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介绍一种环保型的道路防滑除冰雪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降雪较多,路面极易积雪结冰,给交通运输带来不便。以往使用的除冰盐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对车辆、路面及附属设施腐蚀性也很大。为了减少除冰盐所带来的副作用,我们研制了一种环保型的路用除冰雪液,本文从防滑除冰雪液的性能、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注意事项、效益分析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环保型长效自融冰雪路面涂层的除冰融雪原理,采用多种融冰雪材料对比试验的方法,进行了人工环境下融雪、冻雨和二次结冰试验,通过碳钢条腐蚀试验和三叶草浇灌试验进行了环保性能分析,并在某试验段进行了道路融雪能力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自融冰雪路面涂层大于0.6 kg·m-2时融雪效果较佳,一次涂刷能多次融雪;涂层对冻雨和二次结冰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结构物和植被基本无影响,环保性能较佳;涂层一次施工能多次除冰融雪,可满足一个冬春季长效要求.  相似文献   

3.
相变储能路面发热融雪材料体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相变材料(PCM)于热融法路面除冰雪技术中,在实验基础上确定发热材料体系的材料组成、PCM的封装方式以及PCM发热体的结构,制备路面发热融雪材料体系试件.试验研究表明:通过PCM相变产生的能量缓释效应,可以改善发热材料体系的温度场分布并对其实现温度调控;相变储能路面发热融雪材料体系具有较高的蓄热能力和热稳定性,融雪效能大,在满足融雪功效的同时,热应力明显降低且节能.  相似文献   

4.
遇到雨雪天气、路面轻度结冰的情况时,自融冰雪沥青路面材料对提高行车安全、抑制路面积雪结冰具有明显作用。详细介绍了在南二环西延工程中铺筑试验路时所采用的自融雪沥青混合料的配比和施工工艺参数,对比试验路段和普通路段,观测自融雪沥青路面的实际融雪防冰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路段中采用的多元物化自融雪沥青混合料具有融雪和抑冰的性能,但其耐久性有待进行一步检测。  相似文献   

5.
使用超薄盐化物自融雪沥青材料作为道路罩面不仅能够有效地清除路面积雪,降低路面维护成本,而且有效地延长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冰点降低机理解释了超薄盐化物自融雪沥青混合料(TSSAM)的融雪机理,分析了空隙率、温度、加水量与盐化物替代量等因素对TSSAM融雪性能与寿命的影响。运用灰关联熵分析法得出影响融雪性能与寿命的关键因素。采用回归分析得到融雪性能与融雪寿命的预估方程,为盐化物自融雪路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冬季冰雪天气严重影响着城市交通和道路交通,为了尽快的使道路上的积雪融化,研究一种既方便又快捷的材料---碳纤维-玻璃纤维格栅,将这种材料作为导电发热体铺设在路表面下,在冰雪天气对导电发热体进行通电、产生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路表面温度升高.文中对铺设了碳纤维-玻璃纤维格栅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升温和融雪模拟试验,研究了2种不同铺设方案下,在温度为-6.5℃、发热通电功率控制在300 W/m2时路面结构模型的升温情况,表明将格栅铺设在路面表层5 cm以下较为合理.通过现场的融雪试验表明,这种路面能实现融化积雪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少冬季撒盐引起对环境和道路的污染、破坏,通过对我国寒冷地区冰雪路面形态的成因分析,针对我国现有冬季道路融雪抗滑材料的特点,进行冬季养护材料的撒布效率方法研究,旨在有效改进冬季道路融冰雪抗滑材料的使用效率,减少盐害,满足冬季道路养护部门的需要,以供用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2):192-194
道路季节性积雪结冰给交通安全、道路通行能力、节能环保和社会经济效益带来严重影响。欧美、日本等国在道路冰雪防治方面取得大量的成就,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总结介绍了国内外道路冰雪防治的新技术和国内道路融雪除(防)冰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我国道路冰雪防治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陈晓雷 《北方交通》2012,(10):12-15
通过对使用融雪材料环境条件下,沥青混合料SMA-13L的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低温性能、路面抗滑性能的研究测试,探讨了不同融雪材料对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为冬季公路融雪除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雀儿山隧道出口端建立试验段,在混凝土路面的面层中铺设PVC管及钢管,布设间距分别为24cm和40cm,测定温泉热水通过两种管道后不同时刻路表面及不同埋深位置岩体的温度值,并观察记录路面冰雪层变化,研究了利用温泉水热能消除高海拔地区冬季隧道洞口路面积雪暗冰的可行性,对比分析了流体通过不同材质管道的温降效果。结果表明:钢管、PVC管试验段,分别在通温泉水20、24h后路面冰雪层出现融化现象,通温泉水48、96h后路面冰雪层完全融化;对于浅层路面,加热过程中钢管试验段比PVC管试验段升温速率快,40cm间距钢管系统比24cm间距PVC管系统更有效;提出了考虑管道材质因素的修正苏霍夫温降计算公式,利用PVC管、钢管管道温降试验数据得到了钢管、PVC管修正系数分别为1.8、0.9;研究可为合理确定高海拔地区路面融雪化冰设计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冰雪路面通行能力衰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道路通行能力是道路的一种性能,是度量道路疏导车辆能力的指标。在冰雪路面条件下,由于车辆制动性能的显著降低及冰雪给驾驶员带来的心理变化,道路通行能力受到很大限制。经计算分析,冰雪路面通行能力只有正常路面的25%~50%。  相似文献   

12.
结合新疆地区气候情况,分析发热电缆融雪技术工作原理,对发热电缆融雪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介绍,分析和探讨发热电缆在实际道路融雪化冰中的效果,将发热电缆技术应用在道路除冰雪中,并使其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3.
冰雪条件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环境中,冰雪路面对机动车行驶安全性有着显著的不利影响.本文通过采集积雪路面、粗糙冰路面、光滑冰路面、冰雪混合路面的摩擦系数数据,基于驾驶员在冰雪路面行车时的制动反应时间与制动距离分析,计算给出了不同类型冰雪状态下对应不同行驶车速的机动车停车距离.基于车间距与停车距离定义了冰雪路面的行车安全度,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除雪方法主要是机械除雪或者融雪剂融雪,都是雪后除雪,通过碳纤维电热丝主动融雪系统铺装间距设计计算、碳纤维电热丝电热转换性能试验以及室外融雪试验,确定碳纤维电热丝铺装间距,实现沥青混凝土路面主动实时融雪。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极端天气的频发,冰冻灾害时有发生。在冰雪天气时候,道路总会比较滑,而且若不及时清除降雪会导致路面积雪,对车辆行驶的安全极为不利。如何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就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系统的总结了目前国内外主要存在的除雪方法,详细的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对除雪技术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为我国道路除雪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可以参考的地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道路融雪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路面积雪结冰已成为困扰各地区交通管理部门的重要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世界各国研究探索出众多的道路除冰雪养护方法,这些方法按照对路面冰雪的处治大致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清除路面积冰雪的技术,另一类是抑制防控路面积冰雪技术。以微波除冰雪为例,探讨了微波除冰雪的现状、效果及其应用前景,通过研究表明,微波除冰雪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由于黑龙江省四季温差比较大,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多雪,冬季下雪融化后极易在路面表面结冰。因为频繁的清扫冰雪工作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所以许多道路养护相关部门使用了除冰盐(或融雪剂)来减轻对道路养护所带来的工作压力,非常容易造成路面表层水泥浆的脱落,进而使路面表面形成"麻面"或坑槽现象。因而,开展针对寒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补技术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前解决道路结冰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喷洒融雪剂,但该方法效率低,对道路结构有腐蚀破坏作用。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以沥青混合料为集料,掺入橡胶颗粒,设计了利用汽车重力荷载的自融雪沥青路面,并提出了自融雪橡胶颗粒沥青路面除冰雪评价方法。对G107试验段进行现场实测,分析了试验段的路用性能和除冰效果,研究结果对我国北方公路融雪除冰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冬季在冰雪路面上行车时,路面附着系数非常低,容易发生制动跑偏、甩尾、侧滑、侧翻、制动距离加长,对行车安全极为不利.因此,驾驶员朋友在冰雪路面行车时须做到"九防".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汽车制动过程前、后轮受力状况,建立了汽车制动距离与路面附着系数的数学模型。在冰雪路面和使用融雪剂路面上进行了制动试验,应用MATLAB软件仿真计算了汽车在不同制动初速度下的制动距离。试验结果表明:在冰雪路面上,当汽车制动初速度分别为10.8、24.4、31.4km.h-1时,制动距离分别为2.959、18.378、26.264m;在使用融雪剂路面上,当汽车制动初速度分别为11.0、22.9、31.0km.h-1时,制动距离分别为2.430、13.766、18.860m。使用融雪剂后,附着系数明显提高,测试制动距离减小了25%~28%,仿真计算制动距离减小了约30%,两者接近,因此,计算模型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