,考取了美国驾驶证,在美国驾车行驶5000多公里,对在美国安全驾驶汽车了解了一些基本常识,取得了一些实际驾驶经验,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4.
皇冠轿车是日本汽车工业的一颗明珠,自1955年诞生至今,皇冠轿车已经经历了50个年头,在经历了11次换代以后,如今新的一代皇冠轿车已经诞生,并已确定拿到中国生产。早在1964年,第一辆皇冠轿车由日本丰田公司出口到中国,随后的几十年间,皇冠轿车通过不同的渠道进入中国,在没有特约维修站的情况下,一批批的皇冠轿车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其中一大部分现在还在使用,从此皇冠轿车声名鹊起,在人们心中树立了极高的口碑。  相似文献   

15.
在国内豪华车这一细分市场,奥迪多年来一直是老大,宝马近两年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据估计.2006年奥迪在国内的销量将能达到甸纪录的水平,会在8万辆左右.宝马也能达到2万辆左右,其他豪华品牌和它们根本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的奥迪并没有放弃领跑者的位置.通过组建奥迪事业部,合并了销售渠道,优化了业务流程,明确了职能,为其在中国进一步发展作了充分的准备。在事业部成立半车之后,一汽奥迪开始了自己的大动作,将2006年3月刚在德国上市的奥迪Q7引入国内,陆续还会有其他新车型引入。不断丰富的产品线对于公众全面了解这一豪华品牌无疑是大有好处的,对于进一步树立豪华品牌形象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6.
翁鉴轩 《轿车情报》2008,(1):188-188
在国际轮胎行业,有一项最具影响力的轮胎展会——埃森轮胎展,始于1960年,通过近半世纪的发展,得到了行业内的一至认可。07年末,这项国际化的专业展会首次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一时间,全球各大轮胎品牌迅速汇聚。在琳琅满目的轮胎展区中,我们看到了致力于打造高端轮胎品牌的倍耐力,并有幸采访了倍耐力中国区商务总监鲁卡先生,对于倍耐力近期在中国市场的动作,以及品牌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车海领航     
《摩托车》2012,(5):56-59
2000年,Yamaha推出了TMAX的第一代车型。迅速在大型踏板车市场开拓出了一片新的天地。在实际意义上,TMAX打破了踏板车型多采用单缸及小排量发动机的传统格局,以排量达到500mL的并列双缸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此外,Yamaha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将TMAX的发动机“藏在车内”这样大幅改善了踏板车“头重脚轻”的“缺陷”,使车辆的操控上了一个台阶。但是,对于那些喜爱“大绵羊”的人来说,他们难免会“耿耿于怀”。因为,在十余载中,Ydmaha只对TMAX进行了一次较大幅度的改良。现在,车迷期盼已久的一天终于到来了,因为排量升至530mL的20l2款TMAX已跃然眼前。  相似文献   

18.
翁鉴轩 《轿车情报》2011,(6):240-243
WRC终于熬出头了,在雪铁龙与福特上演了两年的“二人转”后,拉车车迷们终于等来了新成员。在意大利撒丁岛上,MINI携旗下当红车型Countryman强势回归,同时,也拉开了WRC复兴时代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张鑫  邵笑 《车时代》2007,(5):64-67
车市里的新车越来越多了,各个细分车型的种类也越来越全了。就在人们还在对各款家庭轿车的性价比反复为难时,就在人们还在为选择家庭用车还是工作,商务用车难以取舍时,骊威的首度亮相,给消费者带来了眼前一亮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2005年3月21日,国产皇冠在中国天津下线,这是皇冠在日本本土以外的第一个制造基地。国内投产的车型是皇冠的第12代产品,2003年12月在日本上市。论起皇冠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竞争以手里除了奥迪,其他的都应该算是晚辈。最早的皇冠大量进入中国已经是20年前的事了,其间经历了数次换代,累计进口了不下40万辆(非正常渠道进入的不包括在内)。应该说,是皇冠第一次让国人领略了高档车,并且为了丰田日后在中国的品牌形象打下了基础。但从第10代车型以后,皇冠就不再出口中国市场,而且这中间经历了一次换代(第11代皇冠没有进口),一别经年,这个老朋友再加到我们中间,不但没有老态,反而愈发显得年轻,这——还是那个我们曾经熟识的皇冠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