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研究国内外公路路况预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本省高速公路实际情况,在国内首次综合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与马尔可夫方法建立了高速公路路况预测模型,该模型引入指数累加生成法和对数轻加生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突出了数据的规律性,并首创了公路路况动态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2.
灰色理论及其组合模型在交通运量预测中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钟霞  吴中  王丽 《交通标准化》2004,(12):35-38
在灰色预测理论与方法中,由于利用累加生成手段和微分方程描述的灰色模型,在一定预测时段内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和实用性,为将误差降到最小,本文以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利用拉格朗日乘数,确定出灰色模型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最优组合权数,结果表明其组合模型比灰色模型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单独使用时有更高精度,故对交通运量预测工作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事故预测中的灰色预测GM(1,1)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探讨了灰色模型GM(1,1)在道路交通事故预测中的具体应用,介绍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的灰色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GM(1,1)模型,并用其分别对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交通事故量进行了预测,其结果是可信的。GM(1,1)模型是最常用的一种灰色模型,它对于“不确定问题”的研究的主要意义是通过信息覆盖,构造生成序列的手段来寻求现实现象中存在的规律,可以相对减少对历史数据的依赖性和“少数据建模”的特点。它尤其适合于交通事故预测这样“小样本”的随机不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4.
依据条件数法和特征分析法对采油工程中的灰色模型的病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两者在判定模型病态性方面的优劣,并根据最小二乘解析式分析了数乘变换对灰色模型参数的影响,文中还就Gershgorin定理分析了灰色模型病态的缘由,指出累加和最小二乘法是导致灰色模型病态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5.
按灰色系统理论观点,一个随机过程被看作灰过程,并且其中混含的任意噪声可以通过积分生成变换技术滤除。利用IGO滤波方法,建立了被任意噪声污染的两类灰色控制系统模型,基于这些模型,可望设计出适应好,鲁棒性强,抗噪性能优的灰色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货运量预测对铁路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灰色模型的预测结果精确度受原始数据变化幅度的影响较大,且要求累加生成的数据列具有指数性质的缺点,采用带波动的多项式来替代GM(1,1)模型中的指数形曲线,并通过马尔可夫链对其预测结果进行修正,从而建立改进的灰色-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同时利用该改进模型对我国铁路货运量进行预测,并与传统的GM(1,1)模型、改进的GM(1,1)模型和灰色-马尔可夫模型3种预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预测结果可指导铁路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7.
科学的货运量预测对公路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灰色模型的预测结果精确度受原始数据变化幅度的影响较大,且要求累加生成的数据列具有指数性质的缺点,采用带波动的多项式来替代GM(1,1)模型中的指数形曲线,并通过马尔可夫链对其预测结果进行修正,从而建立改进的灰色-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同时利用该改进模型对我国公路货运量进行预测,经分析表明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预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预测结果可指导公路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不等时距灰色预测模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提出了一种不等时距灰色预测GM(1,1)模型的方法,弥补了等时距GM(1,1)模型的不足,通过诸多的实例分析,结果理想可靠,有较好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供水管网经济、可靠、科学的规划改扩建,给出一种基于记录时间较短、历史数据较少的用水量序列的GM(1,1)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把原始用水量序列累加处理生成新序列后,用指数关系式拟合,通过构造参数矩阵,确定辩识参数,建立灰色模型的微分方程。通过对灰色预测方法建模机理的研究建立城市用水量预测GM(1,1)模型,并以东北某大型城市用水量为原始数据进行实际预测,模型精度检验的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等级为高精度预测。该预测方法应用于S市的中长期用水量预测,为S市供水规划改扩建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0.
GM(1,1)预测模型在路基沉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控制老路拓宽中的差异沉降,需要对新路基进行沉降预测.取沉降观测点在相同观测时段内的沉降量为原始序列,将其作1次累加生成1次累加序列,根据GM(1,1)模型建立灰色微分方程,解微分方程可得方程的时间响应序列,并采用后验差法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通过对贺家坪连接线新路基的实测沉降数据的分析,证明将灰色预测模型GM(1,1)应用于预测路基的沉降量是可行的.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应不断代入新近的实测数据,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我国汽车运用工程中有关型号编制规则 ,使用、试验、维修等方面的一些标准和规范。并针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省西部大多是崇山峻岭,地形、地质情况非常复杂,为满足高速公路的各项技术指标,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隧道穿越其中,这对隧道施工的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我省在建最长的某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实现了"零伤亡"目标的实际,介绍了其在施工安全生产方面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3.
从各项宏观指标看。2004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近十几年来最好的时期。以此为基础。明年中国社会发展有哪些大趋势呢?请看来自中国社科院的预测报告。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到课率不高的现象,本文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认为教师可从"活学活用"的角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实践证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规划是必须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的政府行为,公众参与是城市规划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表现为普遍性不足、制度缺失、效果欠佳等方面.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参与,就必须增强公众参与规划意识、健全公众参与规划制度、设立公众参与规划的机构.  相似文献   

16.
文化中的翻译与翻译中的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篇章语言学的发展,使 我们对有着跨文化和跨学科特征的翻译活动本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即翻译不仅是把源语转换成目的语的过程,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转移,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媒介,是一种跨文化行为,本文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分析翻译和文化的关系,提出了“文化中的翻译”,“翻译中的文化”,“文化翻译”,“翻译文化”等不同概念,对其意义进行了界定,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梳理和诠释。认为翻译活动受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双重制约,只有将语篇置于更为广阔的文化语境之下,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解决翻译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引言   日本与南洋的海上贸易在16世纪末及17世纪达全盛期.德川幕府积极利用在日华人去促进南洋贸易.作为翻译员(唐通事)、商人、船长、水手及造船技师,日本华侨对17世纪日本的南洋贸易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X染色体STR位点DXS6799、HPRTB在西安汉族、西藏珞巴族的遗传多态性。方法应用PCR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西安汉族DXS6799检出6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在0.0160~0.4840之间,女性和男性的个体识别率分别为0.8516、0.6157;HPRTB位点检出8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在0.011~0.290之间,女性和男性的个体识别率分别为0.7974、0.7039。西藏珞巴族DXS6799检出5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为0.0222~0.6074之间,女性和男性的个体识别率分别为0.7684、0.5805;HPRTB位点检出5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在0.0420~0.3866之间,女性和男性的个体识别率分别为0.8661、0.7029。西安汉族、西藏珞巴族女性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DXS6799和HPRTB有较高的个体识别率和非父排除率,在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市郊铁路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滞后、缓慢。通过国内外比较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提出阻碍中国市郊铁路健康快速发展的三方面问题:一是缺乏有规模、流动性强的基础设施网络,使发展市郊铁路缺乏基本条件;二是城市和铁路部门长期未能跳出所在部门的思维定势,对市郊铁路的城市交通作用缺乏认识;三是铁路运输市场由铁路总公司垄断,使市郊铁路的各类市场激励措施难以发挥作用。基于此指出,市郊铁路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挥市郊铁路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同时改革铁路运输市场,促进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20.
物联网是建设智慧校园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首先介绍了物联网的定义、发展历史和运行工作过程,然后根据物联网技术的特点从教学、智慧图书馆、智慧节能、平安校园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物联网在智能校园中的应用,为物联网技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建设智慧校园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