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随着交通流模拟的需要及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出现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的交通流模型。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由一系列车辆运动应遵守的运动规则和交通规则组成,并且包含驾驶行为、外界干扰等随机变化规则。文章介绍了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产生与发展,总结和评述了国内外各种元胞自动机模型,并对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具有交警的二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由交警控制路口的交通流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有交警的模型与无交警的模型具有一些定性的区别。在有交警的模型中,自由运动相消失,一级相变特征消失,堵塞相大幅度向高密度端移动,交通性态显改善,系统的性质对系统尺寸和样本都不敏感。  相似文献   

3.
研究城市路网交通流的动态特性,揭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交通事故的产生原因和规律,能为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元胞自动机模型是研究城市路网交通流动态特性的一个有效工具,能够再现许多重要的交通流特征.从路段模型、交叉口模型和路网模型3个方面总结和评述了国内外各种典型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车辆起讫点分布、路径选择行为、双向通行多车道路段车辆换道规则、不同控制交叉口的车辆更新规则以及网络拓扑结构等方面进行改进,可以提高元胞自动机模型在城市路网交通流仿真中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车辆当量换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一维元胞自动机模型用于模拟周期性边界条件下高速公路的车流运动,用随机慢化FI模型对一定交通环境下车流的车速与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仿真分析。探讨了不同车型和车速对道路最大流量(最大通行能力)的影响。依据不同车型在同一道路上的不同通行能力,提出了一种不同车型车辆之间当量换算系数的确定方法。在模拟仿真过程中,考虑不同类型车辆的最大行驶速度及所占空间不同,仿真模型具有不同的参数。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不同车型的交通流基本图,根据相同道路条件下的最大流量值,给出了以通行能力作为基准时当量换算系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根据拖挂车在弯道行驶的受力情况,推导出在车辆正常行驶和发生甩尾情况下车轮的行驶轨迹;并设计了状态感知向量及分量取值条件,以便驾驶员能对当前交通状况和外界环境的感知作出相应地加速、减速和转向等决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重型拖挂车弯道转弯模型。设计了一组特定环境下转弯路段的交通流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对存在拖挂车较多的弯道设计参数进行检验和修正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的车辆换道规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元胞自动机模型应用于周期性边界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的换道规则模拟,并对不同条件下交通流的平均速度和流量进行仿真.基于驾驶员的性格差异,提出了更灵活的弹性换道规则,并探讨了不同换道规则对交通流流量等参数的影响.在计算机仿真过程中,通过变换交通流密度,得出了与不同换道规则对应的交通流基本图.结果表明:相对于以前的模型,遵循2种新规则的模型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效能;从安全性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可得出较优的换道规则.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频繁换道对交通流的影响,构建一种考虑频繁换道倾向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对NGSIM车辆轨迹数据进行提取、统计分析,研究车辆速度、车头间距对车辆换道倾向的影响;改进换道概率函数刻画上述影响,并定义驾驶行为倾向函数表征频繁换道对目标车道紧邻后车的影响,构建考虑频繁换道倾向的双车道元胞自动机STCA-FLC模型.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8.
以无灯控行人过街对交通流影响为分析目标,在综合考虑行人穿越行为及车辆行为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行人及车辆元胞自动机模型规则,尤其是在模型中提出了行人等待区的概念及基于等待区内有无行人的车辆行为规则。以上述模型为基础,通过对不同行人产生概率及速度快的行人比例情况时路段交通流演化趋势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短连线交叉口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采用开放性边界条件,模拟了短连线交叉口的交通流.研究了交通信号灯控制下短连线交叉口的交通流特性.分析了相位差、连线长度、信号周期、产生概率、消失概率对交通流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长连线交叉口来说,短连线交叉口交通流量不仅决定于上游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而且与连线长度、信号周期和相位差相关;连线长度确定时,存在使主干道和支线交通流量达到最大的最佳相位差;随着连线长度的增大,相位差对主干道和支线交通流的影响逐渐减弱;在最佳相位差时,信号周期长度对交通流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快慢车辆主动换道特性的双车道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现实中车辆的主动换道的交通现象,在典型的对称双车道元胞自动机(STCA)模型的基础上,分别考虑快车和慢车不同的主动换道行为,建立了一种新的对称双车道元胞自动机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由于快慢车辆主动换道特性的引入,有效地抑制了2种慢车堵塞的形成,增加了混合交通流中间密度区域的流量。模拟结果显示,新模型中车流的相分离受慢车影响较小,符合Knospe提出的换道原则;局部密度区域的车辆换道率的增加使堵塞难以长时间存在,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元胞自动机(CA)的自行车流建模及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晋  王慧  李平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1):125-129,134
为研究城市复杂的混合交通,通过分析自行车的行驶特性,建立了包括元胞尺寸、速度、状态空间及属性、元胞的邻域与局部元胞演变规则的单向自行车二维CA模型。理论分析和数字仿真表明,该模型不仅能灵活有效地描述自行车流,而且其速度-密度特性和最大通行能力的数值范围均符合实际或经验数值。利用该模型还分析并仿真了车道数对单车道自行车通行能力的影响:随着车道宽度的增加,单车道通行能力随之增加,但幅度呈递减趋势,且车道数增长到一定时,通行能力不再继续增长。  相似文献   

12.
根据行人运动的实际特点,提出了一种概率型元胞自动机疏散模型,对某教学楼层楼道疏散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了楼道宽度对疏散过程的影响,多次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再现行人疏散过程;楼道宽度对疏散过程有较大的影响,但随着楼道宽度的增大,对疏散时间的影响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强制换道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元胞自动机的原理及其在换道模型建立中的应用。用模糊控制原理模拟车道变换过程中的判断过程,分析现有的模糊控制强制换道模型的不足之处,考虑到实际交通情况的多样性,提出了更为细致的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强制换道模型,并验证了新模型更能符合现实情形。  相似文献   

14.
吴伟  杨晓光 《交通与计算机》2010,28(2):21-23,46
针对VDR模型中慢启动规则存在不尽周严的地方并考虑车辆的相对运动情况,提出了考虑车流实际运行状态的一维元胞自动机模型。数值模拟表明,新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实际车流的运行状态,并达到更高的路段平均速度和流量,而且避免了VDR模型中的不合理停车,使车辆在路段上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5.
在高速公路的营运过程中,新技术的不断推广与应用,特别是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普遍应用与系统结合,使得交通信息系统越来越庞杂,交通状态更加难以把握,信息处理面临新的挑战。就高速公路的营运过程中如何判别交通状态,何时出现拥堵问题,运用时序分析法从理论上给予分析研究,给出高速公路交通流信息系统处理的理论研究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