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湧 《航海》2005,(2):30-32
《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十九条第4项规定:“一船仅凭雷达测到他船时,应判断是否正在形成紧迫局面和(或)存在着碰撞危险。若是如此,应及早地采取避让行动,这种行动如包括转向,则应尽可能避免如下各点:(1)除对被追越船外,对正横前的船舶采取向左转向;(2)对正横或正横后的船舶采取朝着它转向”。该条规定了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时的行动规则。本案正是在能见度不良的情况下,原告所属船舶在航行中违反了上述规则,造成碰撞,故对此应负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2.
船舶在互见中航行避让时,由于对各种条件的认识不同或当时的局面比较复杂,常常使船舶驾驶员产生判断上失误,而导致两船或多船间的不协调行动,严重时产生碰撞。  相似文献   

3.
评估碰撞危险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确定两船或多船会遇中潜在的可能碰撞危险是正确判断碰撞危险的关键之一。本文从信息论理论出发,采用模糊数学原理提出了一种评估碰撞危险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目标船行为的不确定性以及我船会遇中存在的危险性推理碰撞危险度,能真实地反映出驾驶人员在决定采取避让行动过程中操船心理,因此能直接作为在两船或多船会遇中采取避让行动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船舶碰撞事故的原因时可以发现,人为因素是造成船舶碰撞的主要因素,而在这人为因素中,由于两船驾驶员分所采取的避让行动不协调又占有很大比列,其中原因之一是双方对当时局面的理解差异以及适用《规则》哪一条持有不同的看法,本文通过对典型安例的分析,指出产生不协调行为的原因以及避免两船行动不协调的措施,以期达到减少由此而造成的船舶碰撞。  相似文献   

5.
考虑到避让右正横后交叉相遇来船的特殊性,本文专门分析了采取减速或停车及转向行动的有效性,并对左转时DCPA随转向角的变化做了具体计算,最后提出了人为改变会遇局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提要] <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十九条第4项规定:"一船仅凭雷达测到他船时,应判断是否正在形成紧迫局面和(或)存在着碰撞危险.若是如此,应及早地采取避让行动,这种行动如包括转向,则应尽可能避免如下各点:(1)除对被追越船外,对正横前的船舶采取向左转向;(2)对正横或正横后的船舶采取朝着它转向".该条规定了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时的行动规则.本案正是在能见度不良的情况下,原告所属船舶在航行中违反了上述规则,造成碰撞,故对此应负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7.
就“对遇局面”中的两船采取转向避让运行后,其到达最后会遇点的时间(TCPA)提前或推迟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TCPA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右舷对右舷对驶局面避让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右舷对右舷对驶局面下,由于两船行动的不协调而极易造成碰撞。通过案例分析笔者归纳出在该局面下发生碰撞的3种形式,并提出在右舷对右舷对驶局面下正确避让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起典型雾中碰撞事故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起典型的雾中碰撞事故,一船仅用两分钟的观察就判定来船是对遇船而采取右让;另一船认为来船是在本船的右舷则盲目向左改向。以后两船都未继续对局面进行认真仔细地观察和分析,按原定的避让措施不断地小角度改向,直到碰撞。本文意在找出碰撞的根本原因,在总结教训的同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雷  唐海峰 《江苏船舶》2021,38(3):42-44
为了减少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提高碰撞事故调查工作效率,分析了当事两船最近会遇距离变化判断内河船舶碰撞过程的不同阶段特点,阐述了法规中两船处在会遇局面下的避让行动要求和不同阶段时的责任关系;最后从碰撞发生后提出对过程的调查方法,确定了在事故经过分析中以局面形成和因果关系为原则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根据有关的海事统计分析表明,在碰撞的格局中,接近对遇对小角度交叉的碰撞占多数。尤其是在右舷对右舷的对驶局面中,不论是互见中还是在能见度不良的情况下,碰撞事故时有发生,碰撞的主要原因是未保持正规的了望以及避让措施的不协调。本文在分析有关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右舷对右舷对驶局面中的避让方法,以协调两船之间的行动,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船舶采取的避碰行动有转向、变速和转向结合变速,在转向结合变速的行动中,转向与变速各自取得的避让效果合成以后是相互叠加的,还是相互抵消的?文章对不同象限来船所采取此类行动产生的效果合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对船舶避免碰撞会有重大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所谓“协议避让”通常是指会遇中的两船通过声号的交换或VHF无线电话的联系,由一船提出建议,另一船予以呼应,相互达成避让的协议,共同“背离”《规则》采取避让行动的一种特殊措施。不可否认,“协议避让”在某些情况下能使避让成功,然而,“协议避让”毕竟是一种违背《规则》的行为,并非是避让的正确途径,经常会因行动不协调,而造成船舶间的碰撞。  相似文献   

14.
船舶在雾航中的碰撞,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船舶在进行转向避让时,对转向时机掌握不准以及转向方法的错误。此文通过对两个案例的剖析,旨在提醒驾驶员在雾航中进行转向避让时,应准确掌握转向时机并采取正确的转向方法,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张钧浩 《水上消防》1999,(2):6-8,17
分析了能见度不良的水域中发生的几起重大海上碰撞事故,指出发生这些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没有弄清他船动态的情况下仍盲目行驶或转向,作者对照《1972年国际海上避磁规则》中的有关要求,阐明了船舶在能见度不良的水域中避让他船时用车避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能见度不良时船舶避碰操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从船舶操纵方法着手,分析在能见度不良时船舶之间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并就最后撞船时两船的态势进行定量分析,提出对单凭一船的避让已不能避免碰撞的情况下,如何减轻碰撞损失的操纵方法。  相似文献   

17.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八条“避免碰撞的行动”中明确规定,船舶采取避让措施应及早地、大幅度地进行,并能导致在安全距离上通过。可见导致两船在安全距离上通过是国际避碰规则的目的,也是规则要求船舶应及早地、大幅度地采取避让措施所追寻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早让、宽让只有最低限制,而这个最低限制就是能使两船在安全距离通过,也就是说能导致两船在安全距离上通过的最迟采取避让行动的时机和采取行动的最小幅度。但是这个早、宽的程度应如何去掌握,如何去量化,它和安全航速、瞭望条款一样,让所有发生碰撞事故的当事船舶都逃不出这几个条款的责任。同时也给碰撞事故的处理带来了很多难以恰如其分的公平判决。  相似文献   

18.
船舶在雾航中发生的碰撞,主要原因之一是船舶在采取(进行)转向避让时,对转向时机掌握不准或转向方法的错误而导致的。此文是想通过对《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学习、理解和工作经验,对船舶在雾航中可能发生的碰撞原因,旨在提醒船舶驾驶员在雾航中转向避让时,应准确掌握转向时机,采取正确的转向方法,以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阐述了船舶在交叉相遇局面中的定义和责任的基础上,对这种局面中的让路船和直航船应采取的避让方法及行动作了介绍和说明。同时,通过对船舶在交叉相遇局面中发生的典型碰撞案例的分析,归纳了这类事故主要的发生原因,并就如何预防这类事故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船舶在“交叉相遇局面”中的避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了船舶在交叉相遇局面中的定义和责任的基础上,对这种局面中的让路船和直航船应采取的避让方法及行动作了介绍和说明。同时,通过对船舶在交叉相遇局面中发生的典型碰撞案例的分析,归纳了这类事故主要的发生原因,并就如何预防这类事故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