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算法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现有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的分析和对"停车线法"及"冲突点法"的具体比较,总结出各种方法的优劣,同时提出基于"冲突点法"思想的混合模型,对计算交叉口通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由于道岔结构的复杂性,以往对道岔温度力及由此引起的位移的计算采用简化后的"无限长梁"模型进行.该模型从结构上及有关假设条件上来看在许多地方与实际情况不符.文章所提出的新的计算方法采用了与实际结构形状较为符合的计算模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算例表明,这种方法具有与实际结构相近、人为因素减少,计算精度高等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首先根据异形截面双向偏心柱正截面承载力相关曲线的特点,采用曲线拟合方法,构造出一个可以表达各种异形截面柱"真实相关曲线"的相关方程——近似相关方程.然后,利用该方程作为承载能力约束方程,建立了异形截面钢筋砼双向偏压柱正截面承载能力的统一计算方法——相关方程法.该方法计算简便,公式统一且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4.
配送中心储位分配决策方法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际运行中,储位分配是配送中心仓储管理的一个引人关注的重要问题.综合"公平份额分配准则"方法和ABC分类决策方法的成果,在综合考虑关键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目标数学模型,模型中的计算系数用变异系数确定,最后用动态规划法进行实例计算,验证了关键因素储位分配决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导体回路自感的定义,给出了计算"无限长"电缆单位长度上自感的一般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其近似结果与常用的求"无限长"电缆中部附近单位长度上自感的结果相同,故可简单的取其中部附近单位长度的自感作为"无限长"电缆单位长度上的自感的近似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定量反映民机"座级"、"设计航程"与直接运行成本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利用NASA 97方法为各种样本机型在不同的长短结合的"飞行航距"下生成直接运行成本样本点,确定"型别等级"民机市场直接运行成本与"飞行航距"的函数形式并计算回归系数的估计量,以此分析"座级"、"设计航程"与各个回归系数估计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给出"型别等级"民机市场DOC的计算模型函数,通过OLS方法估算模型的回归系数.通过与NASA 97方法对4种样本机型产生的10个样本点的比较,发现模型计算的最大相对误差为0.086,因此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7.
ANSYS软件在有垂直防渗墙的堤坝及地基渗流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渗流场与温度场微分控制方程的可比拟性,根据渗流场基本方程及定解条件,运用ANSYS软件中"生死"单元技术及网格自适应功能,对具有垂直防渗墙的堤坝及地基的复杂渗流场问题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计算分析复杂边界、多种介质的渗流场.  相似文献   

8.
"零弯矩法"应用于斜拉扣挂索力确定的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中,无支架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施工方法目前使用最多,扣索索力的确定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应用"零弯矩法"计算扣索索力会出现负值和不均衡的情况,分别从公式推导和计算实例说明这一点,并指出了"零弯矩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计算智能作为生物智能的计算机模拟,包含模糊系统、神经网络系统、进化计算等新的算法.这些学科的共同特点是通过"仿生"和"拟物"使问题得以解决.结构优化同计算智能的结合必将产生结构优化设计新的分支,即结构智能优化设计.简要介绍计算智能和结构进化智能优化设计.结合两个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简单算例来说明计算智能在振动工程领域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轨道客车结构随机振动精细分析计算方法和工程应用系统.将求解随机振动的虚拟激励法与分体耦合式振型分解法相结合,大幅提高了结构随机振动分析计算的效率,使车辆动力学计算模型与静强度分析模型的规模有相同量级;有效地处理了比例阻尼和非比例阻尼共存同一模型的复杂阻尼体系,保证数值计算精度.可采用有限元法建立车辆整体结构动力学精细模型,以轨道不平顺谱作为输入激励载荷,进行随机振动仿真计算,除了将车辆运行平稳性的评价精度从"体"提高到"点"外,可以直接进行结构随机应力计算和疲劳寿命评估,从而形成车辆结构全生命周期的完整仿真体系.开发了工程应用系统,并通过工程实例证明方法和应用系统的有效性.实例给出25T型客车详细的结构随机振动响应分布,表明利用该系统可以揭示轨道客车结构任意部位的动态行为和减振效果,扩展了现行车辆系统动力学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