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既有线提速至200 km/h工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第六次大提速中我国铁路既有线提速200km/h的线路延展里程达到6003km,与低速相比较,200km/h对工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我国既有线提速200km/h要同时满足200km/h动车组、120km/h货物列车、25t轴重双层集装箱共线运行。为使广大工务工作者更好地适应200km/h的高标准、高平顺性的要求,本文主要从作者亲身参加第六次大提速多次试验中发现的14个问题,对晃车现象进行分析,反思在设计、施工,验收、养护维修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了200km/h地段工务在检测、作业、复测、安全、管理、培训等方面对策和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研究结论:适应200km/h的高标准,提出工务工作的初步对策,包括:检测问题,作业问题,加强钢轨管理问题,轨道结构,长波长检测,大机配套,道碴管理问题,消除曲线、道岔位置不准、坡度不准的问题,试验确定200km/h轨道动态、静态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的问题,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天窗配套,做好路基排水,抓好治安防范、防盗、防护等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应重点研究:大机的引进及配套,静态检测工具和工区作业工具的研发,预防性打磨规律的摸索,弄清路基沉降规律以确保过渡段刚度均匀;提高桥梁抗挠曲变形的刚度,通过设计、制造、施工等多个方面综合采取措施提高道岔结构本身和岔区的平顺性,以及既有线客车提速200km/h对桥梁的振动问题和疲劳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铁路自1997年4月1日全国实施第一次大提速以来,繁忙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已由原来的11Okrn/h提高到160krn/h,有些线路最高达到200krn/h。截止2002年,全国铁路提速总里程已达到13838km,占全国铁路繁忙干线总里程的70%。  相似文献   

3.
既有客货共线铁路提速200km/h桥梁相关技术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前5次铁路大提速桥梁暴露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国外既有线提速或高速铁路桥梁主要技术标准要求,讨论了既有客货共线铁路提速200 km/h的竖向动力作用等问题,从提速加固与养护维修等方面提出了既有客货共线铁路提速200 km/h的相关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4.
1 前言 根据铁道部要求,京沪铁路在第六次大提速时,列车通过速度要求达到200km/h,道岔通过速度是大提速的关键之一。60kedm钢轨12号提速改进型(VZ200)道岔其设计先进,结构牢固,养护工作量少,是一种适应我国铁路重载、快速的发展和需要的新型道岔,将大量铺设在提速线路上。  相似文献   

5.
论述既有线进一步提速到200 km/h的必要性和技术可行性;针对进一步提速的实施内容,提出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介绍3次200 km/h提速综合试验的概况。认为采取系统试验研究能够解决提速200 km/h的关键技术问题,确保第6次大提速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透视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我国铁路实施的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沪昆(浙赣段)、胶济线等既有干线有6003km达到了时速200km,部分有条件区段列车运行速度可达250km/h。这次大提速,不仅标志着我国铁路既有线提速跻身世界铁路先进行列,而且在许多方面实现世界铁路首创。一是在繁忙干线实施时速200km提速,提速线路延展里程一次达到6003km,部分区段达到时速250km,无论是一次提速到时速200km线路里程总量,  相似文献   

7.
外锁闭提速道岔的应用,保使列车通过速段快,过岔平稳,舒适度好和锁闭可靠。但在繁忙区段,外锁闭道岔故障频繁发生,影响铁路运输效率的提高,本文对外锁闭提速道岔的故障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2004年4月18日,中国铁路正式实施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中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是铁道部全面实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首次大提速,是铁路部门落实新的科学发展观,努力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铁路运输需求的重要举措.此次提速网络总里程达16500多km,其中时速160km及以上提速线路7700多km,部分旅客列车以160km时速长距离运行,19对直达特快列车平均运行时间超过11h。它的实施集中体现铁路运输生产力发展的新水平以及铁路在“以人为本。诚信服务”的新理念下所做的巨大努力,其实施在下列13个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将给中国铁路带来前所未有的变  相似文献   

9.
据新华社报道,铁道部部长刘志军1月10日表示,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4月18日正式实施。这次大提速,标志着中国铁路既有线提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是在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浙赣、胶济、武九、广深线等既有干线实施的200km速度级的提速,有条件的线路列车运行时速可达250km。  相似文献   

10.
从外锁闭提速道岔的设计、安装、维修方式及维修环境等几个方面阐述外锁闭提速道岔在维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铁道建筑》2007,(2):35-35
2006年11月17日,铁道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将从2007年4月18日起实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范围包括京哈、京广、浙赣、沪杭、京沪、陇海、胶济等干线,覆盖全国17个省、直辖市。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我国铁路既有线提速干线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将≥200km/h,京哈、京沪、胶济等提速干线部分区段可达到250km/h。这标志着我国铁路既有线提速已经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2.
《铁道建筑》2005,(11):43-43
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将开行时速200 km列车。目前,全路正以确保大提速安全为重点,实施提速基础工程改造。铁路部门在胶济、郑徐、浙赣和武九等线全面展开线路平面改造、线间距拨移、病害整治和提速信号改造等工程。时速200 km动车组的关键技术引进和国产化进展顺利,全面进入技术资  相似文献   

13.
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将开行时速200km列车。目前,全路正以确保大提速安全为重点,实施提速基础工程改造。铁路部门在胶济、郑徐、浙赣和武九等线全面展开线路平面改造、线间距拨移、病害整治和提速信号改造等工程。时速200km动车组的关键技术引进和国产化进展顺利,全面进入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4.
京沪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铁路网的主骨架,是世界最繁忙的铁路运输干线之一。为实施国家能源战略,优化路网结构,提高运输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推进东部地区铁路干线电气化成网,实施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国家决定对京沪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根据京沪铁路的现状特点,结合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总体部署,按照铁路《既有线提速200km/h技术条件》的要求,对京沪线电气化工程、200km/h提速改造工程、双层集装箱运输通道设计、信号配套改造工程的难点和重点以及设计的关键技术等方面大胆创新,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铁路干线信号系统的提速技术改造途径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既有线提速与区间信号方式的关系,铁路干线提速信号系统的改造原则,列车速度监督,列车制动和制动距离,反向行车设备,道岔转换和尖轨外锁闭装置等问题,根据国外铁路的经验和国内的具体条件,对我国繁忙干线信号系统的提速技术改造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铁道部第四次铁路大提速的要求和上海铁路局2001年3月2日召开的京九线提速会议精神,京九线将全面提速至140~160km/h,这样京九线K821+500~K822+200段的既有半径986m的上、下行曲线不能满足要求,必须对其进行改造,使之能满足新的提速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电化改造后的沪昆线浙江段湄池至新塘边区间为200 km/h时速区段,正线道岔设备全部采用ZYJ7型电液外锁闭可动芯轨提速道岔(由ZYJ7型电液转辙机牵引,简称电液200km/h提速道岔).……  相似文献   

18.
铁道部第五次大提速已于 2 0 0 4年 4月 18日正式实施 ,蚌埠分局管内津浦线重载快速区段的最高通过速度由原来的 12 0~ 14 0km/h提高到 160km/h。而在 2 0 0 3年大面积提速改造中 ,并未对原有固定型提速道岔进行改造。随着线路的再次提速 ,因固定型提速道岔转辙部位直股钢轨侧磨而多次引发机车摇晃。为此 ,对侧磨的产生原因、预防和整治对策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我国既有铁路线路路基、桥涵、轨道的状况,分析了机车车辆的生产水平、能力及国外提速经验,认为我国既有线提速的速度目标值定为160km/h较为有利。为尽快实现提速和充分发挥提速实效,建议关闭一些过密车站,并拿出一部分资金改善小半径曲线。  相似文献   

20.
介绍提速道岔钩式外锁闭装置的特点,以及安装、维护、调整、防护等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