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54/T60阻尼涂料在舰船减振降噪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刘东晖  黄微波 《船舶》1997,(4):40-46
本文简述了阻尼涂料减振降噪的阻尼和发展趋势,重点介绍无溶剂阻型T54/T60阻尼涂料主要技术性能、使用方法及设计要点,并通过应用实例证明该涂料是造船行业减振降噪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2.
该文分析了U型减摇水舱内水的运动特征及表征其运动的特征参数--水舱的固有频率和阻尼,研究了水舱阻尼产生的原因和舱内水的运动状态,给出了U型减摇水舱阻尼的估算公式和水舱阻尼结构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平面被动减摇水舱阻尼格栅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海洋工程支持船,基于数值计算方法开展了平面被动式减摇水舱内阻尼格栅的优化研究。计算采用势流理论和黏流理论相结合的时域耦合计算方法,就减摇水舱内阻尼格栅方案进行计算对比,分析不规则波中减摇水舱的减摇率,评价各方案的优劣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阻尼格栅优化,能有效提高各波浪周期范围内的减摇率。研究的结果可为同类船型减摇水舱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可控式被动减摇水舱的气道和阀口对减摇水舱内水的振荡起阻尼作用,对减摇水舱的减摇效果有负面影响.文章给出了气道(含阀口)产生的气压附加阻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气压附加阻尼对舱内水振荡特性及减摇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掌握平面被动式减摇水舱内水位的变化对减摇效率的影响规律,以某万吨级溢油回收船为研究对象,选择5档水舱水位和无水状态分别进行静水横摇衰减模型试验、规则波模型试验和4级海况下的不规则波模型试验,对减摇水舱内水位的变化对目标船固有周期、阻尼特性和减摇效率的影响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舱内的水位增加对目标船的横摇固有周期和阻尼系数都有影响;当水舱内的水位在水舱总高的50%以内时,减摇效率随水位的增加而提高;当水舱内的水位在水舱总高的50%~60%范围内时,减摇效率最高;当水舱内的水位在水舱总高的60%以上时,减摇效率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孙云 《船舶》2014,(3):90-97
通过HZ-1新型高性能舰船用阻尼涂料的研制,提高阻尼性能和施工工艺性能。该研究优化了阻尼层和约束层的组分体系,提高了约束-阻尼复合损耗因子,找出了增宽高低温区的规律,使HZ-1新型高性能舰船用阻尼涂料实现了高性能、宽温域和施工的方便性。HZ-1新型高性能舰船用阻尼涂料综合性能和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对提高舰船安静性和舒适性具有重要作用,满足现代化高科技战争对舰船的隐身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深海载人平台空调舱室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和MATLAB仿真程序,分析了典型航行工况下舱室隔热层厚度、空调设计风量及开启时长、舱内平均风速和舱内蓄热体蓄热能力4方面因素对舱内温度的影响,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通过调整隔热层的厚度可将定深作业阶段的舱内温度稳定在人员舒适范围,避免空调长时间运行;合理选择空调设计风量和下潜阶段的开启时长,既可以起到节能降噪的作用,又可以保证温度不超出允许范围;舱内平均风速的变化对舱内温度影响不大;增加舱内蓄热体总热容和传热面积,可以减小舱内温度波动。  相似文献   

8.
U型水舱在船舶中的垂向布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船舶-被动式U型减摇水舱”系统运动微分方程,分析了U型减摇水舱在船舶中的垂向位置对船舶横摇质量惯性矩、横摇复原系数、横摇固有频率、船舶与水舱的耦合惯性矩等系统方程参数及对船舶横摇运动和舱内液体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舱垂向位置高船舶横摇中心越远,由舱内液体引起的船舶横摇质量惯性矩和横摇复原系数越大,船舶横摇固有频率则越小。而耦合惯性矩则随水舱布置高度的变化呈减小的趋势。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船舶,存在一个使舱内液体不发生振荡的奇异位置,这时水舱不产生任何的减摇效果,船舶的横摇运动与不安装水舱时相同。利用我校所研制的减摇水舱模型性能摇摆台进行了水舱模型不同垂向布置时的强迫振荡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指出了除水舱固有频率和水舱阻尼外,水舱在船舶中的垂直方向位置也是影响水舱减摇性能和船舶减摇后的横摇运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减摇水舱设计初期应当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9.
舰船水下爆炸鞭状运动中的阻尼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在水下爆炸气泡脉动压力作用下将产生鞭状运动冲击响应。为了掌握冲击响应的衰减规律,建立了舰船结构、设备、水舱内流体和外部流体等在振动和晃荡过程中的阻尼效应动力学模型,并编写程序对是否考虑上述阻尼效应的舰船鞭状运动响应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具有相对较大质量的内部设备和水舱的舰船来说,上述阻尼效应对舰船水下爆炸鞭状运动的衰减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不予以考虑有可能造成对舰船鞭状运动响应幅值的高估。  相似文献   

10.
周鑫涛 《船舶工程》2020,42(10):139-145
摘 要: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对深海载人平台逃逸舱气流速度与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送风形式和送风参数对舱内空气速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分布的影响。分析舱内气流速度表明,散流器送风结果明显优于圆形口送风;减小散流器喉部直径有利于舱内气流均匀,但仍有部分区域气流速度较低;增大风量能减小低流速比例,但相应增加了吹风感。分析舱内二氧化碳浓度表明,增大风量对二氧化碳浓度影响不大,却增加了吹风感。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最终得出了在空间等设计条件限值下的较优工况。  相似文献   

11.
为达到理想的营运效果,全集装箱船在设计、建造中,将舱面箱的装箱比例略高于舱内箱。例如某“河”字全集装箱船的装箱总量为1932TEU,它的舱面可装1018TEU,舱内则装914TEU。某“城”字号集装箱船的装箱总量为724TEU、舱面可装420TEU.舱内则装304TEU。  相似文献   

12.
建立深海载人平台空调舱室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和Matlab仿真程序,分析典型航行工况下舱室隔热层厚度、空调设计风量及开启时长、舱内平均风速和舱内蓄热体蓄热能力4方面因素对舱内温度的影响,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通过调整隔热层的厚度可将定深作业阶段的舱内温度稳定在人员舒适范围,避免空调长时间运行;合理选择空调设计风量和下潜阶段的开启时长,既可以起到节能降噪的作用,又可以保证温度不超出允许范围;舱内平均风速的变化对舱内温度影响不大;增加舱内蓄热体总热容和传热面积可以减小舱内温度波动。  相似文献   

13.
船舶机舱通风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利用CFD技术对某船舶机舱通风系统进行数值模拟,提出机舱气流组织改进措施.选取舱内典型截面进行分析,指出可以通过安装隔屏来消除舱内大漩涡,同时调节机械抽风口数量和位置,可使舱内气流组织得到改善;对舱内人员活动区域进行分析,表明活动区域环境速度、温度均符合设计要求,而且风机开度与舱内温度密切相关,根据舱内不同温度要求合理选择开度可节省资源.模拟结果证明CFD技术有利于机舱通风设计,为通风系统的改进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4.
减摇水舱是一种减小船舶横摇,抵抗横倾的常用装置.设计减摇水舱最重要的两个参数是固有频率和阻尼.目前常用的确定减摇水舱固有频率和阻尼的方法大致分两种:一是利用流体力学理论分析或者经验公式进行计算;二是通过试验的方式来测得.由于减摇水舱内水的流动特性比较复杂,所以理论计算十分复杂,而且得到的结果误差也比较大.经验公式只可作为粗略估计.试验的方式对实验台和船模的硬件要求比较高,而且周期比较长.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CFD软件进行仿真计算确定水舱固有频率和阻尼的新方法,并且和水舱摇摆台试验结果进行了对照,证明了其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油船舱内液面高度测量雷达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国清 《中国造船》1997,(2):96-100
本文介绍一种微波雷达舱内液位高度测量系统,该系统推广了一般调频连续波雷达的测距原理,利用FFT技术从雷达回波信号的频率和相位中提取距离信息,并采用高速信号处理芯片DSP实现雷达信号的实时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距离测量精度可以达到1mm。  相似文献   

16.
声学材料阻尼性能弯曲共振试验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国标GB/T16406-96《声学材料阻尼性能的弯曲共振试验方法》的要求,对材料阻尼性能的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标准试样在安装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进一步对试验技术及分析方法进行了讨论。最后将本试验结果与专业测试部门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试验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17.
含有半开放水舱的船舶在实际波浪中航行时,由于船体运动和舱壁反射等而导致舱内波浪环境条件十分复杂,增加了小型船舶进该水舱内作业安全的不确定性。基于自研求解器naoe-FOAM-SJTU,并利用重叠网格技术对不规则波中含半开放水舱的船舶进行运动模拟。以船舶零航速迎浪时的模拟为基础分析半开放水舱内的波浪演化特性,研究不同航速和浪向对半开放水舱内波浪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半开放水舱内波浪从舱尾到舱首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航速增加后舱内波高明显降低,这在舱首尤为明显;随着浪向角的减小,舱内波高明显增加。已完成的计算工况表明,增加航速或浪向角可减小半开放水舱内波浪,从而降低小船驶入水舱内作业的风险,这项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实际船舶的作业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重点阐述了JN-120环氧材料的使用性能,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简述了JN-120T环氧胶泥和JN-120G隔热涂料的性能和用途。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散货船改装成散装水泥自卸运输船工程中,技术人员分析改装工程难点,进行了大舱内吹气总管、大舱水泥分配管和舱内吹气支管的安装设计以及水泥卸载气泵管路布置设计和主甲板上机械房布置图设计等,这些设计很好的解决了改装工程中的技术难题,为今后进行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0.
舰载导弹发射舱内燃气流热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连续发射导弹后,舰载导弹发射舱内的温度会因发射筒的持续散热而明显升高。当舱内温度升幅超过安全温度后,将造成安全隐患。建立了发射筒散热的数学模型,选取了几种典型的导弹发射模式,对发射舱内时间-温度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某些饱和发射模式下,发射舱内温度升速较快、升幅较大,甚至超过规定的安全温度。该方法可以在发射舱工程设计前,为发射筒的隔热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导弹发射舱内温度监控方案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